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感婚姻

情感婚姻

情感婚姻

情感婚姻范文第1篇

王凤,认识你的时候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母亲生病,朋友背叛,事业受挫,是你不顾家人的反对用温柔和善良拯救了我。

成为丈夫的我甘心情愿把婚姻中所有的“好”都给你。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你要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手段,在我们的婚姻中充当起债权人的角色,时刻提醒我要背负起令人窒息的感情债。究竟是恩人?还是爱人?矛盾中,我甚至很想逃离这部婚姻搅肉机!

李国强

语言蚕食的潜台词――你要记得我的好

口述/李国强

我们是名副其实的患难夫妻,创业初期王凤陪我受过苦。我们租住在漏雨侵风的城中村,冬天睫毛结冰,夏天恨不得脱层皮。身体本来就单薄的她还总是把好吃的让给我,甚至因为低血糖还晕倒过,那时候我真的感激上天把这样好的女孩子赐给我!

我没有辜负她,现在算是事业小有成就,买了房和车,就想好好补偿她,让她过得好一些。可她还是老样子,每次家里有好吃东西,她还是要全部夹到我碗里,接着幽怨地补上一句,你没忘记吧,过去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总是留给你!我会再把那份菜推到她面前,握着她的手说,辛苦你了!

开始我以为她是已经习惯了对我好,经常劝她,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用厚我薄她自己,她却只是笑笑,过后一切照旧。后来这样的戏码上演多了我才明白,她就是为了提醒我,要记得她的好。可是,这样做的次数多了,会让人感觉做作,甚至心生反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还发现她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经常提起她对我的付出,还总会用眼角看我一下。我明白她是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我要记住她对这个家的贡献永远大过我,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让我感恩戴德。可说实话,我对她的感激有些褪色,对她的“好”也开始有些麻木了。

专家观察笔记(一)

婚姻心理专家/路军

我把李国强的信交给王凤时,她有些激动。交谈中,她不经意流露出的焦虑、恐慌、紧张等心理表现十分突出,她不时锁眉,搓手,不能保持安静。可以看出属于性格内向、任性、心思敏感多疑的一类。

根据李国强的描述和王凤的反应,可以推断完全符合婚姻焦虑症中的“情感勒索”情绪。情感勒索是指利用夫妻彼此深厚的感情基础,习惯性强化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勒索人会让你觉得自己很坏,使你感到内疚,想以此达到巩固婚姻地位的目的。

体罚示威――让步证明你还在乎我

口述/李国强

我开始意识到王凤对我的提醒在逐步升级。仅仅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她却非要分出个胜负。

有一次,因为开会我晚了半小时接她下班,她就坚持从公司冒雨走回家,任我道歉和解释她都不听,我只得开着车跟在她后面。回到家,她非要我给同事打电话证明我的确是在开会。我觉得她太无理取闹,就拒绝了。

可是半夜醒来,竟然发现她仍然站在床边直直盯着我看。除了妥协还能有什么办法?结果我成了公司众所周知的“妻奴”。而她因为被雨淋,感冒了半个月才好。

从那之后,我稍不服从,她就以自我体罚或者无休止控诉过去的方式来“征服”我,她身体瘦弱,我既心痛又无奈,这注定让步的一定是我。

我真不明白,从前那个通情达理的妻子怎么变成这样了?

专家诊断笔记(二)

王凤在叙述自己的痛苦时声泪俱下,语言重复嗦,暴露了烦躁和不安心理,她害怕被自己的先生辜负,并且否认存在嫉妒妄想。她坦白自己常借故找爱人吵闹,明明知道是自己疑心太重,但控制不住自己。对爱人很苛刻,要求丈夫百依百顺,否则就用自己身体受罪的方式来惩罚他。

拒绝软化或妥协,会使勒索人沉默、生气或者自虐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受害人最容易让步的时候,会答应去做原本不想做的事。所以,在此期间,不要有任何行动,否则勒索人就会知道你很受挫,而给了她反击的力量。你只需要陪她一段时间,然后说:“等你准备好了,我很愿意和你好好谈谈。”一再让步,并不是明智之举。

