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博背景下新闻传播论文(3篇)

微博背景下新闻传播论文(3篇)

第一篇:微博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微博的概念、起源及现状

微博,也被称为微型博客,是一种用户之间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获取信息的平台用户能够使用互联网、移动设备、手机等客户端登录微博信息,构建自己的社区,更新140个字以内的文字信息,便于即时分享。2006年,美国Twitter网站开设了微博客服务,迅速在全球流行起来,然而网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并未引入中国。2007年,中国本土化微博产品(饭否、做啥、嘀咕、叽歪、腾讯滔滔等)作为Twitter的替代品与模仿品出现。2009年7月,中国著名门户网站开设了“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了我国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渐渐被我国主流人群所应用。2010年被视为中国微博元年,截至2014年,我国微博账号总量已经突破13亿。美国《今日美国》指出“微博是地球的脉搏”,其在信息传播方面表现出了无法替代的功能。大多数媒体机构均是在微博上或传播最新信息,微博用户也能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浏览到新闻和信息,微博不仅是沟通的方式,更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深刻影响了新闻的传播。

二、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利

(1)增加新闻信息采集渠道。传统的新闻采集渠道普遍都是记者亲眼所见或采访他人的,然后对所获取的新闻材料进行合理编辑,最终成为了一则新闻。然而,微博的应用,使得新闻采集渠道进一步扩大。记者并不是新闻事件获取的唯一人员,微博用户只要亲眼见到了一个新闻事件,便能够使用微博将这一新闻消息出去,供其他用户浏览、分享。由于微博拥有独有的分享作用,用户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到新闻信息,同时新闻信息的获取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换言之,每一个用户亲眼所见就像记者一样,将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到互联网上,使得社会大众了解新闻事件。另外,微博不仅成为了而新闻、扩大新闻来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了大多数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事件的主要来源。目前,很多新闻事件都是从微博中出来的,微博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首要选择。微博成为了人们日常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平台,用户在微博中能够了解到各种新闻信息,同时,广大用户也能够对新闻信息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微博的便捷性促使用户能够随意转播新闻,这便成为了主要的新闻源头,同时为记者提供了很多新闻线索。

(2)促进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是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报纸难以像互联网向受众传播的信息那样,附有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相比于以时间为轴线进行传播新闻消息的电视,微博平台自由性更加显著,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微博报道新闻的及时性、简洁性及消息分享的便捷性,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方式。虽然微博限制了字数,然而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微博可以在报道过程中采用多条微博,增加了新闻内容的层次感,思路清晰,内容更加完整。

(二)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弊

在微博逐步渗透至我们生活、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认知到其存在的劣势,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微博推动新闻传播创新与改革的同时,也应该高度重视起引起的不良影响。

(1)传播内容缺乏深度性。微博要求每一条微博信息字数不得超过140个字,这有助于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细节、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或感受,以及发表浅显简单的内容。然而微博这一“碎片化”特征,使得人们难以像传统阅读那么全神贯注进行深入分析思考。由于微博拥有众多用户,微博信息均是以分秒更新的。这么快的更新速度,使得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刷”微博阶段,难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导致的结果是人们无法深入关注焦点事件,注意力极易被转移。由于微博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促使人们常常转变自己的关注力,对一些事件只是处于了解阶段,并未进行深入思考。微博的广泛应用虽然使得人们能够轻松、便捷地获取并分享信息,然而,同时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模式。

(2)报道内容缺乏专业。微博严格的字数限制虽然能够清楚、简单地表达出用户对于新闻信息的想法与体会。然而,基于140字的限制,用户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并未进行深层次的评价与研究,这样,人们看到的新闻信息仅仅只是表面,对于新闻事件背后的东西一无所知。另外,大多数用户只是对微博新闻信息进行盲目地转发,并未基于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缺乏原创性。所以,微博碎片化信息无法真实地、全面地表达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人们对于新闻事件追究的深度和广度只能成为泡影。微博字数的限制使得新闻信息缺乏专业性,微博风险新闻信息的用户无法像记者那样进行全方位、深入报道。网络时代背景下,微博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并深刻影响了新闻传播领域。不管是增加新闻信息采集渠道,还是促进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微博具有的影响力显而易见。尽管当前依然存在传播内容缺乏深度性、报道内容缺乏专业性等缺陷,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深刻影响了新闻传播,并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体。

作者:谭臻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第二篇:微博微信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运用

