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市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设施主要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其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和社会福利设施。公共设施规划作为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就必须从公共服务设施的以人规划设计着手。

实例分析

某城市建设用地55.3平方公里,公共设施总用地971.58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7.57%,2012年城市人口55.6万人,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7.47平方米。目前该城市在公共设施规划布局上存在以下问题:

(1)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由于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导方向是向西,导致现状大型的文化设施多集中于老城区和城市的西部,城市东部及南部地区的文化设施相对缺乏。

(2)区级、社区级文化设施配套不够。在近几年该城市文化博览城的建设带动下,城市新建了一批大型市级文化设施,但是缺少区级及社区级的文化设施配套。社区级文化设施项目比较单一,多以室为主,内容不够丰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43%的备选者认为应优先建设小区内的文化活动场所,其次是街道级别的文化活动场所,占25%,然后是市级、区级的文化设施,分别占12%、19%。可见,社区、小区级的文化设施仍然是市民最需要的。

图1公共文化设施需求

(3)福利设施。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数量不足,区级福利设施严重缺乏,社区级养老设施因为小区开发的市场化行为而经常被忽视或挪用,导致社区内老年人没有或缺乏便捷的设施用房。与发达国家5%-7%左右的机构供养比例相比,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养老机构条件简陋,功能不全,经营理念保守,服务质量不高,导致老年人入住率较低。

规划布局设计

在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过程中,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从人民实际生活需要出发,结合城市发展不同阶段从市、区及社区三个层面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3.1规划设计的基础

完善覆盖全市的基础型公共服务网络,增强城市宜居性。规划期末,基本构筑覆盖全市、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的基础型公共服务设施网络。社区商业网点得到全面完善,基础教育及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得到充分关注,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文化娱乐及体育休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通过促进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具体通过区级中心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盘活城市土地,增强土地极差地租效应,加快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促进新区发展。

建设一批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型公共设施。在规划期末,城市形态特色得到应有展示,城市文化特色得到应有体现;举办区域性活动赛事的设施条件基本齐备,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3.2各类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方案

(1)对于文化公共设施: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结合该城市实际和城市定位,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高标准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4年该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体设施面积1000平方米。

(2)对于教育公共设施: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普及化向纵深推进,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建立与城市人口布局结构相适应的教育空间体系;在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范围内,实现高质量、均衡化的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初步建立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城乡社区教育普遍开展,构建起较为完备的城乡终身教育体系;城乡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对于体育公共设施:规划成具备举办国际、国内专项赛事的能力。根据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该市将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民小区)五级体育场馆设施网络,优化空间布局,提高体育服务能力。到2010年,该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 0.3-0.4平方米。

(4)对于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需求为重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到2015年,该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达到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确、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

3.3公共设施规划设计

规划依据公共设施服务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的合理性原则,维护公共设施使用的公平性。依托老城区和新城北部城市预留商务用地建设城市核心公共服务中心;依托区域城市发展核建设发展各分区综合服务功能;依托街道中心发展组团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城市人口及居住空间分布,依托社区中心发展基础型社区公共服务功能,构筑“1个城市中心、3个城市副中心及9个居住地区中心”的多中心节点网络式三级城市中心体系。

(1)规划市级中心。老城区主要承担传统特色商业旅游服务的功能。规划强调市级商业中心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商务办公设施主要分布在新城北部城市预留商务中心内,主要承担商务办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大型商业等现代服务业职能。

(2)区级中心。规划形成三个城市副中心。1)东部区级中心:加快该市新城建设,围绕商业水街安排商业零售业、旅馆、会展等功能,形成东部区级中心。在新城北部预留商务中心区用地,作为承接区域性高端服务业的转移、构筑区域性高端服务业集聚的区域,通过引导高端生产业集聚,促进集金融保险、商务办公、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功能以及零售业、行政办公和文化娱乐等一体的都市区综合性商务中心形成,引导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西部分区中心:以会展、科技交流、文化体育产业为主要职能,合理配置零售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进一步丰富该中心周边的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完善生活性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增强对周边居民的吸引力;逐步提升现有会展、科技交流和文化体育产业的服务层次,使之具备承办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高端会展、科技交流活动和体育赛事的能力。3)南部区级中心:以商业、科技研发和休闲娱乐为主要职能,完善港口工业区的配套服务。南部区级中心将着力为南部分区的工业及其配套规模的居住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主要包括工业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与周边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性配套服务功能;结合古运河与中心的独特关系,发展富有特色的文化休闲娱乐功能,使之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某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实例,提出市区范围内充分考虑公共设施服务范围及其布局合理性,中小学、医院等公共设施基于城乡统筹的需要在市区范围内统筹考虑。规划上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综合分析各类公共设施的总量及空间布局合理性情况,根据相关规范和规定对城市的公共设施予以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 徐会夫,柴刚军,项冉. 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技术难点初探[J]. 科技风. 2010(22):118~119.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理性;感性;城市;规划设计

