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提升纠正防范措施实效的策略

提升纠正防范措施实效的策略

本文作者:王燕作者单位: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中的主要问题

(1)原因分析表面化、不到位。主要表现是分析原因时靠想象,没有分析到根源。具体讲,一般将管理方面的原因归为管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工作疏忽等;将实物质量方面的原因归为质量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强、工艺执行不到位、自检互检不到位等。例如,对“环形件磁粉探伤机穿棒极板锈蚀”这个问题,把原因分析为“管理不到位”就太表面化,没有分析到根源。(2)措施空洞、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经常是一些口号,如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责任心、强化工艺纪律检查、加强培训、加强自检互检等。仍以上述问题为例,若制定的纠正措施为“定期对探伤机穿棒极板进行检查”,可操作性就太差了。定期是多长时间、检查什么、如何检查、检查的标准是什么,在纠正措施中都没有明确。(3)措施执行不到位。如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责任不明确、传达不到位、跟踪落实不及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便不可能执行到位,不可能实现措施的有效性。(4)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重复发生。由于措施不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造成问题不断出现、措施不断提出,而许多问题又是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亦或是连带问题。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主要表现是,有些人麻木对待本岗位或本部门因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问题,认为发生一些问题很正常、不可避免、很难解决,即使能解决也需要较大投入,得不偿失,缺乏改进的意识。

2领导不够重视、质量管理表面化

有些领导认为质量工作是质量部门或质量管理人员的事情,缺乏领导意识、全员意识。出现问题时,将问题交给职能人员处理,就不再过问;分析问题时,不能够从系统保证手段方面找原因,而是一味地将责任推给操作者,简单处理。

3制定措施的人员经验不足

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确认和分析,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客观地分析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但现在有些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经验有限,不能利用科学的方法找出问题的根源。此外,在制定措施时,缺少认真、科学、求实的态度,只是靠想象,闭门造车。

4操作者未参与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

发生问题的现场如何、制定的措施是否有效,操作者最有发言权。但目前在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时,操作者往往置身事外,只有某个或少数几个“局外”人参与,没有让责任者或操作者真正参与进来,造成原因找不准,措施可操作性差。

5措施归口管理部门和配合部门职能发挥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协调能力不够,跟踪、检查和考核工作未落到实处;配合部门应付工作,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当作额外负担。

提高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有效性的做法

1正确认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变失控为受控,是被动的改进。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不应该是就事论事地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处理,而应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可能涉及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活动。目前,活动中发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属于质量控制阶段范畴,此时制定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都是被动的,不容易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首先要规范地做好每项工作,这样问题减少了,才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实施主动性、“突破性”改进。

2恰当选择采取措施的时机

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投入多少应与问题的大小、风险的高低相适应。也就是说,要用最佳成本获得最佳成效,且不是对每次发生的不合格都采取纠正措施,应定期分析不合格的类型,以发现系统性问题或趋势性问题,以及过程改进的重点,从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3明确职责

实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要明确归口管理单位、配合单位和实施单位及其相应的职责。归口管理单位应制定有关程序、管理制度和办法,综合把握重点与方向,牵头组织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实施、协调、检查和验证;配合部门要立足本职,做好配合工作;实施部门要按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应措施,保持和强化实施的效果。

4操作人员参与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

操作者参与问题分析,更能有效把握造成问题的真相,使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操作人员真正理解了遵守什么、为什么要遵守,并在一定程度的指引与训练下,才可避免出现措施不理解、执行不到位情况的发生。

5原因分析到位

原因分析是否到位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原因分析到位,一要做好常用问题分析工具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灵活掌握和运用;二要充分应用相关分析工具和方法,密切结合现场实际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不能应付原因分析过程,更不能在制定措施过程中附带进行原因分析;三要找出主导因素,且主导因素要具体并可采取针对措施,只有找出了主导因素,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仍以“环形件磁粉探伤机穿棒极板锈蚀”问题为例,简单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发生频率如何;②有没有人对设备锈蚀负责,即责任是否明确;③有没有设备管理制度、点检的方法和维修的方法;④为什么没有按照制度执行,制度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可行、标准是否明确等。

6措施具体并可实施

重点针对主导因素制定措施,也要考虑次要因素,以便取得更好的总体效果。措施要具体并可实施,应包含什么时间和地点、采取什么方法、由谁完成及完成的程度,保证措施的跟踪验证及有效性评估等。措施不具体就无从下手,不可实施无疑是纸上谈兵,如果措施中加大技术措施和硬件的分量,效果会更好。对于“环形件磁粉探伤机穿棒极板锈蚀”这个问题,针对“点检制度要求不明确”这个原因,应回答的问题包括:谁、多长时间、点检什么、如何点检、点检的标准是什么、不符合标准时如何做,这样,制定的纠正措施就具体并可实施。

7执行控制措施、确保落实到位

在控制措施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执行计划要求和进度,必要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二是明确职责并落实到位;三是实施部门和归口部门要切实督促检查;四是进行必要的考核;五是进行效果验证,在明确验证项目和人员的基础上,从现场入手进行评估、确认。

8对有效措施予以标准化

在对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后,对有效的措施再次确认5W1H的内容,即What(为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哪里),When(何时做),How(如何做),将措施标准化并实施教育培训,确保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