一、电视新闻传播与微博微信新闻传播的比较

(1)传播渠道。微博微信没有固定源与接收源,传播者与接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人都可以发信息,把自己发现的新事物通过微博微信进行,快速且全面地告诉更多的人,形成了个人形式的媒体,信息接受者将信息直接进行转发,或赋予自己的见解后进行转发,则成为匿名的传播者;而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电视台是传播者,观众是信息接受者。因此,从传播渠道上来看,电视新闻的信息接受者不会成为相同渠道的新闻传播者,电视新闻的传播者只有电视台。(2)受众。微博微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它们满足了用户进行自我表达与记录、随时随地分享的需求,具有广大的受众;而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由于其电视台频道数量、播出时间以及新闻内容的限制,造成受众不能进行良好的自主选择,这一弊端,造成电视受众出现被分流现象。(3)传播的速度与内容。微信微博的内容摆脱了传统媒体方式下对主观表达的限制,人们反映的信息内容日益多元化,新闻报道尤其是突发事件的传播,微信微博具有快捷、高时效性特点,事件亲历者、旁观者都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有图有真相”思维信息;而电视新闻则受播出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人感兴趣的所有事件进行全面报道。就其传播速度来看,由于电视新闻需要经历素材收集到整理再到播出的复杂过程,其信息传播速度无法与微博微信相比。

二、微博微信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用户想要进行信息,只需要拥有微博微信账号即可进行,可以说每个人都能是新闻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微博微信的新闻时效性与人们的生活现状相适应,人们对新闻的获取将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微博微信有效解决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下不便捷的问题,其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闻素材收集。一是电视台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实时跟进相关新闻爆料,抓住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再将其进行深度延展。二是新闻记者、编辑通过个人微博、微信,在众多好友中培养一些新闻“线人”,进行新闻线索收集。同时,电视新闻在播出过程中,可以利用口头播报配合视频或图片、字母等形式即时播出经核实且有价值的微博微信消息。

(2)实时互动。一是电视新闻可以结合微博微信进行报道方式的创新,形成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例如,可以在电视新闻栏目中开辟相应的微博微信版块,将网友对一些热点话题的点评进行整合,再采用主持人说、评新闻的方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出;还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开设新闻话题,邀请受众积极参与、评论、转发,进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受众参与度。二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充分结合微博微信的时效性特征,以“短消息+相关新闻链接”、“标题+相关新闻链接”的方式,让观众先睹为快,之后再进行详细的电视报道。

三、微博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获取突发事件消息的第一人是事发现场人员。微博出现后,使得新闻报告的门槛降低,它提供了多样的渠道、便捷的信息机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和新闻。同时,网友还通过微博将电视新闻进行扩散,提高了电视新闻的覆盖面。我国近几年常发生突发事件,电视新闻媒体在去现场的途中时,微博就已经爆出第一手消息,电视新闻通常是先转发微博的新闻,其次再进行跟踪报道。在《新闻大视野》中,有一条新闻拍摄到了几分钟列车追尾的片段,媒体就利用微博上与此事件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进行了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并以此对观众产生了吸引力。电视新闻通过转发、报道微博新闻,还可以提高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关注度。目前,微博的应用相当的普及,它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不仅是新闻的转发报道,很大程度上还会引发社会性新闻事件。

四、微信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微信这一社交信息平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正向着资讯平台的方向发展,其对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使得电视新闻的内容质量大大提升,并有效扩宽了新闻的辐射广度。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芦山地震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报道中就利用了微信平台对信息进行了及时推送。微信的通信费用是按照流量计算的,费用较少;而过去电视新闻如果想要进行互动就必须拨打电话或发短信,费用较高。微信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利用则是大大优化了观众互动环节,同时,微信作为一种声音载体的信息传播平台,微信可以对当事人的声音进行录音,提高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五、微博微信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相应弊端

(1)虚假信息传播。微博微信传播速度快、简单以及快捷特点,也为虚假信息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因为信息的传播没有受到身份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意进行消息的,这其中就包括网络黑客的虚假信息,很大程度上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对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有部分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不实言论,进行人身攻击,损坏他人名誉。

(2)新闻信息碎片化。当前微博和微信在消息的发送上都有字数限制的设置,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事件无法进行全面的,而新闻接收者也不能对整体新闻事件有一个明确且全面的掌握,使得新闻信息碎片化现象出现,给人们对新闻信息的判断造成极大的影响。再加上人们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这种信息碎片化现象极易造成解读错误,进而出现人们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偏差,最终导致新闻的失真。

六、结束语

传统的电视新闻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对自身节目、栏目的宣传与推广。目前,时展中产生的新兴媒体——微博微信已经展现出强大有效的传播能力。电视新闻传播应该充分结合微博微信来提高时效性与受众面,推动自身相关栏目的推广,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该充分重视微博微信的相关弊端,加大信息审查,避免出现跟风性的不实新闻报道现象,构建电视新闻良好的社会形象。

作者:于澍 单位:三亚广播电视台

第三篇: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

一、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

(1)微博庞大的用户群体开拓了新闻的来源。

在现代社会,人们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使得微博的传播形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使微博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以这些用户群体作为支撑,新闻的来源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很多微博使用者都有随手拍新闻,随手和随手上传新闻的习惯,这使得原来的由记者和编辑新闻的模式逐渐转变成由广大微博用户新闻。这种新闻模式有效地拓展了新闻的来源,使得微博的每一个用户都能够成为新闻主体,能够实时播报各种新闻。这样,就能够充分地解放记者和编辑,同时增多其新闻来源渠道,弥补其新闻时材料不足的状况。

