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文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论文

摘要:澳大利亚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探索一直居于世界前沿水平。本文从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它的演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借鉴意义。

一、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

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Druker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认为人是具有企业其它资产所不具有的“特殊能力”的资源。随着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的到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相对于其他要素来说其收益更为显著。这样就刺激投资转向知识领域。知识经济的兴起,引起全球企业管理的一次创新性革命,这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向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Bartlett和Ghoshal指出:“随着企业投入到越来越激烈的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战争中,随着具有专业型知识、高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被视为稀缺战略资源,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成为组织企业战略统筹、计划、发展和传递的关键因素[1]。”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来极为重视,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原因以及国情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取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与美国、英国相似的历程,但是它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以及对其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的影响有所区别。Sherman和Bohlander概括出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40(福利和管理):在这个时期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稳定,此外其农业、制造业产品中的一部分稳定地输往英国和欧洲。虽然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的部分影响,但是社会基本上稳定:失业率保持低水平、工会组织较活跃,主要起到协调劳动者工资和工作环境的作用。人事管理的职能局限于管理范畴(例如薪酬记录、员工福利等)。直到1927年,Martin在悉尼大学建立了澳大利亚工业心理学学会,才推动了澳大利亚的行为科学和工业心理学的思潮。第二阶段1940~1970中期(福利、管理、人员配置和培训):第二阶段的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特点是开始运用专门人才和专业方式来处理人事管理。由于二战导致了劳动力的稀缺,特别是关键工业例如军需品供给行业和食物制造行业的劳动力匮乏,除此之外现有劳动力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战后经济的发展。所以,二战后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对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其中,政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在战后经济中通过政府职能部门Postmaster-General来吸引和保留员工并提高其工作效率。

澳大利亚结合自身特点,从50年代开始,建立起一批有着人事管理培训标准的商业学校以推进人事管理改革的步伐。除此之外,科学管理、管理统计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员工和管理的测评与发展的方法:如工作效率测量、管理计划和心理测和员工动机理论等。许多澳洲企业都开始启用专家来开展招聘、培训和福利活动,而一线经理不再承担这些职能工作。第三阶段1970~1990后期:澳大利亚企业逐步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澳大利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面对一个欧美竞争力不断加强和亚洲市场不断崛起的复杂的经济环境时,如何保持持续的发展成为他们注的热点。“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时期被企业逐渐认识、接纳。人力资源管理视员工为企业的资产,除招募甄选、分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比较琐细的具体工作之外,逐渐涉及绩效评估、奖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与组织,以及其他人事制度的制定。澳大利亚的企业从企业管理时间、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员工关系上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海外人才、本土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澳大利亚建立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全面提升至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层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性化的福利机制。例如,Westpac银行为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生活咨询服务、免费午餐、福利医疗、人寿保险、低息贷款等。另外,职工享受的假期有法律规定的公共假(一年除法定假期外允许有20~40天)、病假(一年两周全薪假、两周半薪假)、奖励假。

(2)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

为留住高层次人才,澳大利亚各企业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均设有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如悉尼科技大学设有组织忠诚奖,奖励金额最高可达年工资的25%。以悉尼科技大学一名副教授为例,其工资水平一般为年薪10万澳元,加上组织忠诚奖全年最高可达12.5万澳元[2]。因为这样的奖励机制,讲师的年收入有时会超过教授。

(3)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发展继续教育机制。在澳大利亚,多方面的终身教育观念正得到全面和广泛的接受,在企业、机关和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及社区教育领域中,这种发展趋势十分明显。例如,澳大利亚大部分企业都会给自己的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时间的长短有企业自主确定,最长可达三个月之久。1997年,该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的投入达40亿澳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8%;1998年,澳大利亚有150多万人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占澳大利亚15~64岁人口的12%以上[2],这种特色鲜明的教育不但为该国各阶层人士所接受,而且为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奠定了良好人才智力保障。

(4)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晋升机制。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都建有自己的人才评估机构,对本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分类,以便为企业提拔任用干部提供依据、为员工职业进步的提供发展空间。

二、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启示随着企业成功的关键从规模、组织能力和技术积累向思想、个人能力、新技术和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能力转变,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有必要进行变革

中国企业必须开始注重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结合,刚性制度与柔性文化的糅合,个人竞争与团队精神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提升到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战略地位。澳大利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变化过程,对于正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转变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首先,中国企业需要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澳大利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可以看出从最初的福利管理到现在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是完全符合澳大利亚本土的宏观经济发展、文化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不可复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当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关注的重点。

建国后,我国的企业人事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经验到科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其具体模式为:1978年前的计划型管理模式、1978年后的过渡型模式到现在的构建现代型的管理模式。虽然在现阶段,招聘模式和激励机制都有了不断的进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其独特的、有效的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各行业、各企业在发展初期,对企业的行业特点,成长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从而在战略高度上形成一套与外部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转型时期的劳动市场特点、中国雇佣制度)和内部环境(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相符合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应特别强调绩效考核是报酬分配及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实现培训考核与工资分配挂钩,注重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招聘、录用开始贯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其次,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人才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人、知识、经济三位一体,互相包融,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此,各国都不得不把经济持续增长的着眼点放在了人力资源的争夺上。在竞争人才的时代,政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在吸引、留住和培养人才上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鼓励和推广终身教育制度,普及合适各层次人才发展的培训系统。此外,澳大利亚政府也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培训的有效开展:如《培训保障法》规定,年销售收入22.6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113万元)以上的企业(雇主),应将其预算总额的1.5%用于员工培训。超级秘书网

近年来,澳各大企业积极培训适应信息化及海外经营的高级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以期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他们在国际化经营中认识到培训和开发作为较低成本的投资,可迅速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的质量,对于企业的成功和竞争力的增强至关重要。我国政府在持续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十分关键—由以前的行政干预向市场监督和服务转变,建设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除了推动平等竞争和建立相关的培训机制外,还要提供各种优惠办法,积极参与各国人才的竞争,从而做到既能吸引人才又能留住人才。第三,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界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地位。我国企业只有更加重视人资源管理,更加有效地吸纳、留住和使用人才,才能更好地应对国内竞争日趋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注重加强政府、企业、学校的沟通,并借鉴西方发达人力发展模式,形成一个有效沟通,不断促进发展的大环境。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竞争,为了使中国企业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参与竞争,我们需要借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Nankervis,AlanR.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processes.5thed.SouthbankVictoria:Thomson.2005

[2]江苏省国际化人才管理培训考察报告2006

[3]Lubit,R.Thekeystosustainablecompetitiveadvantage:tacitknowledgeandknowledgemanagement,OrganizationalDynamics,29(3),164-178.2001

[4]PeterF.Drucker.ThePracticeofManagement[M].NewYork:Harper&Brothers,1954

[5]孔令锋.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进与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52-55

[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