行动围剿――你永远离不开我

口述/李国强

我最痛苦的是,最艰辛的日子她都没产生过离开我的念头,可现在却经常把离婚挂在嘴边,还写了无数次离婚协议书。

两个月前,王凤突然把一份《离婚协议书》放到我面前,她半开玩笑似的让我过过目,还说她会放弃所有财产,只要孩子归她就行。我当时非常震惊,恳求她告诉我做错了什么?她却无所谓地告诉我只是演习,未雨绸缪罢了,当时我真是哭笑不得。我无数次诚恳地告诉她,从来也没想过要和她分开。

离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感情的否定和放弃。还有什么比这样决绝的行动和言语更伤人呢?常常被她威胁的我不免会灰心地想:原来我在她心中如此不重要,不重要的随时可抛弃。

专家处方笔记(三)

实际上,99%的人,在进行“情绪勒索”的时候,心底里并没真正打算过和对方分离。刚开始用这招的时候,对方总是会很受伤害,并且害怕,这让她们觉得很解气和很“威风”,并且达到了让对方妥协的目的。于是,在尝试了几次甜头之后,这样的招式,就会充分运用于以后每次的矛盾中,成了她的“杀手锏”和口头禅。

这同时也表现了勒索者内心的虚弱,因为自信的人在与伴侣发生矛盾的时候会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智慧,不需要通过威胁来解决,智慧的人懂得凡事有个度,过之则不可挽。总是使用“情绪勒索”,适当的时候,需要进行反省,用毅力控制自己的不当行为,别等到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再来声泪俱下,不是所有的爱,都能挽回;不是所有的人,都留得下。幸福的生活,总是眷顾智慧的人,真爱已难觅,如果你拥有,请好好珍惜!

写给先生的信

王凤亲笔

不在“业余婚姻”里溺水

国强:

从未预料到我们爱比金坚的婚姻也会出问题,更没想到问题会出在我身上,我总以为你对我所有的纵容才能证明我在你心里的位置。在这里我还是要为自己辩解几句:其实每个女人在自己的婚姻里都是有危机感的,而你的沉默和躲闪让这份危机感更加强烈。

前段时间看了路老师推荐给我的书。书里说婚姻是需要4大保养的:

日常保养:婚姻的和谐在于日常。时常帮对方做一件哪怕很微小的事,都会让对方时刻感受到你的爱意。就像从前为你准备早餐;而你在挤牙膏时记得也帮我挤好;就像吃饭时你总把“辛苦了”当成口头禅,我总是感觉很温暖!

每周养护:从前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可现在我们已经疏于交谈了。真希望我们可以每周一起出去吃饭,一起看电影,或者干脆在小区散散步,边走边谈心,做一些两人都感兴趣的事。

每月维护:还记得我们从前经常会给对方惊喜吗?我想以后我会坚持咱们家的老传统,做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事,给你一个意外惊喜,或许我们会体验到新的感受,能让我的爱重新发出芽来。而你可不可以在某天也为我洗洗碗;或者唱唱我最爱听的那些老歌呢?

年度大修:工作上的年终总结我经常做,但我们却从没做过家庭生活的年终总结。其实,这封信就是我们的总结,我打算一直坚持下去,把它和我们的老情书放在一起。你看好不好?

你曾经说过:“两人生活中一旦出现矛盾,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否则容易加深裂痕。”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又是否愿意和我冰释前嫌呢?坦白告诉你,女人一般都很注重婚姻中的细枝末节,却放弃了对全局的把握,忽视注重婚姻的大走向,却被小事困扰了,所以才不能及时、有效的化解婚姻中的矛盾。

对于经常把离婚挂在嘴边一事,我郑重向你道歉,并保证今后绝口不提离婚。

情感婚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当代青年;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17-01

一、婚姻中的情感因素

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得当代青年在选择婚姻中拥有了更多的自由,自我意识主要在于“关心自己”,在于对自我的认识,只有把自我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分清我与物、我与非我的关系时,自我意识才真正形成。因此,婚姻中的自我感觉代表的情感因素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男性过去偏面重社会评价、重信义、重名节,而现在转变的具有较强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他们更看重的是社会提供给的机遇和自身的情感;从包办婚姻的牢笼中走出的男青年,在选择配偶上更加的自主和多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认知,作出更加复合自我的抉择。

