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流动儿童心理及公共管理分析

流动儿童心理及公共管理分析

一、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应该建立比较规范科学的理论模型架构,完善儿童心理特征的分析因子体系。综合来讲,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因子主要有价值观、社会化(适应)、性格与行为特征、学习特点等方面[1]。本文受之前调查问卷设计框架约束,重点就价值观和社会适应两方面,总结调查发现。

(一)价值观

第一,流动儿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是指流动儿童个体或群体对某个城市的认同程度和关联程度。受访流动儿童中“深圳给你有归属感吗?”47%的儿童回答“没有”,15%的儿童回答“不知道”,二者相加的比例高达62%。缺乏归属感,和缺乏安全感有关。这一点,从反映归属感的指标——安全感——也得到一致的结果。调查中发现,只有37%的受访儿童认为深圳给他安全感,19%的儿童回答“有时有”。比较老家和第二故乡深圳,68%的受访儿童喜欢生活的地方是老家,因为深圳没有“熟悉的伙伴”(45%)、“没有可以自由玩的地方”(32%)。17%的儿童回答“总是要搬家,很不稳定”。缺乏归属感,也和缺乏稳定感有关。问卷显示,64%的受访儿童有转学的经历。而转学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父母工作不安定,儿童转学有近半数的原因是父母换工作,另外竟然有34%的受访对象表示转学是因为学校停办。这个令人吃惊的数字一方面反映了流动儿童的不安稳,同时也反映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环境亟待改善,在这些孩子心理上折射出社会对“外来人”不公的感受。

第二,流动儿童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感和对立感。一些民办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存在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善以及安全卫生隐患严重等问题。56%的儿童在调查中认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最大的差异是后者“教学质量、教学设备和老师比较好”,22%儿童回答“活动场地、教室比我们好”,14%的儿童回答“公办学校的作业本都比我们好”,8%的儿童回答“学校图书馆比我们好”。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或者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才能进入公立学校就读,表明流入地区在义务教育上对流动儿童没有实现“国民待遇”,容易使这些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对立感。调查中,44%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的事情是读公立学校“要多交费、是B类学生”,26%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公办学校的学生骂我们是‘野鸡学生’”,17%的儿童最恨或者最厌恶“那些看不起我们的本地人”。被歧视感在流动儿童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对立感,也影响了儿童的性格和行为特征。

(二)社会化

1.流动儿童的适应社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社会适应包括观念(或心理)和行为两方面。由于生活、学习、社会环境的变迁,流动儿童对于适应深圳、融入城市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部分孩子表现出适应不良。深圳流动儿童的发展遵循着“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受访儿童的压力排序依次是学习压力(58%)、与家长相处(16%)、与老师相处(13%)、与同学相处(13%)。另一方面,家庭经济环境对流动儿童构成一定的处境不利。84%的受访儿童需要承担家务,其中,近六成的孩子是要帮父母打下手(如看守铺面、卖东西等),近半数的孩子帮家人准备中、晚餐,26%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超过三成的孩子最大的希望是父母挣钱供读书、能有一个专门的书桌或房间学习。

2.流动儿童的自我评价参差,总体偏低

问卷调查中有这样的问题:“你希望自己将来能拿到什么样的学历?”,超过三成的孩子选择专科(不含专科)以下的学历,其中,选择“小学”和“初中”学历的比例分别是4%和8%,见下图。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访对象的自我评价和期许偏低;另一方面,近三成的受访儿童选择最高学历是“博士”,从一个侧面反映流动儿童中心理弹性的积极视角。部分孩子在相对严苛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品质。

3.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度偏低

调查中发现,46%的儿童通常和和各地同学一起玩耍,39%的儿童通常的玩伴是“老乡”,仅有15%的儿童“和本地同学”一起玩。这与流动儿童群体的生活、读书环境相对受限有关。对于孩子来讲,童年玩伴、同学关系是形成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与城市儿童的融合度低、疏离感、距离感强,与前述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偏低互相印证。在调查中当我们问到“你希望父母让你周末上兴趣班吗?”孩子们反映比较淡漠。63%的儿童表示“无所谓”,15%的儿童明确选择“不希望”,只有22%的儿童回答“希望”。似乎,这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习意欲不强烈,但是,鉴于这些孩子普遍要帮助料理家务、课业压力大、家庭条件不允许等客观情况,孩子们的答案也许是无奈地面对现实。而兴趣班等社会活动,正是孩子接触校外人际关系的良好平台之一。