1 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

首先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建设的城市要满足广大市民以下三种需求,一是生活、交通、医疗的需求;二是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三是方便,安全的需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要体现在总体规划设计中,而且应贯穿于建设城市的始终。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恰恰是城市规划设计理性设计的一个典型特征。

其次突出环境主题,把城市建设成“城中之园,园中之城”:创造生态化、森林化、园林化的城市景观是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设计的中心理念。城市要象一座涵盖多种功能体的缩微城市,建设后它将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成为一个滋养理性、聚集人气的核心。在园林景观中散布城市建筑,将空间景观系统的设计提高到实体建筑设计上,漫步整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使人感受到融入秀美的绿色大自然中。在中心市区区中营造一片自然、休闲的生态绿带,作为市民间共享交流的自然空间,也是新校区的景观共享核心。自然形态的绿地与折线构图的步行廓道相结合,成为城市自然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最后突出人文主题,强调继往开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校历史,新老校区人文精神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故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所强调的大的空间设计中,以及每个细节上都要注重人文教育的主题。

本文以上几个设计理念基本体现出了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同时也满足了城市规划设计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要求。但是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这些理念从理论上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但要落实起来,就很难。所以,如何避免把这些设计理念不空洞化,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城市的环境规划、绿化、美化

城市环境规划、绿化、美化问题要请专门环境规划、绿化、美化专家研究,但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着重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2.1 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

“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把城市发展的理念在城市环境建设中表达出来显得更为重要。城市具有特定的发展精神,而景观元素正是表达这种积极向上、富有朝气和带有启迪性环境氛围的素材,创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是城市绿化设计的目标。

城市休闲绿地平面构图常采用方和圆的组合,小品设计常从引导市民做人、积极生活和鼓励市民勇攀高峰等方面寻找创作思路,设计时应从构思立意入手,创造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环境氛围,使广大市民从环境中也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积极工作,创造更多精神财务和物质财富的决心。

2.2 简洁明快,突出时代特色

从表现形式上看,城市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城市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要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应注意体现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的城市,将给市民或外来旅游者以强烈的第一印象,也是市民终身记忆。在林林总总的城市中,似乎每一所城市都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特色,但实际上却并非每一所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独特的城市“精神”往往是难以言说的。

2.3 因地制宜,突出特点

通过充分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景观特征,体现季节的互补性,搞好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建生态城市,应以森林、乔木为主组成不同的生态森林区,建筑物之间、开阔地可适当搞灌木、草坪。尽量使用本地树种,力求突出有一定的特色性。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时,一是从整个城市以及城市周边大的环境分析,充分重视体现城市文化因素,让远处能看到本绿化地段的人一目了然;二是从小环境分析,充分了解本绿化地段紧临的空间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条件来组织景观,从而形成特有的区域特色。对城市来说只有有山、有水,才有灵气。水是生命之源,北方特点是每年有近五个月冻冰,但可建冰场;根据南方的特点,可以在城市内建一定规模的鱼塘。我国大多数城市缺水,因此搞水必须解决水源、水量、水质、水处理,解决好固水、流水、废水排放,适当地搞一些中水利用。城市环境应当是满目苍翠、鲜花盛开,以宜人的景观来消除市民们的各种压力。创造宜人的室外学习环境离不开绿化,尤其是合理的配置,但要强调的是,城市休闲绿地在以绿为主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体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

2.4 交通组织要通畅、方便、愉捷

交通组织要体现通畅、方便、安全、快捷的原则。城市规划要突出数字化和智能化

城市作为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的聚集地,城市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城市的建设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大计,智能化建设铺就了城市的神经网络。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城市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这个问题不可忽视。

在城市城市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市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一也是城市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市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出人口附近,方便市民顺路购买。垃圾处置设施的位置合理分配等。在城市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将垃圾道改设在内部生活服务处,避免设于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也可以放弃垃圾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在垃圾中转站的设置上,应注意便于垃圾清运和处理,不要使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城市城市,造成污染的扩散。

3 结论

笔者认为理性和感性结合的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用理论上看似美好的设计理念,更要有切实可行的城市建设的方案。笔者认为理性与感性的城市设计,应具体的涉及到本文以上所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郑明仁.城市规划整合论[J].建筑学报,2008,(3).