(2)微博新闻能够加速新闻的传播速度。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中,新闻只能够通过定时播送的电视新闻传播、通过间隔时间较长的报纸传播以及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等,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新闻内容落后于新闻事件本身,人们难以及时地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现状。同时,口耳相传的新闻传播模式容易造成讹传以及由于难以得到最新消息而产生谣言等,非常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而在微博为主要传播手段的微博新闻传播过程中,人们可以将新闻内容并相关证明材料一同地随时转发,这样,新闻真相就能够迅速地扩散。而一旦新闻事件发展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微博的形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报道,这样,新闻就能够获得同步更新和及时扩散,提升了新闻的传播速度,避免了谣言的滋生。

(3)微博新闻丰富的传播形式使其能够得到人们广泛地认可。

在微博中,人们可以通过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形式来进行新闻传播,大大地丰富了新闻的传播形式。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阅读大段新闻的耐心也减少,因此,微博多样化的传播形式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在微博新闻中,文字的阐释性作用使得人们在阅读新闻过程中能够对新闻的背景知识等产生深入的思考,图片的现实复刻作用则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图片来窥探新闻真相,视频的观赏性则能够减轻人们的阅读负担,使人们能够轻松地观看新闻。而这些新闻传播方式在微博新闻中并不仅仅单独呈现,还能够结合起来作为新闻内容的支撑,使得新闻更加的丰富和多样,使新闻能够得到人们更加广泛地认可。

(4)微博新闻的互动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了解新闻的内容。

微博新闻的互动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方式的重要特征,使得微博成为人们抒发新闻意见的重要阵地。在微博新闻中,人们可以就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发生的背景、新闻事件中各方的反应以及新闻发生的原因等展开讨论和互动。这样,人们就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来对新闻事实进行理性的认识和剖析,就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新闻事实真相,这样,能够避免人们由于对新闻的认知不客观和对新闻真相的掌握不全面而带来的偏激状况,有助于理性的社会舆论的产生。同时,在微博互动中还能够推动对新闻事件中不作为主体的调查,形式舆论监督,为公民社会的诞生培养新的传统。

二、微博应用于闻传播的意义

(1)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中,广大人民群众只是新闻事件的受众,他们只是单纯地接受新闻内容和传播新闻内容,而在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之后,广大人民群众都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体,他们将身边发生的新闻上传至网络之上,并且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随手转发,促进其二次传播等,这样,人民群众就充分地参与到了新闻事件之中,从新闻事件的受众变成了参与者。人民群众角色的这一转变既有效地拓展了新闻的来源,同时还能够使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增强,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新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

(2)有利于新闻资源获取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中,人们获取资源的途径是通过观看包含各种新闻内容的电视和报纸,而由于电视和报纸等面向的是全体受众。因此,内容包含范围较广,针对性不强。这使得很多读者观看电视或者阅读了报纸之后觉得没有观看过多少感兴趣的内容,因而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而在微博新闻中,人们可以对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进行定制,这样,就能够在浩瀚的新闻海洋中迅速地提取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而微博新闻的推送功能则使得人们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得到提醒,从而最迅速地阅读到相应的新闻内容,提高新闻资源的提取效率,避免时间的浪费。

(3)有利于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

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新闻为了适应现代人们的需要而衍生出来的新的形式,是为了避免新闻遭到人们的冷遇而产生的。创新之后的新闻传播形式使得人们能够作为主体来新闻、作为媒介来转发新闻、作为评论者来评论新闻等,这样,新闻传播形式就因为有了人们参与而改变了其存在的意义——由向人们传播内容变为了人们之间的新闻内容共享。在这种新闻共享的方式之中,人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新闻传播给自身带来的乐趣,同时能够通过各种形式来为新闻内容背书,使得其他人能够从更多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内容。

(4)有利于理性社会氛围的形成。

理性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也是微博新闻存在的一项重大的意义。在传统的社会新闻中,新闻报道主体较为单一,新闻报道的参与人员相对较少,专业知识水平也相对较低,这就使得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容易因为对新闻事实报道不客观、不全面以及专业知识较少等而造成的新闻报道有失偏颇的现象。同时,新闻更新速度较慢,人们难以及时获得新闻发展的最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很容易对新闻的漏洞产生怀疑,同时也很容易被一些别用心者利用,进而促进谣言的产生,这容易在整个社会形成激进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在微博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专业记者、新闻当事者以及相关方面的专家等都能够参与到新闻事件当中,这样,就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的全面、客观和科学,有利于人民群众全面地了解真相。而微博新闻的互动性功能则使得人们可以在互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言论,与他人进行讨论等,这样,人们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弥补自己的疏漏,从而形成较为理性的认识,这样,就能够减少偏激观念的形成,在整个社会形成较为理性的社会氛围,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

三、结语

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之后,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使得新闻传播的优势更加突出,使得人们对于新闻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以及认同程度更强。因此,我们在微博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主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微博新闻的科学发展,对微博新闻进行引导和制定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最终促进微博新闻科学和有序发展,促进微博新闻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人民群众越来越广泛地认可。

作者:李波 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