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论探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论探究

【摘要】马克思的批判是从哲学出发的,马克思早期批判自我意识领域中,马克思关注是存在问题以及我们是如何理解存在的问题的,马克思所讲的存在指的是感性的存在,而哲学里讲的存在是非感性、超感性的,是感性以外的东西。国内的一般研究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不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不是对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变从根本上是从存在论的根本和基础之上发生发展的。

【关键词】存在论;马克思;感性

1.超越存在者的存在

我们所讲的存在一般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的存在,另一种超感性的存在,我们把存在所区分开来的意义在于,我们人的感性思维以超感性事物作为根据。没有超感性的事物就没有感性的思维。这就是说,经验要以非经验的事物作为前提才可以成为经验。这一点我们过去很少涉及,我们现在用现象学作为一个例子,现象学里的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感性的的看,一种是超感性的看。胡塞尔曾经比喻过,我们看的就是一张白纸,白纸里面没有任何事物,白纸里的事物就不在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事物。白纸里就包括了我们通过灵魂的演变所能看到的东西。于是现象学就强调我们平时的意识里有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存在着,而这种超越性指的是超出存在者以外的东西。我们对于存在者的存在都有一种领会,我们才能够成为存在者。如果仅仅局限于存在者本身,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的认识到存在者,当我们去谈论存在者,去认识存在者的时候,这个时候必须以对存在者的领会作为前提,因此哲学的存在论就涉及到人的本性的问题。我们不能离开超感性的东西而去谈论纯粹感性的东西,因为一般上我们讲纯粹感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黑格尔讲存在就是被感知。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知觉所组织起来的,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去谈论实体,不去谈论本体。其实黑格尔的这些论断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柏拉图曾经批判过这个问题,柏拉图讲经验主义强调感觉,说我们只有感觉,没有理念。但是当我们谈及感觉的时候,我们必须有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感觉。因此当我们说出具体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有存在的理念作为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从哲学上来讲不能仅仅谈论存在者,就比如我们仅仅谈论经验一样。经验要成为经验之前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康德讲的先验自我意识谈论是我们人类的经验是如何可能的,人类的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因此这些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形而上学的存在论作为前提。而形而上学的存在论的本质是唯心主义的,唯心不是我们通常所论述的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唯心主义是对人的存在论领悟必然的表现,我们讲的存在者的存在只能通过观念来把握,通过人的思想来把握,这是唯心主义的根据。唯心主义根据存在者的存在不是我们通过感觉经验所能通达的,必须超出对存在者的经验以外,通过纯粹观念性的东西我们才能够通达存在者。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里有对唯心主义的论述,唯心主义蕴含的真理是我们对于存在观念是存在于我们思想意识里面的东西,而存在者存在于我们人之外。在我们人之外有各种各样的存在者,但是存在者的存在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它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意识里面。因此唯心主义有其的必然性,有其所认为的真理性。

2.唯物主义语境中存在者

而唯物主义主张世界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存在者,这些存在者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这些实实在在的存在者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所能意识到的。然后这样一个个的存在者成为客观的实际的存在之后,以这样一种认识的方式,是通过我们思想所达到的,而不是唯物主义的反映。客观存在不是桌子椅子的属性,从何反映而来,桌子是客观存在,并不是说譬如桌子的材质我们可以看见,它不是通过反映,而是通过我们人的先天的经验,所以我们常对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很模糊。当马克思把意识领域的存在改换成感性的存在之后,经过这样的一种撤换,我们所讲的哲学的超越性就在某种程度上消失了。因此一些近现代的哲学家讲马克思主义缺乏超越性。这就好像我们生活里面都有个人的理想,理想是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它不满足于现实,但是我们讲的是人的本性,是人形而上学的本性,人形而上学的本性是一种超越性的东西,而它超越性本性便来源于存在论的差异问题,这一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黑格尔以后对传统哲学批判最激烈的就是马克思,马克思所批判的根据是存在是否具有可能性。用感性存在去取代超感性存在。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把它说成是断裂式的,这是说马克思哲学诞生使之前的哲学都变的可以动摇。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在哲学历史上首次把对存在当做存在论的问题容纳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实践哲学家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理性不能很好的解决存在对于存在论的追问,这个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从本质上来讲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在社会存在中历史性的展开、现实的生成和辩证的实现的过程,如果离开社会存在孤立地片面地讨论实践的含义正好是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层次和水平。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味着超感性存在的神话世界的坍塌,这不是说我们以后再也不在需要哲学的思辨,只需要到现实当中进行深入到现实之中进行科学的考察,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传统哲学中产生的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坚持扬弃的态度。传统哲学是自由在自我意识上维度的显现,但是这样的一种显现只能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话语里使用,因为只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这种自由在自我意识上的显现才带有一种形而上学的味道。我们讲到形而上学的时候主要讲的是存在论,就是从存在者向存在的超越,从存在者反向走向存在,这是一个超越性的过程,这不是一个学科。我们现在讲的形而上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古代的存在论的含义,另一个是在近代认识论产生以后,作为理论体系的概念。这两者是不同的。对于自我意识的概念,严格上说是在近代哲学之上产生的,是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人的认识能力不只要认识自然界,要认识人自己的思想意识,直至上帝。就是超出现实世界以外的更高级的存在者,这样一种认识形成了近代的形而上学,因此近代的形而上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认识上帝,认识自由,认识这个世界本身,以及由此产生的学问。