同时,女性过去明显具有依赖性、依从型,现在转变为追求独立人格、追求平等权力,她们挣脱了所谓的禁锢,坚持言说女性语话,抗拒男子世界的神圣;在婚姻里也更加的积极主动,而不是以往的消极等待,加之社会的分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女性在婚姻里的地位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的生活我做主”成为当代青年的共同选择,也是自我的一种外在的表现。

二、婚姻中的理性因素

马克思说过,“爱情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即爱情双方人的本能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婚姻中的社会属性,即理性因素。每个人的家庭属于的阶层,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这些社会因素对爱情问题起决定性的影响。

很多大龄青年看似要求不高,可是在选择的时候又觉得没有合适的,等来等去,结果被称之为“剩女”、“剩男”,由此看出,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设立特定的标准,可能是因为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不一样,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及社会中的理性因素决定的,自然要求不同,想法各异,自然是寻寻觅觅了。所以,如今的情况是,当代青年考虑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中的理性因素,特别是进入社会之后,而不是人之本能的情感因素。可见,理性因素起的作用更大。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也与婚恋双方的人生修养有关,而我们在这里谈的是一种婚姻发展的社会主流方向。我们置身于这个社会,局限于这个社会,我们无法脱离于这个社会,脱离于我们的家庭,所以我们的爱情是与理性因素密不可分的(社会因素是一个综合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而不仅仅是人“本身”的自然因素决定的。

可是,“当代社会,许许多多的爱情沦为、权势、金钱的牺牲品,固然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但更取决于当事人的用心和修缮。”换句话说,对婚姻的选择代表了一个人最高的人生品味,对婚姻的经营是对自己品质的高层次的检验。婚恋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指社会因素方面的)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刻意地追求统一性,看似是对社会因素影响的肯定,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的生活设限,可能就体会不到更多的五彩斑斓。

三、当代青年如何对待婚姻中的情感与理性

(一)婚姻的选择既要现代自由精神,又要传统观念

有着三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在婚姻取向上依然应该现代中又不失传统。总体来说,择偶观变得多元而复杂。需要情感,以己为先,自我实现的同时,依然要接受社会与传统观念的约束。在矛盾而复杂的婚姻观念下,青年男女要慎重选择什么时候进入围城;与此同时,大城市里,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价值观的不确定,这样那样的原因,到了适婚年龄依然没有结婚的大男大女越来越多。有人甚至不信任婚姻。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不信任自己和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是不应该的。

所以,要在自由精神的引领下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在自由人格的前提下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在婚姻里成就更完美的自我;同时也要注重传统的家庭美德和婚姻关系的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婚恋观念,让传统和现代观念共同交织,取其精华,浇灌出幸福之花。

(二)婚姻的选择要注重责任,也要建立起充分的信任

当代青年男女在选择那本红色证书时,意味着有个人愿意一生陪你走下去,共同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起码,就在此时,彼此真心流转,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之所以半途婚姻失败,更多原因在于与自己的配偶缺乏交流和沟通,加上一方欲望太强,想要的东西太多,最终导致劳燕分飞。

婚姻中难免会有矛盾,大部分的不和谐往往源自于有效沟通的缺乏,究其根本,就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危机,如果始终相信对方,就会选择彼此善待,荣辱与共。如果没有猜忌,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隔阂,避免不必要的伤害,避免由生活琐事引发的无端争执。

