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在国家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通过分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引入创新创业思想,提出建设以三个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拓展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3+1+2”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1.引言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5月,国务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议各高校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意见》的给各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我国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从2001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经历了15年的发展,各高校对物流人才培养进行了不断的改革研究。就物流专业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有效的实践教学和实践活动。而目前,各高校虽然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也做了大量的改革研究,但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欠缺,加上近年物流业飞速发展,环境变化快,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难以胜任市场的需要。如何才能较好的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该如何改革?本文将在创新创业思想指导下,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

2.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市场物流工作实践需求的技术、能力为导向。通过对物流专业毕业生及物流企业的实际调研,总结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实践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各知识模块实训的简单叠加阶段,缺乏从物流工作整体出发的系统性,导致学生学完后整体性观念和认识较差,不能灵活的综合运用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在调研中,历届毕业生反应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偏向简单化、理想化,对实际工作的帮助并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各高校课堂实训教学设备有限,学生多,在教学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教学内容设计复杂会导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轮流操作,时间极其有限,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学生只学到皮毛;三是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真实的数据、项目背景,脱离了物流市场实际。

2.3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性

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中重在推行任务式教学,缺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操作时间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能较好的挖掘和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来开展任务式教学。而在这样的教学中缺乏科学的教学过程控制,每组基本两三个同学担当起重任,主要完成学习内容,而其他同学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教学,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因此要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4实践教学师资薄弱性

实践教学师资的缺乏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三:第一,在以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自然对实践教学师资也就重视不够,缺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科学建设。第二,高校实践教学的师资主要由高校原有实践教学教师及随着对实践教学开始重视后从各院校新聘入的师资,真正来自于企业的实践教学师资少之又少,因此,由于师资对企业实际工作参与不够,而大大的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第三,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数情况下是高校一头热,缺乏实质性开展深入合作的企业,从而实践教师很难深入一家企业掌握实际业务,多数学校只是派出实践教师参加一些高校或者培训机构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深入校企合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师资实践技能与社会较好的接轨。

3.创新创业思维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思路和原则

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教育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市场适用性,努力开辟高校、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建设的新局面。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创新创业导向原则

国务院《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议各高校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意见》给高校专业建设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实践教学更是学生实际能力得到锻炼和较大提升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想培养出具备优秀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就必须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3.2系统性原则

系统的教学体系能较好的帮助学生搭建起坚实的实践能力,就如一栋大楼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科学、合理,才能把它建设成牢固的大厦,如果框架结构不合理,即使使用最好的砖,它仍然建不成稳固的大厦。因此,高校必须高屋建瓴,重新思考建设的系统性问题。

3.3市场适用性原则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本质的检验就是市场的适用性,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必须要遵循市场应用型原则,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3.4共同建设原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高校实践教学的建设存在企业缺位,这也是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高校一头热的必然结果。那么在建设实践教学新体系中必须解决这个难题,把企业行业融入进来,要共同建设,那么实践教学才能脱胎换骨,真正做到改革,做好改革。

4.物流管理专业“3+1+2”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我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后,以南宁学院为例,提出建设物流管理专业“3+1+2”的实践教学模式。“3”即三个平台:基于实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开放式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创新实践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1”指综合实践能力,即通过三个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则是指在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的拓展能力,即创新能力、创业能力。

5.物流管理专业 “3+1+2”实践教学模式实施

5.1“3”个实践教学平台的实施第一个实践教学平台是基于校内实验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有国际物流实训室、港航物流实训室、供应链一体化实验室、物流企业模拟实训室,并由此构成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这些实验室从不同物流工作岗位、不同技术要求搭建起符合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需要的全方位实训结构。对应的构建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以业务流程模拟为主线的物流业务全过程实践课程体系。第二个实践教学平台是基于开放式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南宁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与钦州港、北海港、玉柴物流、南天物流、德邦物流、华盛物流、迅捷物流、凭祥万通国际物流、苏宁云商、国泰粮储、顺丰速运等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构成开放式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物流学生和实践教师们都会深入到这些企业开展实践学习。深入合作的内容也还在不断的深化和开阔。第三个平台是创新实践平台,主要依托学校创业园资源,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带领学生们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积极申报项目,努力入驻创业园,真刀实枪的开展物流业务,从事物流企业经营。“3”个实践教学平台的有机组合,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实验模拟到实际操作循序渐进的掌握和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5.2“2”种拓展能力的提升

“2”种拓展能力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不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注重学生这两种能力的培养。而第三个平台即创新实践平台更是创新、创业两种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也正因为如此,把创新实践纳入到实践教学的平台中。此外,还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在大赛中去磨练,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5.3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实践教学改革重点抓项目教学改革和大力加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载体,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就目前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主要在增加实际项目背景,加强教学过程控制,注重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交流与沟通,把项目教学的效果落在实处。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方法,从案例库的建设、案例在教学中的体现、案例教学开展的设施设备要求,以及案例教学团队建设等全面开展,把案例教学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5.4“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抓好两个路径。一是把现有的实践教学师资派出到企业中,把在企业的定岗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加快现有师资“双师型”的培养。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直接引进企业职业经理担任实践教学工作,作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解决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的问题,又可推动校内实践教学师资的成长。

5.5校企共建,保障实践教学条件

校企合作形式应在原来普遍建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企业在高校实践教学中不仅仅是收纳实习生的场所,更应该是参与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教学开展的共同办学者。学校、企业共同合作,才能保障实践教学所需的软、硬资源。

参考文献:

[1]刁培培.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0):163-165.

[2]蒋长兵.值得借鉴的国外物流教育模式[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3):104-106.

[3]袁群.浅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J].现代教育,2006,(8):68-70

作者:蒋丽君 盘艳芳 单位:南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