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课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新课改高校旅游管理论文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概念及其主要模式

1.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概念所谓校企合作就是指学校和企业为了达成某一项特定的目标,而通过有效的协调达成的互动关系.无论是在建设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学生、高校以及企业达成良性的互动局面,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校企合作担任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还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让学生更好地从事到实践活动中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能够让学校获得一定的科研费用,并为学生寻求更多的实习机会.对于企业而言,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需要给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此外,通过校企合作而得到的技术人才,更具有实用性,不仅仅降低了培训所需要的成本,还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效益.

1.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新时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企业冠名”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通过学校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并让学生定期进行组织培训,从而完成组织教学和实践活动.这样学生在取得毕业证或是相关资格证时,就能够到企业工作.这样的校企合作方式更为直接,也具有很大的实操性,让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实现共赢;第二,“生学交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运用学校和企业具有的资源,学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学到不同的知识,将课堂的内容和岗位实习穿插进行,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掌握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增加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备职业素养,是社会十分需求的人才;第三,“校企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场所,对于高校方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而制定合理性意见,让企业方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员走进校园,与学生、教师共同交流,让经验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反过来,教师也可以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专业的技能或是理论方面的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现有的职业素养,一举多得;第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实现招生与就业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方法,由学校对生源地的学生进行选择,之后组成相关的专业班级,教学则有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学内容则由企业所制定,开设企业未来人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经过培训后,可以让学生接受公司的考核,考核合格,便可以按合同上岗就业.现如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采取前两种校企合作模式,后两种则需要在未来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而进行不断的推动.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2.1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教学改革,加快专业建设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会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共同课程,但是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少.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采用了大包大揽的态势,并没有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取得实质性的联系和沟通,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也出现比较严重的脱节现象,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但是校企合作就能够解决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面临的这一困境,能够根据旅游企业需要的人才而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并按照不同的旅游专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培养大学生,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分配.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得相应的人才,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被社会所用.

2.2校企合作有助于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如今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这样就会限制教学质量.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就能够推动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让一些比较年轻的教师到旅游企业进行全方位锻炼,就可以在增加自己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在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的时间里,可以接触最新的旅游产品,了解行业的基本情况,这样对于教学内容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可以对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邀请,让他们身兼教师的岗位到高校任课,对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讲解,这样就可以增强实践性,打造全新的旅游业界“双师”型人才,这对于旅游师资队伍的建设增添了很大的光彩.

2.3校企合作有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就业由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导致国内游和出境游有了较大的上升比例,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其他行业的飞速进步,例如酒店行业、铁路部门等.与高速发展不协调的是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中高层人事、优秀的导游人员以及线路策划员等.但是大学生与旅游企业接触不多,导师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其他行业就职.这样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预期,甚至可以说相差甚远.具有实践性强、专业特色明显标签的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就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对旅游企业的认识,让学生提前接触相关文化,缩短入职所需时间.对于旅游企业而言,也可以充分挖掘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还能减少旅游行业人才的损失率.

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对策探析

3.1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加强合作深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度,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有浅层次的实训合作.所谓浅层次的合作模式就是指在旅行社建立实训基地,与企业方签订合作协议,为其培养对口的专业人才.第二,将实习和就业进行中层次的合作结合,将学校和旅游产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不仅仅可以聘请旅行社的专业人员到高校进行讲解,还可以让高校的教师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做到双赢.第三,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订单式合作.所谓订单式,就是为了迎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加合适的专业人才,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才能让学生在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有所保障.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例如可以投资一些实践场地或是相关的技能培训,以主人的身份加入到高校的办学过程中来,实现办学效益的新突破.

3.2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为了保证校企合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保证高校大学生进行实训的质量,双方需要建立评价指导制度.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能够最大可能地满足利益上的需求.例如,高校方可以派出带队教师而旅游企业方也派出专业负责人进行商讨,将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一旦问题积累过多,那么之后就很难解决.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善培训机制,推崇正确的评价指标,完善教育内评和企业评价的有机统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充分发挥出主导地位,这是任何个人或是企业都无法取代的.高等教育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辅助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要有制度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规范.虽然我国也相继颁发了一些法律条文,但是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的地位和意义价值有所规定,而且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法律并不能适应教育对人才的需求.现如今毕业生有着如此之多的就业矛盾,就需要重新修订一些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证法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此外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校企合作进行整合,让企业协助学生进行现场实习,走向正规化的道路,这样在未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3积极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实现学校与旅游企业的真正融合校企双方虽然在不断的尝试中向前发展,但是也应该积极探寻全新的合作模式,实现“无缝”对接.全新的发展形势已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旅游或是酒店产业,需要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可以由酒店管理人员、教师或者旅游行业的主管构成专家评审团,就目前的旅游行业进行会谈,发现其中出现的漏洞,并提出解决方案.校企合作不能仅仅是表面化的工作,要朝向深层次进军,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并整合现有资源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此外,旅游企业可以和高校协定,引进国外高级人才进行一对多的培训,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弥补企业的人才短缺.要对有实力的旅游产业进行整合,鼓励他们联合办理旅游管理院校,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最大化规模,在工厂中建立学校,做到一体化教学.借鉴于日本的发展模式,可以鼓励实力不错的旅游企业自办研修班,请求高校专业教师加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自己的才能.高校派出的教师可以与企业进行联手,开发市场,提升办事效率,加强旅游服务业的办事水平,这有助于实践能力的提升.

3.4推动校企双赢,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制度校企合作要求稳定化和常态化,只有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才是校企双方所追求的,因此双方应该努力寻求利益共同点,并保证持续盈利.要想实现以上未达创想,需要企业有较为强大的研发和科研团队,对旅游企业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不断更新管理模式和经营手段.对于旅游企业的决策层而言,需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了解市场需求,并结合高校成立专家组,掌握旅游企业发展命脉,量身打造管理体系.学生以实习者和在校学生双重身份加入到科研活动之中,能够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了解旅游产业的运作模式,增强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旅游企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季节性,学校和企业就可以进行沟通,根据旅游的淡旺季进行教学计划的更改,设计出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综合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作者:崔鸿涛单位: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