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5/9 15:29:15 阅读:
摘要:“四相融合”对于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四相融合”视角下,地方院校需要构建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校内学习与行业企业社会实践融通、课内教学与课外习训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可有效解决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缺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课程体系、全面实践环节、过硬教学团队等问题。因此,地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时,可将“四相融合”的精神加以贯彻,进而促进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四相融合”;地方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环境下,地方院校的地位逐渐凸显,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还要服务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地方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要为当地的高等、中等专业院校及中小学校输送相关的音乐教师和研究人员,另外还要为当地艺术团体输送相关人才,所以地方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对于当地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四相融合”视角来看,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阻碍了地方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地方院校要重视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四相融合”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影响整个教育环节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音乐学专业的教学都会受到影响。地方院校的音乐教学要为当地各类中小学校、文化团体和艺术研究所输送相关的音乐人才,因此是否拥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地方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但从当前来看,很多地方院校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比较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导致这些院校一直存在培养什么样的音乐人才,怎么样培养音乐人才,为谁培养音乐人才等诸多的疑惑。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当地社会经济逐渐脱轨,最终培养的人才也难以适应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应用型音乐人才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地方院校设置音乐专业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地方院校在音乐专业存在课程结构不合理、不完善等状况,也因此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专业基础能力不够、音乐综合能力不够、创造能力不够等问题。除此之外,地方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脱离当下实际情况,也是导致地方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因素。整体来看,地方院校的音乐教学缺乏系统化和完整性,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有效的渗透和联系,进而使培养的学生音乐知识面比较窄,不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上课使用的基本音乐教材也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地更新换代,导致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系统比较落后,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
3.缺乏全面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实践环节
地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时,培养的音乐人才不仅应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之后的音乐教育工作和研究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地方院校认为在学生在之后的相关工作中,学生会用到更多的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理论教学方面,但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应用型人才面对的是社会和职场,单纯具备理论知识必然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如果不进行实践教学,学生的乐理知识也无从得到印证和实践,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学生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得到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4.缺乏过硬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教学团队
随着地方院校办学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对地方院校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为了培养更加优秀且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音乐人才,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当前地方院校的教学团队并不专业,不仅教学团队的数量有限,其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音乐专业近年来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所以该专业的学生数量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教师的数量却并没有增加,结果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有所提升,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工作量和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地方院校的发展能力有限,导致教师结构和师生比例也存在一定问题,而且地方院校有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高级教师和组织相关培训,所以教师质量也得不到相应提升。由于教学团队的能力不过硬,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自然会因此受挫。
二、“四相融合”视角下地方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1.校地合作模式
地方院校要为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在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市场和需求。因此,地方院校可充分与当地的企业、社会艺术团体以及当地其他学校进行合作,实现校地合作的全面开展,真正促进地方院校音乐人才培养与当地的相互合作,这也是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必经之路。在具体合作中,地方院校可以从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研究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
2.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不仅是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是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乐器的实践训练和演唱的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与社会实践团体合作中的实践。此外,学校还可组织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乐器演奏大赛和其他校内演出活动等。在学生每一学年的阶段性考核,以及毕业作品设计中,学校也可为学生提出一定的实践部分要求,逐渐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
3.模块化教学模式
当地社会要求地方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而模块化教学模式与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方向相一致,不仅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变化,还有利于地方院校的长期发展。但在地方院校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中,可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一是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语文、英语等课程;二是音乐基础模块,包括乐理知识、音乐分析等;三是音乐技能模块,包括乐器、声乐等;四是地方音乐模块,主要包括当地的音乐课程;五是实践教学模块,主要锻炼学生的相关实践能力。
4.测试化教学模式
测试化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除了每学期固定的专业课程考试之外,地方院校还要对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进行另外的专业测试。在具体测试过程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表演能力,还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测试化模式教学不是为了测试而测试,与传统僵化的考试并不相同,测试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化和自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四相融合”视角下地方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1.注重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共同发展
地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音乐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因为应用型音乐人才毕业后会直接参与相应工作中,所以基本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方院校可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基本的认识。另外,在实习和实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2.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
为了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地方院校还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当地相关企业或团体工作,但不论音乐教育者还是表演者,都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地方院校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中,也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并且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在当地的团体、企业进行实践,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巩固。
3.发展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共通
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要求地方院校必须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但由于学生毕业之后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职业,所以必须具备应对各种职业的能力。为此,地方院校除了要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校外实践机会,这样不仅可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还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加强校外实践,地方院校要加速与当地的企业、团体、政府、文艺部门等达成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形成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双实践体系。4.实现教师学习与教师教学的不断补充为了将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目标贯彻到底,地方院校还要对本校的教师团队不断优化,实现教师教学与教师学习的不断循环。因为教师团队的质量对于教学质量影响重大,所以地方院校必须积极为教师组织培训,让教师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和教学方式,保证音乐教学时刻保持活力,进而有效提升地方院校音乐教学的成果,促进地方院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结束语
总之,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的目的即为当地服务,向当地输送大量专业型音乐人才。“四相融合”指导下的音乐教学方式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所以地方院校有必要将这一思想进行贯彻,进而指导本校的音乐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鹏.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2]李贞.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艺术教育,2018
[3]张艳林.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4]赵毅.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重构[J].音乐创作,2018
[5]杜雪.转型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8
[6]王伶俐.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
[7]周邦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民族音乐,2014
作者:蔡江宁 单位:昌吉学院音乐系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