二、调查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开阔了视野,在总体行为上具备和城市孩子类似的特征。问卷中一些答案,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可爱、天真的一面。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及期望排序,见下图。40%的受访儿童对父母最大的期待是“适当满足我正当的小要求,比如吃麦当劳、买溜冰鞋、买课外书等”。这是普通城市儿童常有的小愿望。第二,流动儿童对家庭、学校的期许是合理的,要求不高。前述提及受访者中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满足去麦当劳、买课外书之类的小要求;对学校,“多一些课外活动的时间,给我一点娱乐空间”、“多举行一些活动,比如知识竞赛、春游”成为最多孩子(33%、33%)的希望,同时,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优质的早餐午餐,能喝到牛奶,多一些菜”、“老师不要因为我不是优等生而忽略我,遇到学习挫折时能关注我,并给我一些支持”的孩子分别占30%和28%。第三,流动儿童问题和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家长,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人口总体呈现文化程度较低、收入水平较低、工作不稳定等特点,使他们在育儿观念、教养方式、教育投入能力等方面处于社会平均线下,无法为流动儿童提供较为优越的家庭生活、教育环境。调查问卷中一个题目“当父母这样做时,你觉得幸福”,孩子们的答案从侧面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容乐观。最多孩子,比例占到56%,选择“父母之间和睦、不争吵,家庭气氛宁静”,54%的孩子选择的是“弄清楚情况再惩罚我,不冤枉我”,40%和30%以上的孩子分别选择“对我的学习成绩要求不太高,我得到好成绩时为我高兴,奖励我”、“不使用家庭暴力,允许我犯错误,不对我说负面的话,比如‘没出息’”。第四,流动儿童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和调节能力。调查中反映,如果有委屈或苦恼,56%的孩子会选择“找人倾诉”,30%的孩子选择“娱乐(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28%的孩子选择“运动或出去玩”,16%的孩子有“写日记”的习惯。46%的孩子表示“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愉快”,表示“不愉快”的仅占6%。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当积极引导这些孩子的阳光心态,以宽松、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些同样是花季的儿童,不要总把自卑、孤僻等词语和流动儿童贴上标签。综合上述四点,某种程度上反映对于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不应忽略其积极健康的一面。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研究都集中于不健康、社会适应困难能消极方面,未能关注这一群体正常、积极的方面。而在国际上,关于儿童心理弹性(resilience)及优势视角已经成为主流研究观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积极结果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国内目前的研究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缺乏应有的关注,在公众层面容易加深民众对流动儿童产生偏见,在宣传上偏重在流动儿童消极方面,不利于塑造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3]。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公共管理思考

第一,提升家庭教育水准,为流动儿童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负着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父母的思想和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流动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教育理念和文化水平继续提高,以适应逐步“城市化”的子女的成长需求。调查中反映流动儿童对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并不高,但是,家长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要求。加强外来建设者的整体素质培训,提高父母自身素质,是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环节。深圳市注重对流动儿童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培训及指导,逐步完善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圳市妇联、教育局牵头联合下发的《深圳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发挥了对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目前市、区妇联均建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社区儿童家长提供家教知识讲座及组织相关活动,积极推动家教工作进展。

第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流动儿童建造优良的学校教育环境。深圳市先后印发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被摆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位置,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的权益及资源共享得到了具体落实。在政策与财政上,向改善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倾斜。2007年,深圳市财政投入1.74亿元全面完成特区外96所原村办小学的设备设施标准化配置;分三年时间按市、区1:1比例投入,完成上述96所小学的校舍标准化改扩建工作。深圳市重视对民办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从学校设立、办学规范、指导监管、扶持发展等多方面,促进民办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圳市部分区已经设立了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奖励民办学校发展,保障流动儿童享有较好的受教育环境。

第三,动用社会力量,为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社区服务环境。社区是流动儿童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相对于城市的“高档”住宅区来讲,流动儿童所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社区服务不足的问题。深圳,作为全国社会工作试点市,正着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化管理机制,加强社工人才培训,推进社区服务试点工作。2007年8月至今,深圳市公益性支出654万,区财政支出(除南山区)1992万,主要用于购买社工(每人每年6万元)服务费用。

第四,提倡关爱文化和包容文化,为流动儿童营造关爱、和谐的社会成长环境。深圳市关工委做了许多务实的工作,切实关爱下一代。各种文化活动,如“外来劳务工文化节工程”、“关爱外来劳务家庭儿童”等,深受外来建设者及其子女的欢迎。全社会道德文明素质提高,平等互爱意识增强,对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宽容度提升,整体上,使深圳成为移民文化的代表,也成为外来建设者首选的目的地之一。

第五,关心流动儿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并加强疏导;同时,重视儿童参与,积极搭建平台,为流动儿童提供实践发展的机会。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在2007年成功组织一个以“倾听儿童心声保护儿童权益”为主题的儿童代表与市政府高官对话活动。参加对话的十名流动儿童代表展现了这个群体积极向上、勤于思考的精神风貌,就儿童心理、儿童安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庭教育、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参与对话的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对儿童代表的现场表现赞不绝口,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她强调指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流动儿童代表与政府高官的平等对话,充分体现了政府、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怀及尊重儿童、保护儿童权益的决心。通过儿童代表与政府的高官对话,以儿童的视角反映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并把代表广大流动儿童的真实心声传递给政府及社会,加深了政府与儿童沟通、了解,有利于更好地制订、贯彻执行保护儿童权益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政府领导表示会认真思考儿童们提出的问题,协商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为更多的在深流动儿童创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这类的活动长期系列化的开展,有利于居住生活在深圳市的流动儿童幸福快乐成长。

在相关城市立法滞后的情况下,深圳市的经验是:通过公共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区服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改善和提升,对于流动儿童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对流动儿童本身,注重发展儿童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动性,畅通儿童参与的渠道。在今后的探索和实践中,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借鉴香港、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走社会工作社会化的道路,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探索和发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多层次防护网络,要建立正面疏通与引导机制,实现家庭、学校、社区“一站式”心理辅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