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传播学思考

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的传播学思考

摘要: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美食类纪录片也开始分化出微纪录片的新形式。本文以《早餐中国》为例,分析其在微时长、微叙事、微情感三个方面的传播特点,且从《早餐中国》的视角看出小切入点也能够引发广泛共鸣。同时,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未来的发展中,美食类微纪录片应在传承的同时注重创新,提升作品的传播度和审美力,在新时代创造出更有新意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早餐中国》;微纪录片;微视角

我国美食类纪录片从《千秋川菜》到《舌尖上的中国》,经历了由复杂叙事到通俗易懂的演变,美食纪录片的制作也逐步将地域特色及风土人情融入其中。《早餐中国》是2019年4月起播出的一档美食类微纪录片,《早餐中国》以微小的视角切入主题,从街边小巷发现美食,并通过平民化视角传递每一种平民美食背后的小人物故事。截至2020年11月27日,《早餐中国3》完结,豆瓣评分已经高达9.1分,三季播放量已高达8.5亿次,实现了微纪录片的现象级传播。

1《早餐中国》的微视角

根据CNNIC第47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较2020年3月增长7633万,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1]。近年来,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优化商业模式,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优质短视频内容产出,提升短视频内容占比,增加用户黏性。《早餐中国》在海峡卫视与腾讯视频平台联合播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收视习惯;台网融合也使得《早餐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热潮,拓展了短视频的发展空间。

1.1微时长:短视频形式符合受众习惯

短视频传播具有移动化、碎片化特点,是新媒体时代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形态。微纪录片的产生以传统纪录片的底蕴为根基,并一改传统纪录片的创作形式,在艺术性中融入娱乐化、综艺化元素,更加贴合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也给纪录片爱好者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2]。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受众的观看习惯也开始从“大屏”逐渐转向“小屏”。在这样的背景下,《早餐中国》出现了。《早餐中国》每集只有简短的五分钟,在这五分钟内汇聚了食客百态、美食制作过程以及制作美食的老板的小家故事。《早餐中国》不像《舌尖上的中国》那样对美食追根溯源地进行探究,而是换了一种更简洁的拍摄和剪辑方式,将短小精悍做到了极致。美国社会学家卡兹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基于个人特定的需求来接触和使用媒介,进而在这种使用中得到满足。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被认为是有意识、有特定动机的。这种微时长符合受众碎片化观影的需求,满足了受众可以在灵活空间利用细碎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进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2微叙事:精炼的镜头语言突出表达重点

传统的美食纪录片往往将一种美食的来历、更迭以及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娓娓道来,在叙事上显得有些冗长。而《早餐中国》采取散点化叙事,达到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例如,《早餐中国3》第19集的煎盘粿中,先是主人公吴彩碧简单介绍名称的由来,接着通过食客的称赞从侧面体现粿的美味。然后主人公开始叙述煎盘粿的制作步骤,在叙述过程中夹杂着“粿”的家族传承。到了采访家庭故事时,儿子陈藤达讲述了自爸爸去世后自己承担家里责任的成长,结尾的单曲循环也呼应着主题,片尾还拍摄了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画面,使得片子更加圆满。这种突出重点的微叙事也使得受众能够在短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早餐中国》立足平凡的人、食、情,通过平视的拍摄手法讲述微小的生活轶事与哲理。通过街边小巷的“无名美食”以小见大,一改传统美食类纪录片的解说方式,采用小文本的叙事方法,在呈现美食镜头的同时将早餐的故事娓娓道来。镜头聚焦于当地人所说的方言和生活习惯,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温暖的小城氛围,并且通过刻画食物的制作过程,彰显各地的匠人匠心,表现出手艺人对中华美食文化瑰宝的一种坚持与传承。

1.3微情感:小人物的故事引发集体共鸣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早餐中国》选取的并不是高贵华丽的美食,而是平凡的街边早餐,通过讲述每个普通人在人生中都会经历的挫败、辛酸、幸福与满足,传递细微却强大的情感,引起观看节目受众的集体共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提出过共情的概念,指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的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省的一种能力。《早餐中国》通过人世间平凡却真挚的情感刻画将观众内心的那份共情调动起来。例如,在第三季的《刀削面》一集中,老板娘云淡风轻地谈起早年与爱人创业却屡屡失败的过程,明媚的笑容打动了观众,传递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伊府面》一集中,两位阿姨浓浓的友情与师徒情也散发着真挚情感的美好;《鸭子粉》一集中老板夫妇面对镜头表达了为了生计而忽略孩子的愧疚,那份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也打动了屏幕前的父母们,引起情感的共振。《早餐中国》通过美食背后的小家故事,诉说着人间百态,正是这份朴实真切的情感,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增强对节目价值观的认同。片子的开头与结尾拍摄的也是真实的小巷生活图景,记载着芸芸众生平凡但闪光的生活,这也使得观众更能代入自身,实现一种情感上的“在场”,正如美国学者柯林斯所说,社会互动的动力机制是互动仪式链,该理论认为,“互动仪式”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形成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在快节奏的时代,这种温暖情感的表达深深打动每个观看节目的人,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2《早餐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尽管《早餐中国》已经播出三季,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其在美食类微纪录片领域的发展与传播。

