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具有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及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统领作用来整合高校校园文化资源,破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需要不断开拓创新,需要形成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校风校纪。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让马克思主义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从而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民群众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秉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应运用多种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应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故而高校应始终将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从而使大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信仰,能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能够对非主流文化和腐朽文化进行辨识和抵制。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渠道和路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2]高校校园文化有其自身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充足的、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人才支撑。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是为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氛围,并成为良好的校园风尚,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青年学生不能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故而应该最大程度地激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3]68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发挥好学校团委及学生社团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应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校园文化氛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磁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成大学生的共同意志,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功能被弱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和渠道,因而在课程安排上,要有充足的课时保证,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吸引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往往是有学生“到课率”而没有学生“抬头率”的尴尬景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形式也比较单一。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4]467-468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水平,没有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及学习、生活实际脱节,不能使学生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没有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也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就会被弱化,进而就会降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同度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认同作为一个准则对事物进行评估,而文化认同是一种对文化的认知和归属心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在认知和精神层面有归属感。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同度并不高,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很多学生是被动式地学习和考试,只求考试通过,并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的价值导向,没有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接收海量的信息,学生对于符合自己口味的思想观念有很强的包容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利益和价值的实现及自身需求的满足,而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如何融入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去,却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部分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兴趣,许多学生不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自身的人生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联系在一起。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为了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统筹、规划和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及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这一制度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才能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仅课堂上要按时完成教学课时,而且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也应制度化、系统化,要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社会实践,要让学生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有深度,是对社会有深入调查研究而形成的系统认识。其次,要通过学生社团来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渠道。高校众多的学生社团是以学生的偏好为主而组建起来的,要善于利用学生社团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能够对学生社团建设起到重要的政治引导作用,为此,高校要建立系统性的社团管理制度,为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社会实践协同育人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11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应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人(学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发展要靠人(学生),高校的发展也是为了人(学生)。高校应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考核,要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要重视学生自身的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堂引导,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抬头率”。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要结合理论知识来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育人、育好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才能够大力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二)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

高校应充分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舆论环境。要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中争夺话语权,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渗透,引导青年学生合理和规范利用网络。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342。从根本上来说,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认同感,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需要,这是自觉认同的前提。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和各种讲座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在情感上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

(三)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来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导向

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主流价值观念,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毋庸置疑需要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为此,需要建立长效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制度、宣传教育制度及具体的实施细则、激励制度、考核评价制度等。要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制度更加科学,以此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深入和持久。

参考文献:

[1].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5)[2018-06-10].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08)[2018-06-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作者:李鑫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