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21 16:42:00 阅读:
【摘要】本文以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前提,立足当前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传统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网格化管理理念和学生管理理念的相似性,积极探索新时期班级管理新措施和高校班级网格化思维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网格化思维;高校班级管理;线上环境;网格管理队伍
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即是说,班级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履行学校的社会职能,班级集体的共同愿景、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角色分配、人际互动,等等,都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和投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社会化的发展。”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在学校中,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班级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如何更好的进行班级管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2017年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国家治理体制,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在社会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高校班级管理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借鉴,是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因势而新的积极探索。
一、高校班级管理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借鉴是因势而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班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讲也是做人的工作。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情势发生了变化,需要谋求创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同样面临挑战,需要具有新的生命力,两者的内在规律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和新媒体的普及应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环境、范围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做班级管理工作必须立足新起点谋求新发展,根据情势变迁来调整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内容。而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借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思想精髓,主动顺对当下社会发展大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因势而新”这一方法论的积极践行。
二、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借鉴网格化思维的必然性
1.传统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新变革同时也塑造了广大学生网上学习生活的新常态,大学生逐渐从“线下生活”延展到“网线上生活”,面对面谈话逐渐变成了线上微信、qq交流,互联网日益成为思想对接的重要平台。当下,如何运用好互联网这个“新阵地”,顺应时代变化、贴近学生生活、开创班级管理工作“新方法”,形成网上网下管理工作的最大合力,是当下班级管理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第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就业等。受到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数量过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班委成员无为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学生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学生需求无法满足的现状。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围绕学生需求、结合学生特点、解决学生困难,全方位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是当下班级管理的努力方向。
2.网格化管理理念和学生管理理念的相似性
根据上述传统高校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网格化管理模式在社会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的情况下,我们发现网格化管理和高校学生管理在工作理念和工作对象上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第一、网格化管理,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高校学生管理,就是将学生按专业和人数分为一个个的“班级”,使这些班级成为高校学生管理的单元;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工作理念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理念是:“以生为本”。第二、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工作对象具有相对人口密度高、人员异质性强,管理内容琐碎繁杂;高校学生管理也同样存在人口密度高、个体差异性强,管理内容设计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方面面。由此可见,网格化管理的思想精深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三、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借鉴网格化思维的可行性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借鉴网格化思维,并不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否定,不是脱离实际的创新,在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其与传统管理模式的结合,根据现实情境来推动工作的创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核心内容不能改变。
1.营造班级管理“线上环境”,善用“线上平台”
营造班级教育管理“线上环境”,将班会形式改为线上直播间,将班会内容以语音和图文的形式在直播间进行在线直播,也可以定期邀请优秀学长和行业大咖与学生交流互动。做好线上教育内容的把关,结合社会热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力。善用“线上平台”,将班级教育管理的途径拓宽到互联网平台,积极运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搭建教育管理新阵地。以“年级公众号”的形式,安排各班级轮流管理、鼓励学生加入到公众号的建设和维护中去,在加强班级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建设的同时,提升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2.构建专业化网格管理队伍
根据学生的需求,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形成人文陪伴与学业启发相结合的班级网格化管理理念。网格化体系由年级辅导员整体负责。班主任由专业教师担任,上岗前均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强化角色定位,明确岗位职责,发聘任证书。副班主任和学业指导员分别从高年级学生中择优选拔竞岗,班委会和团支部成员由班级同学担任,上述人员通过推荐、面试、服务意识和应变能力考察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组织和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和威信,以保证班级网格管理队伍的整体性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构建党员责任区模式。根据班级学生宿舍分布管理原则,将班级学生划分城若干网格状的单元,每一个网格单元包括一个到两个宿舍,形成了每个党员负责一到两个宿舍的责任制,对每个网格实施全方位、全参与、全覆盖、零距离的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要求每个党员要定期与所负责的同学进行思想交流,做好长传下达。在责任区的管理工作中,党员同时要发挥信息员、监督员的作用,及时向班主任、副班主任、学业辅导员反映学生思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建立班级管理的全覆盖体系。本文中,笔者立足当前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传统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借鉴网格化管理的思想精髓,积极探索班级网格化思维管理模式的构建,纯属一得之愚。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尚未成熟,还需深入探索、不断完善,希望能和各位同仁一起继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2]王欣.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3
[3]张丽淼,杨锐,徐辉.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广价值——以高效管理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
[4]徐程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作者:陈冲 张维权 常序 李恒杰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