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共2篇)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共2篇)

第一篇 一、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欲望

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其优势。其次,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环节高效使用多媒体手段,更好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一段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在这种猎奇心理的引导下,会积极投入到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研究之中。例如在教学《社戏》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段江浙地区社戏的精彩场景作为导入,营造教学氛围。在课堂信息补充环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与文字描述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教材,这一演示方式在景观类及科技类说明文的课文教学中,效果更为显著。例如教学《凡尔赛宫》时,学生缺乏直观的感知,理解分析效果不佳,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关影视短片的介绍,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另外,在分析一些情感浓厚的章节时,教师也可以采取背景音乐、配乐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有效提高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效率。如在《背影》教学中,情至深处可以播放赞颂父爱的歌曲进行渲染,有效促进学生情感共鸣,强化思想教育成效。

二、运用自主合作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欲望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自主地位,让他们学会学习,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并采取配套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再单向地进行灌输教学,而是开展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新模式,整个教学活动按照目标思考题的引领,给予学生相互合作研究的载体,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如教学《我的母亲》时,笔者专门设计了一组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课文写了母亲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些品行?找出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是中年邹韬奋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爱以及对我的影响?”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层深入地开展学习研究,这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在小组间检查巡视,及时点拨,教师的点拨始终坚持对思维方式、技巧技法的指导,而不再是直接给予答案。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过程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并相互讨论完善,教师在最后环节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学最后环节还可以安排当堂检测,让学生对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形成直观的认识,也便于学生在课后时间拾遗补缺。

三、运用激励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基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按照“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形式进行教学,显然无法适应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状况。对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为学生设置分层目标,结合学生一段时期以来的语文学习成绩、能力发展状况、学习情感态度,将学生分为五个不同的层级,并要求学生对照五个层级的评比标准自行申报语文学习层级。在学生申报的基础上,教师和部分需要调整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基本科学地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学习层级。在初步确定层级之后,按照每月动态调整一次的规则进行科学管理,每个月的月末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评比,按照能力、知识、情感相结合的原则量化积分,凡是进步明显的要给予升级,退步明显的要给予降级,通过这样的动态管理模式,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竞争欲望,能者上庸者下,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整个语文教学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氛围。另外,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笔者还兼顾了对学困生群体的心理疏导,多表扬鼓励,发掘他们在学习或是其他方面上的闪光点,以激励性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四、运用结对帮扶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学困生群体是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群体,有些学生基础薄弱、能力不足,也有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情感上具有抵触情绪,这样的学生群体如不加以及时转化,必将影响语文整体教学成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强化对学困生的思想转化,不仅要运用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心理,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分析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帮助他们拟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补救方案,让他们看到学习的难度在逐步变小,逐步消除对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恐惧心理,慢慢融入语文学习活动中。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要求语文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组成帮扶对子,这样的帮扶对子放在每一个合作小组之中进行,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能够将小组的功能全面地发挥出来。在这样的帮扶活动中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兼顾学生的思想转化,让学困生能够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提升奠定良好基础。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充分发掘教学中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金月琴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学

第二篇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生处于心理的叛逆期,容易出现各种叛逆情绪。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师生之间的交流陷入尴尬,甚至不利的局面。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那么情感教育将成为空谈。所谓,作为老师,一定要意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真诚去感染学生,并且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多去倾听他们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悟到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发生了偏差,作为老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帮助他们获取正确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其次,设计良好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自己去感悟情感

记得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足以见得,情感对于文学的重要性。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能够让学生从一种“要我学”的状态中走出了,以“我要学”的积极态度去面对语文学习。其实,就语文教材而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学生学习作品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抓住教材本身的情感特定,通过导语,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段导语带入大家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同学们,在今天课文的学习之前,我先来问你们几个问题?首先,在你们心目中爸爸是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呢?”通过学生的回答使他们将自己父亲这一角色带进课堂的学习中去。接着继续问他们“那么,谁能帮我描述一下自己和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呢”,这一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父亲日常生活的点滴,为下文叙述朱自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做好铺垫。然后肯顺利的引出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的,每个人的父亲是都平凡的,但都很伟大,今天我要带大家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和我们每个人的爸爸一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父亲》。”这样,通过导语的设置,以及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便足以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的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当时内心活动的复杂,从而方便语文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利用作者文中朴实的文字和真实的情感的渲染,学生对于自己的父亲的情感也会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更加的尊重和孝顺自己的父母。

再次,通过诵读,来体会情感

朗读不仅能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交往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情感的融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能够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朗诵,也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好的融入对于书本的学习中。特别是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朗诵一些优秀的诗篇,对于中学生情感的陶冶、精神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必须注重朗诵。因为充满激情的阅读,能够让诗词在学生的脑海里有情有景,方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最后,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脱离了情感的文字是非常乏味,同样也是苍白无力的。所以说,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凭借教材中的文字,学生才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样,学生只有学会运用语言,也才能够最终让自己的情感在语言的天地里面得以抒发。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除了让学生去感受语文教材中的作者的情感之外,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去寻找语言和情感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情动”而“辞发”,学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艳遇训练和情感体验的完美结合。总之,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艺术情操的一个陶冶过程。只有在学习中真正的重视去培养健全完善的情感,才能够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作者:郑明欢单位:福建省尤溪县梅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