3.实践领域蕴含的存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近代形而上学之后,从本体论的意义,在古代柏拉图那里如果有形而上学的概念的话,它谈论就是存在论、理念论以及逻辑轮。在马克思对自我意识的批判里面,以及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我们要注意对唯心主义自我意识的批判,在唯心主义哲学里面,在自我意识里面,人的自由本性才是第一次得到发现,因此整个哲学就是对人自由的论证,但是这样的一种论证,它不仅仅局限在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不关心真正的实际的感性生活,不关心现实的生活。仅仅在思想里面去实现自我。马克思讲人在现实里面没有自我,是自由的丧失,是异化的产生,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出发,继承了唯心主义中积极的成分,也就是对自由的捍卫,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的不够。马克思讲人是有自我意识的,人的行为不是由必然性所规定的,人的自我意识就是指人的自由。马克思通过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证伊壁鸠鲁思想的意义,而是自我意识哲学在古代的产生,严格的自我意识在在近代才产生的,它是和科学认识的发生有关系的。在古代是没有科学的产生,所以也就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马克思论证自我意识的目的,就是要强调在德国要通过哲学的批判去改变现实,马克思是抱有这样一个实际的目的。这是从先有之见出发的。马克思对哲学批判性的重视,提倡哲学在面对现实的同时要有批判的精神,马克思之所以要强调自我意识的批判性,是因为在黑格尔唯心主义思辨哲学里面,整个世界都被黑格尔用唯心主义进行说明。马克思认为真正的面对现实,就需要打破对黑格尔哲学的束缚,就是要强调哲学的批判性,而忽视哲学的体系性。黑格尔哲学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其方法和体系的问题,马克思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打破黑格尔哲学的垄断和束缚,就要强调自我意识的批判性,黑格尔哲学的问题就在于他的体系。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促使马克思的哲学的哲学走向完成。马克思不满足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进行批判,就是因为之前德国哲学家将所有的东西都纳入到哲学里面,所以当时的马克思的倾向就是要走出哲学以外,用的虽然还是哲学的方法,用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是从哲学出发的,也就是从存在论上,黑格尔的哲学局限于传统的存在论,忽视了感性的现实的存在,这是马克思思想和黑格尔思想出发点的一个区别。马克思哲学与传统的形而上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否定了把存在作为思想意识的先验逻辑的假设,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的生活与存在出发做出了与形而上学完全不同的注释。把人的生存看作是感性,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而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是感性存在的不同方式。人以及世界是通过感性的活动来呈现的。人通过感性的活动把自己展现为感性存在的自然界。感性存在的历史、感性存在的语言。人的这种感性存在的状态,说明人与这个世界存在本身处于一种原初关联的状态。这是一种前哲学的存在状态。因此我们如果说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由感性活动来引导的,是在存在论的根基上造成的一场哲学革命,不如说感性意识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前哲学的一种领会和把握,而感性需要不过是在实现了的感性意识,那么意识这些作为感性活动的形式,就当被理解为人的生存的最根本最原始的展开状态。这种展开不过是不断的丰富着作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人的自然本质的存在过程。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第一版)[M].李幼燕,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11.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四版)[M].陈嘉映,王庆节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6.

[4]刘放桐等.《现代西方哲学》(第一版)(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版)[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01.

[6]吴晓明.卢卡奇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批判—《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黑格尔主义定向[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

[7]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俞吾金.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5.

[9]刘兴章.《感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思想的探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4.13.

作者:杨得雨 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