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思考

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开展互动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着重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新的医学模式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注重教学互动的新教育观将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有情感、思想以及观念的交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与合作者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有助于创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及开拓创造性思维。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预防医学与以后的医疗工作关系不大而缺乏学习兴趣,忽视课程学习。因此,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树立群体预防观念,认识到医务工作者不仅需要诊断治疗患者,同时也要参加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研究促进健康的方法。而预防医学正是相应的一门学科,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2.1加强案例教学

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恰当结合教材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讲述中运用我国著名流行病学家何观清教授所进行的实例“痢疾噬菌体预防痢疾的实地观察”不仅能化繁为简,利于理解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而且还可以指导实践,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并正确应用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

2.2运用多媒体及动画演示

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加上更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演示,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清晰的印象。如统计学中t分布运用Flash动画演示不同自由度的t分布曲线图形,这比直白的讲述和固定的图片能让学生更直观明了的掌握t分布的特点,从而起到更好辅助教学的作用。

2.3注重课堂讨论与小结

在教材中很多内容通俗易懂,相对比较枯燥,如果恰当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化乏味为生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每一次课注重课堂内容总结。因为理论课的课堂小结往往归纳概括了本次课的重点内容,便于学生学习复习和理解记忆,而且小结也可以起到承上启下,衔接下次课主要内容及提示预习内容的作用。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化与巩固。有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3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不尽相同,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应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突出重点,从而按照不同培养方向调整各章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如护理专业相比较于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应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侧重于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内容的教学,将更适合该专业护士的培养目标,及掌握全面知识结构的新型医护人才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理解

理论指导实践,作为一门注重实践应用型的学科,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否及能否熟练运用相应的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2]。因此,充分利用当地卫生资源,与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预防实习基地,增加了到疾控中心、自来水厂实习的机会,以后逐步增加社区实践,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更有利于培养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的需要。5完善考核方法,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如果单纯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只强调了知识的记忆,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因此,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能力水平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不仅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为依据,而是较全面的考核基础上做综合评价,更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