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校校园文化内容的选择

职校校园文化内容的选择

正确的、进步的与反动的、落后的一般说来泾渭分明,不易混淆,而相互穿插的带有模糊性的文化就不易判断,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其实即使是前者,它的清晰也只表现在内容上,在选择中还有形式因素对于感情丰富、理性不足的青年学生来说,外在的形式因素更易于成为他们取舍判断的直接尺度。正确的、进步的文化在形式上表现为僵化和刻板,很容易由于不适应青年学生的个性而被舍弃;反动的、落后的文化在形式上表为活泼而富于变化,因其适应学生的个性而极易接纳。从文化的内容上看,我们把诸多的事情用文化的眼光去解说就会发现和增强其文化意义而成为文化的实体,因此,许多文化概念如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学理文化、生殖文化、图腾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严肃文化等,许多事物衬上文化就成为文化概念,作为学校工作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就不能兼收并蓄。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对于所有的文化内容都有把握,也就是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想把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引入校园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许多文化内容对于学校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也是没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内容进行选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以网络文化为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文化在大学校园及周边地区异常火爆。据调查统计,有70%的高校学生对网络文化感兴趣,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最为重要的内容,而网络文化本身如同文化概念,是一种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综合。因此,在学生自主选择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热衷于消磨意志且没有什么实际文化价值的网上游戏,还有一部分则由于处于青年时期而热衷于感性刺激的色情文化,这两种选择都是因为形式的因素和内容的神秘感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作为综合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可以说是集各种类文化内容之大成,因此,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内容的一部分,就一定要进行选择,否则就无法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一、选择的原则

既然对于校园文化内容的选择是必要的,那么面对异常庞大的文化现象、文化内容,我们将如何进行选择,用什么样的标准去选择呢?其总原则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目标对内容进行规范。在此大前提下选择以下3个具体原则:

(一)学校规范与个人兴趣的统一

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不仅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渗透于各种规章制度中,而且要对校园文化建设做专门的具体的制度规范,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总方针,也是文化建设内容选择的原则和依据。但单纯地依据这一原则选择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有悖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特征,会造成文化内容选择上的萎缩;另一方面,“一刀切”式的选择会导致许多文化建设的对象因选择与自己的兴趣相背离而拒绝或消极对待文化,无法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对全体人员培养的目标。因此,在大的原则基础上,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充分余地和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提高他们提升文化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校园文化的一般性和专业性特点的统一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所有高校都是一致的,即根据具体情况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而校园文化建设便具有一般的共性特点。对高职院校来说,开设几门以提高文化修养为目标的公共必修课就是例证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对其内容进行扩展和深化,如普遍(不论专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或文艺活动,以及具有文化内容的竞赛活动等,以求充分地完成校园文化对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此外,还须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个人修养中文化个性的发展,这是教学环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学生达到文化修养的一般标准后,再进行专业文化的深化,才能成为一个文化修养全面的人。因此,专业文化的深化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其途径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是逻辑的文化提升,对于文科学生则是人文修养的强化。

(三)文化的丰富性与人文修养的统一

相对于大的文化概念,校园文化是一个子概念,但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其内涵依旧丰富。以上论述中,只是条理性地探讨理工科与文科普通高校普遍的文化素养,其实理工科的不同专业甚至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文科的不同专业、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提升成文化修养以及对课程的偏重都有着十分鲜明的反差,这些反差就是构成校园文化丰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文化内容的判别并不是无序的,无论是什么内容的文化修养,最终都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无论文化内容的反差有多大,最后必须要统一在这个共同目标上,都要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服务。

二、选择的内容

具体内容的选择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内容的选择应有一个过程,即在不同时期选择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具体说来,在校园文化启动时期,选择带有娱乐性、消闲性的文化内容来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内容的兴趣,开展诸如带有文化内容的游戏活动、歌舞表演活动、体育比赛活动等。接下来,在使学生对文化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一些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比如具有文化现象的研讨活动、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画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逐渐贴近纯粹的文化内容,并确立文化意识为进一步发展文化修养奠定基础。第三阶段侧重于通过教学主渠道进行文化的渗透和扩展,将知识的积累提升为文化修养,将文化内涵扩展到知识的局限之外,使教学环节的文化意义得到充分实现,但同时要延续启动时期的线索,在文化意识不断确立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为提高学生对于文化兴趣而开展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开展一些纯文化性质的活动,如开展各种学术报告、知识讲座、理论探讨、专题文化活动(校园艺术节、校园文化周)等。将文化意识变成一种文化理念,将文化内容由兴趣与理性的结合变成兴趣与理性结合同纯文化活动的统一。通过校园文化内容的层次性特点完成对学生不同个性的塑造。校园文化建设的最后阶段,内容最为丰富。除了兴趣与理性结合,兴趣与理性结合同纯文化活动的统一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之外,还要增加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通的内容,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最为鲜明的特色。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的需求标准培养人才,在文化修养方面也须与企业文化相联系。企业文化的渗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文化的共同核心———企业价值观。要使学生从学校和社会文化一般的文化观念中,逐渐转向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不同专业所对应的企业有不同的职业特点,对于不同企业又有不同的建设企业的理念,这些都要使学生在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把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走进社会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职业角色,充分发挥在学校期间培养的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选择源于文化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只有恰当地对文化内容进行选择,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使学生充分快速地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

作者:杨泉良单位: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