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研讨

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研讨

1大力加强寝室精神文化建设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是学生文明素养、思想境界的重要窗口。如何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自我约束力,形成互学、互帮的良好风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1优化寝室结构,凝聚人心

从上述调查得出结论,大学生寝室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在于凝聚力的建设。而影响寝室凝聚力形成的因素之一是学校寝室分配的方案不够科学。据调查,当前许多高校的寝室分配者采用按班级学号的先后顺序或先到先得的方法分配寝室。这种简单的分配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日后寝室的矛盾冲突。那些寝室氛围不够融洽的学生常常表现出难于合作的特点,给思政工作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在给学生分配寝室时要将能影响大学生宿舍相处和谐度的因素排在首位。构建一个人性的,能按照学生个性、习惯组合的分配体系使每个寝室达到人员最优化状态组合是很重要的。

1.2多管齐下,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学风建设

要深化寝室的精神文化建设,将问题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专项整治寝室中突出的问题。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方案,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第二,网格式管理。依据班级、专业、学院情况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实行“一格多寝”(楼长、层长、安保员等)责任捆绑管理模式,全员参与。第三,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做好寝室建设的“传帮带”,正面引导学生向优秀寝室看齐。

1.3以寝室为阵地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

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各种途径以寝室为阵地开展精神育人的活动,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陶冶人,激励人。寝室文化活动开展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第一,群众性。动员全体学生参加,使思想工作深入人心。第二,渐进性。活动要从细微处抓起,重点放在学生的养成教育意识和文明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及理想信念的升华。第三,示范性。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通过学生骨干的示范作用和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使学生寝室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2结论

精神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注重道德的“内适性”,而不是靠强制的纪律来约束实施,它通过寝室小环境的改变,促进校园大气候的形成,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聪慧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