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精准高效智慧实施文物安全管理探思

精准高效智慧实施文物安全管理探思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且不可再生,这就决定了文物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湖南省各级文物部门从上至下均将文物安全工作置于首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取得了不菲成绩,名列全国前列。今年9月,笔者跟随湖南省文物局文物安全督察组赴株洲、娄底两市,现场检查调研了9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并与市县文物部门、基层文物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发现了一些机构改革后文物系统客观存在的现象和矛盾。下面,笔者从一名省级文物工作者的角度和当前文物系统现有机制格局出发,结合此次检查调研情况,就如何破解文物安全工作瓶颈与矛盾,形成精准高效智慧的文物安全督察管理体系,进行一些探索反思,希望能对下一步做好文物安全工作有所裨益。

一、现象

“2020年,娄底市文博科全年安全巡查工作时长达到人均68个工作日,安全巡查用车里程长达14000公里,通过巡查发现并整改文物安全隐患30多处,现场制止、督促整改文物违法行为10多起,即使这样,基层文物安全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们对此感到痛心和无助。此外,娄底市文旅广体局具体担负文物工作人员有2人,一年到头经常出差巡查文物安全,也导致了局里部分同志,甚至是个别领导都感到疑惑和不理解,为什么在机关经常看不到我们。”娄底市文旅广体局(文物局)的同志说。“株洲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5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3处;现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3家,馆藏文物总数8502件/套,文物资源丰富,应该说是省内的文物大市。近年来,株洲市文物安全工作得到领导高度重视,虽然任务繁重,但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对于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曾下发文件要求建立的市县文物行政执法队伍,株洲市文物局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总共只有5人,各县区人数也不多,队伍建设困难极大。”株洲市文旅广体局(文物局)的同志介绍。“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净下,旧址修缮维护取得极大进展,目前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但当地群众在紧贴旧址正门两侧的围墙处还存有原来的房屋、猪栏等木质建筑,旧址周边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管理人员说。“新化县北塔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保存状况较好。近年来,在塔顶第七层的内壁上却出现了许多类似溶洞中的白色钟乳石状物体,我们正在研究其成因,是否会影响文物本体安全,但目前还没有结果,需要邀请专家诊断。”新化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担忧地说。“通过检查发现,个别单位还存在文物施工管理不够规范;在文物安全监控室、值班室存放有部分易燃易爆和生活电器等物品;消防器材存在过期未及时更换;保安、库房管理员、文物安全员等岗位1人单挑;规章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等情况。”在与当地文物部门、文物单位的座谈会上,省文物局文物安全督察组组长彭士奇直截了当地指出检查发现的问题。

二、分析

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物保护保障力度薄弱。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的持续推进,各部门机构、人员配备逐步明确到位。全省各级文物部门积极响应支持机构改革,市县级文物保护人员力量有所精简,但工作任务量却不降反增,人少事多矛盾进一步凸显。如市县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多数单位本身就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再建设一支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基本无法实现。此外,全省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文物安全保障经费相对于文物资源体量存在明显不足,各级均有杯水车薪之感。二是文物安全工作任务繁重。保护文物安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明确了十二条实施意见。《湖南省文物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湘文物督[2020]45号)对省、市、县、乡四级进行文物安全巡查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湖南省文物局关于印发<湖南省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文物督[2020]24号)就文物消防安全进行了规范和提出了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文物行政执法、文物安防、打击文物犯罪等众多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众多工作落到基层,在实施层面就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等情况。三是文物保护专业力量不足。省内不可移动文物大多散布在偏远乡村,点多面广线长、品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等是其典型特征,文物保护专业要求较高,湖南省此类人才屈指可数,且难得有全才。当文物保护出现疑问,如何才能得到快速精准的解答,正是新化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所需要的,这也是其他基层文物工作者的普遍期盼。四是安全规范执行落地存有偏差。“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生命线,不容有失,失必追责”,各级文物部门对此均有深刻认识,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年来,省、市、县出台了多项文物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条例,强力督促落实,但各单位对相关规定理解不一、实施标准不一片落实力度不一,百密一疏,防不胜防,消防器材过期、安全规定落实不严、文物违法犯罪等情况时有发生,也就出现了上述督察组组长彭士奇所指出的各类问题。五是文物安全内部循环比较严重。总体看,当前文物安全工作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内部循环阶段,开展这项工作只是系统内的几个同志,常年忙得不亦乐乎却甚至得不到本单位同志的理解。文物安全外部力量参与不多,政府、大众对文物安全的意识不够强,与社会治安、疾控防疫、消防救援等已形成全民参与、全民重视、全民支持的意识氛围差距较大。再譬如,当前全省大部分等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均已建立较好的安防消防、值班安保等安全防护机制,但也都是内部循环,上级部门要检查就得各地跑路,也就有了一年“安全巡查用车里程长达14000公里”的现象,费时耗力效率低的情况较多。对上述原因,再进一步总结归纳。一方面,由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文物工作的重要性也随之逐步上升。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政府精兵简政是大势所趋,人员、经费不足可能是各部门普遍需要面对的现状,对文物部门尤是如此。因此,文物工作的实际需求与目标期盼,就是当前文物工作的瓶颈问题。此外,内部循环、规范执行、监督质效就是文物安全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对策

