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5 14:47:51 阅读:
1电力物流的概念与特点
1.1物流技术
因为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物流技术的发展也比较迅猛,在现代应用比较广或前景比较好的物流技术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条形码。条形码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现代基础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录入等的瓶颈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采用条形码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
(2)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有效手段是处理、管理信息,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交换EDI也可以实现。它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信息进行运作,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有:设计运输工具的监测、航程、航向调度;自定位跟踪调度汽车等;以及管理铁路运输等等。车辆等运输工具的即时跟踪监测和调度主要是靠GPS能来实现,以此才能更加高效、准确地完成物资的配送过程。
(4)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些基本的功能主要有:将来自电子表格文件、自数据库中的数据直接输入到程序中,然后在程序中自发的转换为地理图形,然后再对图形结果进行分析、浏览和操纵。运输路线、销售情况、人口等内容是主要显示的对象。
(5)射频及标签技术。射频技术利用电磁波,对被测物进行不同形式的识别、读写和测量等。货架识别、运载工具和物料跟踪等场合以及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等射频技术适用的领域。
1.2电力物流技术
电力物流是为了满足终端用户需求,是对电力从发电到终端用户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流动,以及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和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中的正、反向流动所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电力物流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①从电力产品的物品特性来看,它并不是传统的有形实物,但是却客观的存在着电力发电、输电、配电、售电这一从产品生产点到消费点的整个物资消耗过程,而且同样存在着在整体运营中高效率,低成本这一基本要求。
②电力物流应该对电力生产、供应链流程的整个环节发生重要作用:在发、输、配电过程中通过加强电力市场的基本建设、实现配电区域联网,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增强与其他能源替代品的竞争力。
③电力物流应加强对采购的管理,从而最终降低整个运营流程的成本。
2电力企业物流配送存在问题
2.1经营管理分散
在管理方面,由于管理过程中条块分割,经营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服务网络。各个办理站受自身利益限制,无法与公司系统形成真正的合力,形成服务网络脆弱,受外部情况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不强。市场流通秩序比较乱,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经营方式等方面都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物流配送的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物流的骨干或主渠道地位。
2.2缺乏专业化物流技术人才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专业知识人才。多年来,电力企业物资配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且相对封闭,造成现有人员普遍知识面窄,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不高和知识年龄结构老化等,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物流主要是采购和供应物流,物流作业活动主要是原材料及零配件送达运输和备品配件库存管理及根据生产进度要求进行的物资配送供应,以保证生产连续进行。一般大型火电厂设备、材料成本占基建总投资的70%左右,而发电成本中燃料和设备维修及备品配件储备占70%。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发展现代物流已经刻不容缓。
3电力企业物流配送对策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要加强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管理,就需要从供应链管理的高度出发,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
3.1优化仓库环境,加强仓库管理
在物流配送环节中,不可忽视仓库管理问题。仓库管理是前提,要不断的优化仓库环境,加强仓库管理。定期盘点仓库库存,将盘点结果与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核对。对仓库保存周期达到一定时间的储备设备进行定期清理,避免设备无形价值的磨损,做到盘活存量资源。
3.2建立适应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的人才队伍
我们说,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发展电力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要加强终端物流配送人员培训,调整人员结构,灵活调配,选用经验丰富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为物流经理,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和物流业务水平,能保证物流配送随叫随到。创立惩奖机制,对终端物流配送过程中的野蛮搬运,响应速度缓慢等情况提出考核标准,杜绝终端物流供应商配送缓慢,损坏物品的情况。为终端物流配送人员提供个人发展空间,创造条件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3.3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
通过实施物流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能够使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以及数据准确性,并且使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灵活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业务报表的生成更加快速、准确、灵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运营情况以及根据相关情况制定经营决策。同时,数据在通过网络传递的过程使整个数据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因此,要合理的对电力进行物流配送,必须加强电力企业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集团公司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平台步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成各个配送网点等的联网。
3.4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电力企业集团想要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与适合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长久的战略合作联盟,通过合作并配之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了电力企业与供应商,储运商的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相关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电力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集中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是将来电力企业物流发展的大方向,信息系统又是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与技术的支撑,部分职权的上收聚拢也是规范电力采购、规范电力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亚梅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宜宾供电公司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