[2]高冀生.中国城市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世界建筑,2007,(9).

[3]曹坤梓.当前城市规划初探[J].四川建筑,2009,(4).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第3篇

摘要:城市导向系统,是引导人们在城市中进行活动的指向系统;信息设计是研究信息及其清晰有效呈现的新兴学科。本文从信息设计角度分析城市导向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导向系统设计起源于信息需求、其目的是信息传达、其实质就是信息设计;以期望从信息设计角度探究和提升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城市导向系统;信息设计;城市导向信息系统

1 城市导向系统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和人类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1]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此同时,城市也跟随着人类文明的光芒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不断演进;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城市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人们体验到了城市发展所提供的便利,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熟悉的城市中,也会面临着“找不到北”的情况,在陌生的城市中,更是处于“仔细寻找”的状态;城市发展与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发展之间的不同步,给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带来不便、使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感到困扰。

城市导向系统,是引导人们在城市中进行活动的指向系统;是指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游玩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寻和到达目的地,同时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对于人们来说,城市导向系统有助于人们的生活、工作、游玩;对于城市而言,城市导向系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为促进国际交流,弥补语言交流的不便,联合国机构在50年前提出了建立国际通用标准公共导向标志的提案。在我国,城市导向系统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标志、标识、指示符号发展到当前的导向系统,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和有待完善之处。

2 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萌芽于18世纪,发展于19世纪。1984年沃尔曼召集了第一次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会议,会议探讨了科学和信息的关系;正式确立了信息设计这一学科。随后,1999年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举行了国际信息设计学术研讨会,正式启用了信息设计学科的英文名称:Information Design。目前,信息设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国际信息设计学会认为:“信息设计是对信息内容及其关于用户需求、意图实现特定目标所呈现环境的定义、规划、塑造”。弗兰克・西森(Frank Tissen)在其《数字信息设计辞典》中指出:“信息设计是一个搜索、过滤、整理、表达的过程,把信息清晰有效地呈现,为受众提供指引、教导、解说”。罗伯特・E.赫母(Robert E.Horn)指出:“信息设计是一门信息筹划的艺术与科学,它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基于以上解释,可以这样理解:信息设计是研究信息及其清晰有效呈现的学科,其目的是使原始的、复杂的信息变得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信息设计是一个新兴学科,是信息社会下设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国家高校“十五”科研规划咨询指出“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现代艺术引进高科技,在作品的感性样式、存在方式、传播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指出“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等,早已与数字化设计手段密不可分,其设计对象也与信息化技息息相关……,设计的范围越来越模糊且内容综合复杂,以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已难以解决这类复杂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更综合的设计解决理论和方法――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刚刚兴起的信息设计学科的目的所在。”[3];“信息设计,更准确地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内涵与本质。”[4]

3 基于信息设计的城市导向系统分析

3.1 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实质是信息设计

只要事物中存在信息或包含信息要素,就可以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该事物。城市导向系统,是引导人们在城市中进行活动的指向系统,其“引导”和“指向”正是通过“信息”这一载体来实现的;换而言之,城市导向系统,就是引导人们在城市中进行活动的指向信息系统。既然城市导向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那么,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导向信息的设计;因此,城市导向设计的实质就是一种信息设计,一种以城市导向信息为对象的信息设计。尽管当前并不能直接地将城市导向系统设计与信息设计之间划上等号,但是,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关照城市导向系统设计,是可以将城市导向设计视为一种信息设计的,也就是说,城市导向系统的实质就是信息设计。

3.2 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起源是信息需求

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人们对所生活的城市不可能完全熟知,不可能熟悉城市的每一处;当人们因生活、工作、娱乐的需要而前往城市中的不熟悉之处时,就需要城市导向系统的指引。同理,当人们在陌生的城市中穿行时,就更需要城市导向系统的帮助了。为了指引人们在城市中的出行,人们进行城市导向系统的设计,产生了城市导向系统。城市导向系统并非刻意创造的,而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表明和指向信息的需求而出现的;因此,城市导向系统的出现,正是出于表明信息和指向信息的信息需求。

