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思想政治下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下高校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校暴力事件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部、周边或者其延伸出的网络空间及合理辐射区域内发生的对学生、老师或其他学校工作人员造成的有形或无形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伤害。可从热暴力与冷暴力两个角度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热暴力即最直接的武力、攻击等行为对人造成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而冷暴力则是采取轻视、疏远、冷漠、排挤等方式对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现如今,高校校园暴力具有很多突出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入手进行分析,可以针对性的预防并制止高校暴力事件的发生。首先是智能型,高校学生具有高智商、高情商、高专业知识水平等特点,故而在暴力事件中可以体现出其高智能的特点,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其次是冲动性。高校学生处于人格形成阶段,是非辨别能力较低,自身性格稳定性欠缺,加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在处理矛盾时欠缺考虑,冲动使然便会酿成悲剧。随着市场经济与文化多元的影响,校园暴力的问题与形式也更为突出,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增多。网络平台的发展速度加快,新媒体时代中,高校学生更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暴力游戏与视频等暴力文化正在不断地荼毒高校学生的人格,越来越多的冲突与矛盾以直接的肢体冲突与伤害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们无法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很多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大学是恋爱的天堂,大学生谈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校园恋爱引发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大学恋爱本应是美好单纯的,但由于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尚未成熟的人格与自身缺乏责任感的特点,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不能理性面对问题,简单的争吵也可能引发冲突,酿成悲剧。

二、高校校园暴力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承受挫折能力差

高校学生年龄段偏低,自身心智与人格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个阶段,从高中刚刚过渡到大学,生活、学习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变,缺乏父母与老师的监督,而大学生自身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滋生不健康的观念,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及家人对其关注度很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觉,而当自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自卑、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合理宣泄便可能成为暴力行为的诱因。而且现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无法独立面对,没有承受能力,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有可能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或报复社会的不良观念,作出过激的行为,造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环境影响,教育理念不当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很多孩子在人格培养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受父母家人的影响。有些孩子会以父母或亲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这样,在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紧密相关,不可忽略。父母婚姻幸福的家庭,孩子幸福感很强,人格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强,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产生自卑、冷漠、自私的性格,不顾他人感觉,不善与人交往。而一些家庭在孩子后天教育方面,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片面追求成绩进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状态,造成了高智低能的现象。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在遇到问题挫折时,有可能会采取偏激的方式处理,造成犯罪。

(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目标都以升学为主,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则时效性差,知识到行为的转化周期过长。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手段单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流于形式,所设置课程的内容更是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不能紧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需要,实效甚微。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也很少涉及关于校园暴力的相关内容,这不利于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并将校园暴力消除于无形之中。另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困难。

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干预高校校园暴力的对策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多方面具体内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为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表明了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确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研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二)协同家庭教育,把握学生成长环境,优化家庭信仰教育

家长要当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一方面,家长可以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思想表现情况。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映子女在家庭里的思想表现情况。对那些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学校与家庭尤其要密切配合。以社区为基础,组织多个家庭一起进行课程和活动,旨在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合起来,及时沟通信息,把握学生的心理的最新动态。使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家庭教育的内容相一致,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合力,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作者:王安琪 单位: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