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以人为本精神科护理论文

以人为本精神科护理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35.00±5.26)岁,病程5个月~16年,平均病程(5.00±6.43)年,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28例;实验组40例患者,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32.00±6.62)岁,病程9个月~12年,平均病程(4.00±5.13)年,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以及病情等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保持常规不变,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妥善处理患者的突发状况;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帮助患者学会生活自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时时为患者考虑。首先,在治疗环境方面为患者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环境的要求,让患者的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其次在心理方面,适时的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对患者家属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患者及其家属清楚的认识到只要坚持合理的治疗方法,疾病可以战胜。最后,在友善真诚的对待患者的同时,定期为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培养自己的生活乐趣。

1.3评价指标

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态及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口头询问的方式,综合得出结论。

1.4数据处理

实验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态比较

在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康复状态的结果比较中,对照组(n=40)非常好10例(25.00%),很好19例(47.5%),好11例(27.5%),一般0例;实验组(n=40)非常好15例(37.5%),很好23例(57.5%),好2例(5.00%),一般0例。可见,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状态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中,对照组(n=40)很好5例(12.5%),好13例(32.5%),一般14例(35.0%),差8例(20.0%);实验组(n=40)很好10例(25.0%),好19例(47.5%),一般9例(22.5%),差2例(5.0%)。可见,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病群体,在成年人中患病率较高,但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患病人群已涉及到各个年龄阶段。由于精神病患者病理的特殊性,光靠简单的药物治疗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此时医护人员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除促使患者按时接受药物治疗外,更应协助其恢复自理能力与社会生存能力,帮其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更多程度上能照顾到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切实考虑到患者的所思所想,为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均有所好转,但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康复状态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家属对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更为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融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丽 单位:吉林省延边社会脑康医院六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