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8/7 17:09:52 阅读:
摘要:
将绩效管理借鉴到高校行政管理中,能够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大幅度的提升。本文首先阐述高校行政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在关系,随之剖析绩效管理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提升绩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行政管理成效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行政管理;绩效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内在关系
绩效管理虽然不是高校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却为高校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帮扶。了解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充分了解高校行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高校行政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
高校的各种行政管理活动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它们的管理过程都需要围绕一定的管理目标来开展进行,否则,其管理工作便会缺乏继续开展的理由及意义。因此,追求预期的行政管理成效是绩效管理的重要任务。行政管理是开展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如果绩效政管理活动开展得顺利,那么行政管理的效率必然会如期实现,从而使行政管理效果得到有效的记载和巩固,使高校行政管理活动能够符合师生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可见,高校行政管理不仅需要按照流程开展,还要在保障质量的同时提升行政效率,而绩效管理无疑使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执行力,满足行政管理的目标要求。可见,行政管理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及落脚点。
2.绩效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基准前提
行政效率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目标。同样,行政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借助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尽管其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已经成为了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为行政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支撑。在做好工作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提及行政管理效率,否则,行政管理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绩效管理是实现并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基础,缺乏了这个前提条件,高校行政管理目标就缺乏了稳步前行的动力源泉,也不会彰显出其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价值。
二、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面临的困境
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成为了绩效管理的困境,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应当正视这些问题,更好的了解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1.高校领导认识不够,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的领导认为,绩效管理主要围绕下属工作人员开展,因为他们是行政管理的对象,学校没有必要话花费过多的精力、人力、财力放在绩效管理上,只要提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必然会积极工作。因此,高校领导往往将绩效管理喊成一句口号,而很少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使行政管理工作陷入僵局。
2.绩效考核标准主观性较明显,与工作人员表现不成正比
很多时候,绩效考核的标准过于主观,往往是领导根据主观印象进行评定,这样,就使很多工作人员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同时,很多晋升的机会也会留给那些讨好领导的人,而真正有工作能力的人往往被忽略。最终,绩效考核不能从实际出发,使考核结果的弹性过于明显。
3.绩效考核过程缺乏监督,影响工作的有效改进
目前,绩效管理在考评监督环节仍然存在疏漏,使得考评结果缺乏必要及时的监督机制约束。长此以往,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度必然低下,无法实现预期的执行效率,年终考评大家都怀着你好我也好的心理参与考评,使考评过程缺乏严肃性和规范性,致使工作改进需要借鉴的依据严重匮乏。
4.人员自身存在意识上的偏差,给绩效管理带来影响
部分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而已,而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却没有太大的工作热情。因此,不能端正工作态度,存在消极怠工的心理,一旦遇见更好的工作机会,就会立即跳槽,也给高校绩效管理带来不少麻烦。
三、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
高校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合理融入绩效管理内容,使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依然看到了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及时解决,保证行政管理的水平。
1.领导应当及时转变思想,注重绩效管理重要地位
高校的领导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要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对于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轻视绩效管理对于高校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首先,高校的领导要对现代高校行政管理趋势形成清醒全面的认识,要学会从管理发展趋势中体悟绩效管理的价值及其工作的意义。毕竟,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做出发展理念上的调整和筛选,不利于自身行政管理的理念不能被认可和坚持;其次,重视绩效管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真正的重视起来,使管理决策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切实重视绩效管理地位,重视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果,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指引正确的方向。
2.明确绩效考核标准,为行政管理夯实人才基础
高校若想充分保障行政管理的预期效果,应当针对绩效考核环节设定严格明确的标准,使行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设定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才能使考核结果更加透明,使绩效考核的操作更加规范合理。同时,在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后,高校的领导应当认清优质的工作能力才是体现工作人员工作水准的标尺。因此,应当自觉杜绝拉关系所形成的晋升现象,给工作人员公平合理的晋升机会,这样就不会在工作人员中间产生异样的声音,还会赢得工作人员的普遍赞同。可见,高校绩效管理应当让有工作能力的人员实现晋升,从而为高校行政管理积累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如此,杜绝人情关系,重视工作能力,才能为高校整体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活力。
3.着力完善绩效考核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纪犯罪行为
高校行政管理方面应当完善绩效考核监督管理机制,使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如此,能够确保行政管理效果的前瞻性,将行政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机率降到最低。完善绩效考核监督机制还能够保障绩效考核过程更加透彻,确保绩效考核在规范合理的工作氛围中有效进行。此外,高校领导应当要求负有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行政管理的成果,或者组织工作人员定期观看一些与本职工作有关的视频音像等,时刻提醒工作人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不能产生不良思想意识,算好个人的前途账、家庭账等等,做好预防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一旦出现违法违纪犯罪行为要严肃处理,需要移送司法机关的,及时移送。
4.工作人员要杜绝盲目心理,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稳定性
在进入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之前,工作人员就应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旦进入工作岗位,就应当尽心尽力,而不是伺机而动,寻求更好的机会,每一次重新的选择,都一位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因此,理性做出选择,不能盲目选择,也不能盲目的跳槽,如此,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确保绩效管理工作的稳定性。
四、结语
高校行政管理需要依托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使得自身的高校效率实现提升,并使工作人员的稳固、管理效果的巩固以及科学管理理念的推广,从而在高校整体发展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此,面对绩效管理存在的困境,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对策,突破困境,使绩效管理迈入正轨,更好的服务于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伍爱春.对绩效工资改革视角下高职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探讨[J].经济师,2013(5)
[2]张亮,吴淑娟.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初探[J].新一代,2012(12)
作者:齐瑞涛 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