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体系创新

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体系创新

摘要: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探知党建客观规律,提升党建质量。本文在以往党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激励循环科学的高校党建评价新体系。该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系统完整,评价方法易操作成本低,评价结果客观、应用高效。该评价体系科学性强、激励性高、循环性好,是对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方法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细胞,是党的红色基因遗传的根本保障,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是教育和监管党员的管理者。高校是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支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者和示范者。高校党支部党建责任重大,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高校党支部党建的评价,是考核高校党支部党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评价可以总结成绩、推广经验、发现问题,通过评价可以探索认识党建客观规律,创新党建理论,不断推进党建质量提升。

1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对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有力促进高校党支部党建蓬勃发展,全面提升党在师生员工中的威信和形象,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抗风险力显著增强。各高校通过制定文件、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逐步建立起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首先,已树立党建需要进行科学评价的意识。其次,提高对党建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充分认识到将党建评价与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促进党建工作发展相关联的重要性。第三,各高校已制定党支部党建评价政策、方法、流程、评价指标和结果应用等。

2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的的召开为高校进一步发展党支部党建评价工作吹响了号角。目前。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中仍普遍存在科学性不足、激励性不强、循环性不够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2.1评价的科学性不足

评价是科学,是依据评价学理论建立的评价体系。目前,高校党支部的党建评价更多的是以总结党建工作而建立的经验性评价,评价的科学基础不扎实,将评价学与党建理论结合得不够,评价方法尚未普遍采用信息大数据化和智能化,造成评价成本大而效果有限,即评价的性价比不高。评价指标覆盖党支部党建工作面不够完整,评价指标不够统一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定量化,不利于比较对照。科学的评价应以多维度客观全面的层级评价与党建理论的政治属性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使评价始终保持动态性、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从而确保评价质量不断循环提升。

2.2评价结果的激励性不强

目前,评价的结果可应用性还十分有限,先进经验的推广和示范欠佳,拓展性不足。由于评价不能充分得到所需保障条件,激励作用发挥欠佳。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未显著促进党建工作质量、产生高效可持续的提升。

2.3评价循环性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周期一般为一年(年底集中进行一次)。且多数党支部党建评价仅是二级党组织考核评价的一部分,与党支部任职周期衔接不够,形成不了有效的良性循环评价机制,难以增强评价的力度和效果。

3开展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体系创新研究的意义

党支部党建评价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有效手段,是党支部建设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基层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党支部党建评价的创新将有利于提升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质量、评价效率并以政治模范引领拓展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提高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力和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探索党建评价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为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更多思路、方法和手段,使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质量更高、更强、更快并将逐步改变被动消极应付、沉闷少趣、形式表象、教条僵化、难思进取的党建评价现状,为党建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4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体系研究

4.1研究原则与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以目的为结果。将党建理论与评价学理论有机结合,形成鲜明政治立场的高水平党建评价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党支部党建评价存在的科学性不足、激励性不强、循环性不够等问题。通过提出开放式发展型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和新时代性。

4.2研究内容

以党支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评价学理论与信息大数据化、人工智能化相结合的研究;评价体系的定量化评价与奖励、惩处相结合的激励功能、机制研究,评价的生态效率研究;党支部任职周期与党支部党建评价周期相关结合的周期研究,从而构建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的激励循环科学评价体系,促进党支部党建价评朝着科学规范、积极向优、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从而不断提升党的自我净化能力。

4.3研究方法

以实证分析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使构建的党支部党建评价体系真正从过程到结果都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政治功能性、科学性、生态循环性、激励发展性。

4.4研究结果

4.4.1评价内容及层级

依据被评价单位(党支部)的工作特性将被评价单位分为三类,即教学科研类、管理服务类、学生类。每一类的评价分为二级(基础级、发展级)。基础级评价是以评价党支部日常党建工作为主,每一级下设若干具体指标和分值,即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班子及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廉政与监督、统战、共青团、工会、信息处理与保密、工作条件、经费及待遇保障等。评价反映被评价单位日常党建工作的规范水平。这样的评价相对较为统一,利于对比。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发展级评价是以评价党支部党建特色创新为主。评价反映被评价单位党建的创新和发展水平。发展级的评价是推动党建评价发展的动力,是党建理论创新的源泉。同时,评价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发展级评价是以他评为主,自评为辅。他评是在自评基础上,以可推广普及并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原则,对被评价单位党建的特色与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同时,为自查自评做好指导和督查。一般基础级评价占总评价权重70%-80%为宜,发展级评价占总评价权重20%-30%为宜。

4.4.2评价周期

以往党建评价仅以年度为周期,以他评为主,自评为辅。由于自评、他评内容几乎一样,重复评价现象明显,浪费严重。这样的评价既不科学,又不经济。本文提出将评价周期与党支部任职周期相结合进行基础级和发展级的二级评价。这样既能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实现生态评价,又能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激励性。基础级评价一般一年一次,评价以自查自评为主,抽查他评为辅,归档备案为要。评价完成后,利用信息数据处理方法做好评价信息统计分析和归档备案。发展级评价一般三年一次,即与党支部任职同期同步,评价完成后撰写评价报告和归档。这样的二级评价既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评价,节约大量人财物,又能提升被评价单位的被信任度,充分调动被评价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确保评价质量。

4.4.3评价的激励功能

新的评价体系充分尊重被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将评价的焦点聚集于创新发展之上。在基础级评价中强化被评价单位的评价主体性,在发展级评价中强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重复。评价可以从基础级、发展级、综合三方面奖励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奖励激励机制。让被评价单位在做好基础级党建的基础上,将节省下来的重复评价时间和精力更多更好地用于党建创新发展上。为探索党建及党建评价的客观规律,不断丰富和创新党建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评价在确保评价质量稳定循环提升的同时,又能降低评价运行成本,突出评价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增强党建工作质量。通过评价使评价参与者对评价激发兴趣,内生追求,产生原创。

5结语

本文提出高校党支部党建评价的激励循环科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评价内容系统完整,评价方法经济易操作,评价结果客观、应用性好。解决了目前评价中存在的科学不强、激励性不足、循环性不够等问题,是对党支部党建评价方法的一次有益的创新性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庞宇舟.高校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的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3).

[2]朱亮.高校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之构建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2013(4).

[3]李美旭.论高校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之构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4).

[4]关凤利.关于加强党的文化建设思想探析[J].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2017(4).

作者:张豫江 蔡楚元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