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公路管理研讨

农村公路管理研讨

一、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明确管理养护责任主体,解决了农村公路失管失养的问题。三是组织机构到位。全县乡(镇)成立由分管副乡(镇)长兼任所长的乡(镇)公路管理所,每所从财政供给人员中调配2至3名工作人员,业务上接受县交通运输局的指导。各乡(镇)根据各自管养线路的实际,组建成立行政村管理养护组,分片包干,承包作业。县乡公路管理站组建专业养护队伍,即路基专业养护队和油路养护队,主要从事路基翻浆沉陷处理、松散、龟裂路面割除、油路修补、桥梁涵洞清淤、拌和站生产和养护维修工程施工等工作。在上岗前进行专业及安全培训,使每个养护人员掌握路基翻浆处治、路面切割、沥青罩面等施工工艺。同时,雇用沿线群众参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并对雇用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日常养护基本常识。雇用养护工主要从事路面清扫、路肩整修、边沟开挖清理、路基缺口修补、涵洞清淤等日常养护工作。在有条件的农村公路上,设立养护道班。养护道班主要供养路工休息、工具堆放、生产性事务处理、图表张贴等。四是机械设备到位。多渠道筹集资金,配备压路机、摊铺机、挖掘机、装载机、翻斗汽车、养护大客车、面包车、双排座客货车等,建立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实现土石方挖运、沥青摊铺、混合料拌和、面(基)层压实等作业的全面机械化。通过投入大量的机械设备,极大提升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尽管我县农村公路的总体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农村公路大规模建设的同时,农村的建设养护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我县属于国扶贫困县,财政困难,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补助资金,配套资金非常有限,致使建设标准不高,防排水设施不完善。二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政策落实困难。国务院于2005年就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省、市相继出台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但由于地方财力不足,政府投入得不到保障,政策落实困难。加之我县绝大多数乡(镇)属湿陷性黄土地区,农村公路养护难度大。正常年份尚可维持一般养护,如遇像今年一样暴雨灾害严重的年份,湿陷性黄土地质给养护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三是农村公路通畅率不高,通达深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甘肃的支持力度,农村公路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县215个行政村中近一半的行政村通了沥青路或水泥路,但由于建制村驻地变化频繁,且部分村部没有建在中心村和人口密集地,通达深度不够,很多村社甚至连砂路都没有通。

二、农村公路建设分析

一是严格落实招投标程序管理,选好设计、监理、施工队伍。参建单位的强弱和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程,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对参建队伍的选择,实行了项目招投标制,严把程序关口,严格按照“公开招标、专家评标、法人定标”和公路工程招投标监督小组审查等程序进行,全面实施“阳光工程”,通过《甘肃经济日报》和《甘肃经济信息网》进行公示,公开招投标,增强透明度,在营业证书、资质证书、法律授权书、银行开户许可证“四证”齐全的工程施工单位中,选择注册资金高、经济基础雄厚、质量信誉好的专业施工单位,实施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二是执行项目建设程序。按照项目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的总体要求,与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安全责任书、廉政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了工程监理合同和廉政合同,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三是设计变更程序管理规范。交通局高度重视项目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在涉及关于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时,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有关设计变更手续,有效杜绝了先施工后审批、随意变更施工图等现象的发生,变更中遇到技术疑难问题时,能及时召集各相关单位进行集体讨论研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技术变更的审批工作。四是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把入口关、工程关和出口关。特别在桥涵构造物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上,要求监理单位实行全程旁站监理,同时,组建了通村公路监理组,抽调技术人员认真开展监理工作,严格施工程序,按规范要求施工作业;严格建设材料的质量检查,做好施工记录和必要的试验检测记录,控制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工地;严格中间检查和中间验收,对于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返工的坚决返工,彻底消除了质量隐患,保证每个分项工程、每道施工工序不出现质量问题。

三、农村公路规划分析

一是与高速、干线公路结合。国道主干线、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同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几年,国家在加快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农村公路建设,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符合实现交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的。因此,我们在重视国、省干线公路的改造升级,下大力气做好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同时还将农村公路建设同国、省道大修、改造相结合,为我国公路网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与城镇布局结合、与其它运输方式结合。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总面积2408平方公里,辖9镇8乡,215个村。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方面,我们应该同县情相结合,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性机遇,合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以打造“一都、两中心”(即全力打造“中国药都”、陇中现代物流中心和世界李氏文化中心)为目标,根据农村公路网络发展情况和农民出行的需要,加强乡村公路建设,规划本辖区内的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方案,提高客运班车通达能力,使我县农村逐步实现村村通客车,真正形成农村客运网。三是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以乡(镇)为单位以网络为主,行政村以树枝状为主、网络配套,进一步考虑通畅到社到居民点,到农林牧场,全面形成树枝状的公路网络。四、农村公路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县公路网络的初步形成,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的任务逐年加大,个别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毁坏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现象屡有发生。加之,超限超载车辆对农村公路的破坏,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显得尤为突出。陇西县属国扶贫困县,基础条件落后,自然环境差,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十二五”时期,我县农村公路逐步提高等级,“量“”质”并重转变。“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民基本出行的问题。以通向公路为主,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构筑农村公路网络,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农村交通保障条件,成为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的方向。截至去年底,我县仍有103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近几年建设的重点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下阶段建设重点要逐步向县、乡道路改造,连网路建设等方面转移。中央关于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对农村公路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农村公路不仅要进一步延伸,覆盖更多的人群,还需要与城市道路相衔接,为城乡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创造安全、便捷的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适合经济逐步改造提高等级,首先将国道、省道进行升级改造,其次对主要县、乡进行升级改造,最后对主要乡道、村道连接线进行升级改造。到2015年末,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县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80%的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安全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基本完善,安全水平明显提高。路网结构日趋优化,县内具备建设条件的重要乡(镇)间基本实现油路(水泥路)铺装,新农村综合体、示范片和农业产业园区对外连接公路基本形成,初步构建“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络。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全县农村公路管养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长期稳定的养护投入机制基本建立,管养制度基本完善,基层养护组织基本建立,基本实现“有路必养”目标;农村公路路况保持良好,基本消除县、乡道危桥;农村客运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客运班车通达深度明显提高,服务更加灵活,实现100%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开通客车。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向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农民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形成稳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农村公路网络格局。

作者:李鸿单位:陇西县县乡公路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