3.3 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信息传达

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实质和起源,决定了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实质是信息设计,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起源是信息需求,决定了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信息传达。从城市导向系统的实质来看,作为信息活动的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其目的自然是信息传达。从城市导向系统设计起源来看,信息需求的起源必然导致信息传达的目的。因此,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信息传达,是由城市导向系统设计的实质和起源所决定的。城市导向系统设计虽历经发展和变化,但其传达信息的目的始终没有改变。人们希望通过城市导向系统指示出想要的信息,通过城市导向系统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

4 结论

“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的最高境界。”[5]城市导向系统,是“城市”这一杰出文化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城市中行走时的参考。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没有城市导向系统的指示,城市将陷入混乱、人们将无所适从。从信息设计的角度来分析城市导向系统设计,发现城市导向系统设计起源于信息需要,其目的就是信息传达、其实质就是信息设计;以期望运用信息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城市导向系统设计,从而优化城市导向系统、提升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 鲁晓波.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J].装饰,2002(6).

[2] 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3] 鲁晓波.信息社会设计学科的新方向[J].装饰,2001(6).

[4] 鲁晓波.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J]. 装饰,2002(6).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位置极其重要,城市规划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一旦规划方案得以落实并进入建设程序,就很难再进行大规模的改动。我国现代化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和环境保护、规划效果都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1、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影响

1.1对城市建设有具体计划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结合城市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实际情况,根据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总体设想和宏伟蓝图来制定和执行的。在城市规划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中,提出城市整体建设的具体实施计划以及分期实施计划,对城市整体建设活动进行有序的编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能够按照原定计划进行。

1.2促进城市建设工作稳步进行

城市整体建设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人文、治安等诸多方面,而且具体工作的执行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与协助。而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中将各项工作具体化并且将建设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单位,有效保证了城市整体建设工作的秩序,进而促进整体建设工作的稳步进行。

1.3对城市建设有重要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突出在两方面:一是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调控;二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调控。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过程既有近期调控也有中、远期调控。经济实力强的城市,规划调控的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很快实施,可作短期调控:经济实力薄弱的城市,则要考虑对项目用地进行中、远期调控。

2、科学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基于我国现代化城市整体建设的角度,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密切联系。建筑设计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具有科学的指导性意义。

2.1科学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内容,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要考虑物体本身,还要考虑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通常在我国,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有科学认真的态度。

2.2重视城市规划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

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能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

人们如果直接以城市规划设计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导致环境品质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2.3立足建筑设计,提升城市规划质量

建筑是基础,城市规划设计对建筑设计起引导作用,通过规划将建筑组合形成有机的建筑群体空间,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环境问题。其一,从城市区域规划出发,设想建筑与大环境的结合。建筑的整体轮廓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流线上符合环境的肌理。其二,从人的感觉出发,想象建筑局部小环境的处理,通过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感受塑造空间。

2.4健全城市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制度

重要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设计。在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决策时,不仅要关注建筑物本身,而且还应关注其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决策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

2.5注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二者关系

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任务,它涉及城市的性质与分工、城市的外观形式、社会发展与设施、产业发展与布局、城市各部分的政策、管理和组成以及规模投资等。城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正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综合性学科,在实践中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安排具有相对独立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建筑设计是指以工程技术条件为依据,从具体的建设任务要求出发提出设想,以其要实现的功能为依据对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进行确定,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力求与城市历史文脉、周围环境和城市控制性规划在具备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相协调。

建筑设计应该服从城市规划。每一个城市都具备自己的特点,有的活泼,有的深刻,有的灵动,有的沉稳,有的城市在大街小巷里就流露出一种历经千百年沉淀的文墨飘逸,有的城市则在亭台楼阁中透露出跨越时代的轻灵律动。因此,建筑作为城市的灵魂必须与城市本身相融合,建筑设计的本身必须服从城市规划,不能影响整个城市的风貌。

3、结语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人居环境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这体现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要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就必须认真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城市建设的总体是城市规划,建筑构成城市的物质基础,建筑设计应该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旋/谭宏利:《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范文第5篇

第二条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设计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设计,包括编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理性详细规划、风景名胜规划、村镇规划,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咨询服务。

第四条*市规划局(以下简称规划局)是本市规划设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所属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审查,单位住所地在本市的部、省属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年度注册登记以及全市范围内城市规划设计市场管理。