保护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人少、经费不足不应成为文物部门抓安全落实的拦路虎、绊脚石和借口,而应在新时代背景下,抓住文物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的巨大红利,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物安全工作实现“四个一”:一呼百应、一网全收、一标落地、一杆到底。积极打破内部循环,倡导全民参与,向政府争支援、向民众求高效、向科技要精准、向平台取智慧,最大限度解决当前文物工作瓶颈、基层工作人员苦恼,提升文物安全工作质效,以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一呼百应,即在“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同时,还要叫响“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向政府争支援,向民众求高效。一方面,向当地政府加大请示汇报力度,积极开展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上级重要会议精神、文物保护利用等学习交流活动,主动争取政府主要领导和平行部门关注支持,最大程度解决人员、经费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学习社会治安、疾控防疫、消防救援等有效做法,充分发挥全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文物保护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设立文物安全举报专线、邮箱,建立健全监督举报措施、奖励及处罚等机制,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保护的大安全氛围,实现普通群众为文物安全做贡献的目标。一网全收,即要打破内部循环,消除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工作者少跑腿,节省人力物力以更好地开展其他文物工作。当前,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相关安防消防等硬件设施已经健全,如能建立一个统一的云平台,将这些单位、场馆的安防消防系统相连接,并将消防安防相关器材等信息录入系统,同步集成监控、预警、值班、抽查等功能,再按照层级管理的规定,省对“国、省保”、市对“市、县保”、县对一般文物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向科技要精准、向平台取智慧,工作人员非必要“不跑腿”,完成全面精准高效的安全督察和管理。一标落地,即在具体执行层面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实施体系,依靠第三方力量解决各地同一标准方案因理解不一、实施标准不一、落实力度不一而产生的各类安全隐患等问题。一方面,积极培育优秀、有责任心的文博企业,在工程源头把住安全质量关、规范统一实施标准、将数据录入信息系统,同时通过企业孵育文博人才,促进文博行业发展。一方面,建立完善企业及工程监控监管措施,严防发生失管失控、工程事故、违法违规等事件。一杆到底,即充分发挥“一网”功能,打通基层、专家、企业、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经省文物局授权实现各方互通。一是将文物安全相关的专家、企业纳入“一网”平台,像医院远程会诊一样,当基层文物单位需要时,即可“一杆”找到相应专家,对文物安全开展精准会诊。二是开通应急值班渠道,像远程视频会议一样,文物行政部门可随机随时对管理单位进行远程抽查督察,基层部门也可按需向上级报告各类情况。三是针对相关安全问题,可以按需再赴实地实施精准督察,避免盲目筛查,从而提高安全检查效率。

四、可行性

上述破解文物工作瓶颈、矛盾的对策,总结起来就是“强宣传、建一网、抓规范、重效率”。实行这些对策,主抓的是文物行政部门,依靠的主要是政府部门以外的第三方,避免了机构改革后文物系统人员不足,且短期内无法实现根本扭转的实际情况;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经费保障不足、建设时间周期较长。但如果多方争取、分步投入、分层建设,就可以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实现文物安全工作的“四个一”,并推动全省文物安全工作再上一个崭新、更高的台阶。

作者:彭士奇 杨跃武 向艳阳 单位:中国文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