2.1商业化明显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行为,是实现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媒介通过对消费符号的渲染加深受众对商品的选购消费。《早餐中国》节目通过打造具有象征意义的“早餐符号”培养受众的消费习惯。每期故事的片尾都会拍摄当地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标建筑及普通百姓的日常,搭配主人公推荐的经典老歌,看似是一种怀旧氛围的烘托与渲染,实质与片子传递的内容不一致,显得有些突兀。《早餐中国》在每集的片尾都会用图标标出商家的具体位置,起到为商家宣传的作用。这一系列都是商业化产品的程序化操作,体现出美食类微纪录片为追求点击量与播放量而生搬固定模式的行为,削减了纪录片本应有的真实属性与传递特定理念的价值属性。节目制作的初衷是通过早餐来传递蕴含在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与历史文化传承,引起受众共鸣,而过多的商业化要素使得节目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消解了纪录片的专业性与严肃感。

2.2叙事手法模式化

《早餐中国》三季的每集时长均为10分钟以内,三季的叙事策略皆以早餐店的景别、环境、样式开头,先整体地介绍,接着拍摄美食近景。第二段以早餐的具体制作过程展开,以食材选取、制作流程、独家秘方为切入点,接着通过食客的描述侧面衬托早餐的美味与闻名。第三段则开始对老板一家进行采访,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讲述早餐背后的人生哲理。最后以怀旧音乐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的场景结束。三季节目都遵循这样的拍摄和叙事手法,略失新意,削减了观众对新一期节目的期待值。同类型纪录片的泛滥也会导致内容同质化的加剧,制作方急于在短时间内推出类似的爆火产品,便会不加仔细思考地制作同样内容的“快餐美食节目”,这样势必导致美食类纪录片品质的下降。

2.3审美浮于表面

纪录片是兼具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表现手段,纪录片传承的内容符合人类美好未来的发展方向,彰显出人性的美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早餐中国》着重于表现平凡生活的朴实与温馨,但是有几集的呈现有些过于“接地气”,选取的早餐与拍摄环境毫无美感可言,节目互动弹幕中也有观众发表负面的评论。《早餐中国》在5分钟的记录中切割性明显,穿插了许多自说自话的画外音,使得美食画面成为文字语言与动画的附属。短视频的浅层议题导致微纪录片对美食以及故事的呈现只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高级审美的层面。纪录片的制作方不应躲避高级审美的表达,时间的长短并不是限制纪录片传递真善美的因素,纪实对象背后的人文美、自然美和社会美才是纪录片真正应该追求的审美价值,纪录片的核心在于关注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只有注重人的主体意识才能够打造出不被时代淘汰的艺术作品。

3《早餐中国》的发展建议

针对《早餐中国》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美食类微纪录片由于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美食类微纪录片要注重纪录片的真实性、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叙事内容以及挖掘作品背后的审美价值。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打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核的纪录片作品,是值得思考与反思的。

3.1追求真实纪实,避免商业泛滥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3]。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尽管是贴近老百姓的美食题材,也要考虑纪录片的专业性,要避免因商业要素过多而导致的混淆主题、偏离主旨。美食类微纪录片的初衷是展现美食的多样性与地域性,重点应在美食上,商业化的元素过多会使纪录片失去应有的严肃特征。纪录片作为承担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承使命的媒体形式,要在抚平受众心绪,传递正确价值。美食类微纪录片不应成为商业的附庸,而应该在纪录中不断传播美食背后的人文价值与历史底蕴。制作方可以适当延长制作周期,因为真正优秀的作品要经得起打磨与考验,而不是为了抢占热点与先机选取一些并不合适的主旨,或为了商业利益一味地进行推荐。

3.2结合技术创新,丰富叙事内容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单纯是内容的承载,更是纪录片价值的体现,同类型美食类微纪录片在叙事上的相似度极高,容易失去新意与内涵。“内容为王”虽说是新媒体行业的准则,在美食类纪录片的内容制作上同样适用,同质化必然会导致美食纪录片品牌的落后。纪录片与新技术结合在一起,也可以使叙事内容更加丰富,例如,美食类节目《风味人间》就利用超微观摄影和显微拍摄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了拍摄,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5G、AI等技术同样可以与美食类微纪录片相结合,为受众带来更完美的视听体验。纪录片制作人也应该不断在叙事上进行创新,例如,可以拍摄一类美食在当地不同店铺的不同做法,通过对比衬托这类美食的远近闻名;也可以探索寻常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意蕴,让美食纪录片的意义上升一个高度[4]。

3.3挖掘审美价值,提高作品艺术性

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再现,是创作者对生活美的发现与诗意表达。《早餐中国》反映了美食背后的人情世故、人生百态,触发受众的情感共鸣,这也体现了受众更青睐这种细微之处的情感美。一定程度上来说,优秀的纪录片也承担着美育的重要作用。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创作纪录片作品不是为了迎合受众,应致力于创作审美价值更高的作品来培养受众的审美素养,可以通过挖掘地域背后的历史故事来增添美食的内涵和底蕴;或者可以在配乐与美食呈现方式上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整体性审美。中国人骨子里镌刻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果美食类纪录片的创作中加入了传统文化因素,势必会使受众在观看喜爱的节目的同时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微纪录片应努力挖掘更多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元素,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内涵,不但要创作好看的纪录片,更要创作耐看、值得看的纪录片,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广大受众的审美素养,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饮食文化与家族情怀[5]。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2-03.)[2021-04-26].

[2]刘彦玲.浅析短视频时代下微纪录片的创作发展[J].视听,2021(1):67-68.

[3]范文德.真实与建构:纪录片传播理论探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16.

[4]薛羽佳.“后舌尖”时代新媒体纪录片的真实性考量:以《早餐中国》为例对纪录影像泛滥的反思[J].新闻传播,2020(14):17-18.

[5]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1-12.

作者:王雯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