第五条《城市规划设计证》是开展城市规划设计业务的唯一合法证书,已持有兼营城市规划设计业务的工程勘察设计证书的单位,可以申请换发对等资格的《城市规划设计证书》;持有其它类型工程勘察设计证书,不能兼营城市规划设计业务的单位,可以按规定申请《城市规划设计证书》。

第六条凡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业务的单位,必须按照规定申请资格证书,经审查合格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统一印制的《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后,方可承担城市规划设计任务。任何无证单位,均不得承担城市规划设计任务。

第七条申请甲、乙级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本市所属(含区、县级市所属)的单位,经市规划局初审,送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国家建设部审定后核发资格证书。

申请丙级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本市所属(含区、县级市所属)单位,经市规划局审核,送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核发资格证书。

申请丁级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本市所属和县级市所属单位,经市规划局审定后核发资格证书,送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市所属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报市规划局审核前,应有县级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加具意见。

第八条甲、乙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承担城市规划设计任务,除在本省、本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且单位住所地在*市的外,其余的都必须经市规划局批准同意,其承担的规划设计任务属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先有任务所在地人民政府加具意见。项目在市属八区范围内,应向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项目在县级市范围内的,应向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丙级和丁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仅限于承担所在市、县范围内的任务,申请跨市承担规划设计任务的,不予批准。

第九条凡需在*市规划区内开展城市规划设计业务的本市所属和在省、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且单位住所地在*的部、省属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取得资格证书后,应持资格证书和工农业执照向市规划局申请建立城市规划设计资格档案,领取市规划局统一监制的*市城市规划设计出图专用章和全市统一的计算机编码、城市规划设计文件封面上必须注明资格等级和证书编号、计算机编号。

已领取*市城市规划设计出图专用章和计算机编号的设计单位,市、区县级市城市规划部门审查设计文件时,不再审查其设计单位的资格。

未建立城市规划设计资格档案的,城市规划部门不予受理规划设计文件报审。

第十条已在市规划局建立城市规划设计资格档案的单位,每两年由市规划局进行一次年度审核,换发*市城市规划设计出图专用章,并根据设计单位执行城市规划要求、设计质量、服务态度和社会效益等情况评定其质量信用等级。

质量信用等级设A(优)、B(良)、C(一般)、D(差)四个等级。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奖惩设计单位的主要依据。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接城市规划设计任务,应与其资格等级相符,一般不得超越设计证书规定的范围承揽任务,如要超越设计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设计单位须得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制定专门的技术制度,并向市规划局申请单项注册登记,经批准登记后,方可越一级承接规划设计任务。

第十二条各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接设计任务的范围如下:

甲级和本市所属乙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承担各种城市规划设计任务:

非本市所属的乙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承担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不得承担本市城市规划发展区和开发区的分区规划的编制。

丙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中、小城市的各种详细规划,当地各项专项规划和中、小型工程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研究、市区非重要地区用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丁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承担小城市及建制镇的各种详细规划、当地各种小型专项规划、小型工程项目选址的可行性研究、市区非重要地区或30米以上(含30米)主干道第一线以外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十三条设计单位必须执行*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及专业、专项规划,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技术规定、规范、严格按照市、区、县级城市规划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第十四条城市规划设计的收费,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由委托方与设计单位签订书面合同确定,合同在规划报审前应送市规划局或其授权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设计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规划局给予降低其质量信用等级的处分:

(1)设计文件不符合规划要求,违反规划设计条件或控制性指标两项以上的;(2)设计文件粗制滥制、抄袭现象严重的;

(3)图面质量差,图纸不完整、不规范,图面错、漏、缺较多的;

(4)设计深度不符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的;

(5)签署印章弄虚作假、出图手续不完备。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规划局给予半年内不予受理其承接设计项目报批手续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或提请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整顿或行政处罚:

(1)一次违反规划设计条件或控制指标五项以上;

(2)利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设计业务的;

(3)迎合、迁就某些建设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弄虚作假的;

(4)无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设计条件,为建设单位违法建项目进行规划设计的;

(5)连续二年质量信用等级被评为D(差)级的。

第十七条未取得《城市规划设计证书》而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的,或者转证、出借《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牟利的,由市规划局责令限制改正,并按违法所得的50%予以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

第十八条市规划局对设计单位所受处分将记入设计单位设计资格档案,作为评定质量信用等级的依据之一,同时将处分结果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