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9/24 16:19:58 阅读:
1创建符合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才能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需要
1.1配送物流管理
钢铁企业销售市场如从地域划分,周边市场为效益最佳市场,配送物流管理尤为重要。第一,从规范车源入手,一方面与大型的汽运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另一方面通过签订长期运输合作协议形成自己的配送车队;第二,将配送信息通过电子公示板公布,实现了配送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加快配送速度和减低配送费用;第三衔接好装、运、卸各环节,加速车辆周转。这样既实现了顾客的配送需要,解决了少数量、多规格的需求满足,减低了配送费用,最重要的是提升了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
1.2铁路运输物流管理
西林钢铁集团为黑龙江省铁路运输大户,日承认车量近两百车,铁路运输物流的管理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的实现。第一,通过有效的外部沟通,确保车辆承认率。第二,采取措施降低运输相关费用。如原60吨车皮钢材只可装载55吨,通过加固草档的应用,现可装载60吨,提高满载率,大幅降低了单吨运输成本。以发货至昆明东为例,单吨降低运输费用50元;如用草支垫代替草把,单吨降低运输费用2元;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安全锁”的用量,单吨降低运输费用0.3元。第三,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合理运用奖罚手段,提高副产品水渣装载准确性,减少反勾率,降低企业内部装运成本;回收草档、草把、草支垫,废物利用,降低铁路运输辅助材料消耗;加强装车调度和设备更新,提高作业效率、设备使用率、库房利用率,增加装载车数和发运数量,提升企业综合效益;通过铁路运输物流管理,运输量大幅增加,满足了企业产能增加后对运力的要求。
1.3海运物流管理
海运与其他运输方式比,具备的优势为:一运输能力大,一条船装载量在万吨以上;二运输成本低,海运成本基本上是铁路运输的40%。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海运物流管理上,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为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做出了贡献。
第一,实行海运招标,减低海运费用。随着西林钢铁集团产能的提升,海运量大幅度增加,仍保持原有的海运渠道已经满足不了运输需要,需找新的海运合作伙伴,减低海运费用势在必行。通过与国内各大型海运公司建立联系,吸引其参加西林钢铁集团组织的海运招标。通过招标工作,各投标单位背对报价,低价中标,海运费用大幅降低,同时也发掘出各航线最具有优势的海运公司,本次招标工作的开展共与9家海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海运合作协议,大幅度地降低了海运费用。
第二,细算账,选择到目的港口的最佳路径。首先将丹东港、鲅鱼圈港、大连港选定为始发港口,再将各目的港标明,由投标单位填报海运费用,将铁路运费、港口费用和海运费用综合换算,测评出到目的港口运输成本最低的最佳路径。如发往上海渔轮厂码头,虽然大连港海运费用最低,但是铁路运费成本高,综合成本远远高于丹东港始发成本,最后确定丹东港做为始发港口。
第三,与始发港口直接签订合作合同,降低港口费用。利用吞吐量优势,与各港口直接签订港口储运合同,一是确保了产品的仓储安全;二是大幅降低了港口费用。
第四,自行申报海运保险,降低保险成本。海运保险原由海运代理公司投保,单吨保费在2元。通过调查研究,采取了海运保险自行申报的方式,先后与多家保险公司联系洽谈,最后选择了保率最低的保险公司合作,将单吨保费降低至0.9元。
第五,做好陆海联运衔接工作,减低货物周转时间。合理地调度铁路运输和海运的衔接,力争顺畅;与海运代理公司约定到目的港日期并约定延期赔偿条款,基本上做到了船等货的局面,促进了货物的运输周期,减少了港口库存,最大限度盘活资金。
西林钢铁集团通过强化物流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通过物流促进资金流。实现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障了产品销售渠道畅通;规范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减低库存、盘活资金;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物流形象。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2实现企业降本增效需要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物流管理的主导思想。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高物流管理服务水平;以战略直供和物流配送为基础,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以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为核心,减低物流费用,加速产品周转,降低库存盘活资金;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原则,组织好产品物流。
第二,建立信息化平台,提高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营销的竞争在于速度,速度则取决于流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谁的物流信息畅达、反应快,谁的发展空间就大,竞争优势就突出。因此,钢铁企业一要加强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通过搭建一体化的销售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管控的能力和效率;二要建设信息化营销队伍,强化对营销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三要建设信息化的物流服务管理中心,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有效处理好客户关系。通过发展钢材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方式,用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而稳定企业生产,获得产品竞争优势。
第三,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实现钢铁企业与客户“双赢”。在当期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通过物流促进钢铁企业与下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是应对今后钢铁产品市场竞争的最佳办法。一是产品仓储市场前置,缩短物流时间;二是加强配送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三是延伸加工增值物流体系,实现产品增值,减少顾客支出;四是提升物流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
钢铁企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随着产品同质同价化日渐明显,原有的降本挖潜、优化销售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对降本增效的需求,物流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只有抓好物流管理工作,使物流真正成为钢铁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才能为钢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作者:杨占清于洋单位:西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