情感婚姻范文第3篇

简?奥斯丁(Jane Austen)笔下的小说大多倾向于反映社会的现实,因此她笔下的小说被公认为是第一批英国写实类小说,主要通过对女性婚姻的分析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侧面反映出时代的黑暗。小说选取的时代背景同《傲慢与偏见》类似,都是以英国大户人家为小说的写作基础,在那样的环境下,不论是在市区内有头有脸的政客,抑或是在乡村体面的大户人家,都将婚姻作为展示自己财富、能力、影响力的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通过高度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妇女对婚姻的无能为力。当时英国的社会形态作为父权社会的代表,英国人比其他种族的人们更加注重形象,对于面子的在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而除此之外,即便是出身于英国大户人家的女子往往也不得不在婚姻中服从自己的丈夫,她们没有所谓的一系列权利,在财产的划分上得不到任何的话语权。而相对于女性,英国的男子地位则被刻意的无限放大,作为贵族阶级的男子,他们无需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地位,他们有世袭爵位的权利,可以玩世不恭,或许基于父辈的考虑他们会去简单地学习些贵族应有的礼节,但是在大多数的时间,英国男子对于婚姻的选择和看法往往比女子随性的多。处于这样时代的奥斯丁创作出的作品倾注了她对这个社会的愤怒与无奈,以及对女性的同情。《理智与情感》中,奥斯丁呼吁广大的英国女性应该仔细的看清与自己交往的对象,在恋爱之中,女性应该更加理智,即便遇到了倾心的男子,女性也不能对他们吐露心迹,反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牢牢的控制住这样的情感,因为女子不似男子一般,一旦她们真正的动了情,那么她们便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反而男子选择性很多,并且社会为男性提供了许多可以不负责任的借口,例如,社会地位的不均等、家中的反对等,而这样一来,男性可以光明正大的遗弃女性,女性却只能黯然伤神,在悲苦中郁郁寡欢,由此可见,针对婚姻的态度,女性没有自己的主见,往往只能是感性的跟着内心的情绪走。

《理智与情感》叙述两位不同性格姐妹之间的故事,通过对姐姐、妹妹对待婚姻态度的不同,以及姐妹之间丰富的内心活动,反映出当时女性对待婚姻的理念和丰富的内心活动,姐姐埃莉诺遇事沉着冷静,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理智,会对发生的情况具体分析,但是这并不是说埃莉诺是一位冷血的女子,反而她的内心情感非常丰富,但是她清晰的头脑告诉她应该懂得如何有节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应该克制自己的内心,正因如此她所承受的压力更大,处于现实与内心世界的埃莉诺经常会为自己不能表达内心的情绪所折磨。与埃莉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妹妹玛丽安,在大多数人眼里,玛丽安实际上是一位集智慧、美貌、善良的女子,但是相比埃莉诺的克制,玛丽安更愿意让别人感受到她的悲喜,她试图让别人了解她的生活。作者通过对两姐妹不同性格地描绘,让人们很直观的感受到在对待感情、婚姻上英国妇女的小心翼翼。

在小说的开头便为两位心地善良的姐妹设定了一个灰色的生活环境,遗产风波,与母亲被迫转移到乡下,生活拮据。而在感情上,冷静的姐姐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与嫂嫂的弟弟一见倾心,但是迫于伦理的煎熬,理智的头脑告诉她必须选择分手,这其中内心世界的反复斗争形象的为读者呈现出埃莉诺的内心世界。而玛丽安在经济上并没有类似于姐姐与母亲那般强烈的想法,玛丽安更加听从内心的安排,在乡村邂逅并迷恋上了帅气的威洛比,但事与愿违的是威洛比临时有事不得不赶往伦敦,至此,妹妹也在感情上感受到了悲苦。然而这还是只是整篇小说的开头,在后续的发展阶段,作者加入了性格色彩各异的人物,有始终爱着埃莉诺的爱德华,甘愿为埃莉诺放弃一切,甚至是面临众叛亲离的局面也依旧钟爱埃莉诺;也有始乱终弃的威洛比,最后彻底地拒绝了玛丽安;而言行不一的露西更是小说塑造的经典形象,在开始阶段她告诉埃莉诺自己与爱德华已经私定终身,而在之后却又因为爱德华的失势而去追求爱德华的弟弟罗伯特。小说一步步地通过各色各样的人物以及其内心地描写引出故事的主线,最终让埃莉诺和爱德华终成眷属,而妹妹玛丽安也有一个不错的结局。总体来说,作者是比较崇尚姐姐的恋爱观,她毫不掩饰对姐姐的欣赏,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像埃莉诺一样明白事理的女子,不论在处理人情世故上,或者是日常必要的社交上,埃莉诺总能时刻的克制住自己的情感,冷静地处理事情,控制事态的发生;而相比与埃莉诺,不论是母亲还是妹妹玛丽安都或多或少犯了些愚蠢的错误,玛丽安对威洛比陷入泥潭般的爱恋,即便是母亲也认为威洛比高贵的身份会让一家人的生活好过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埃莉诺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仔细地观察威洛比的行为,认为他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只是靠着贵族阶级的身份玩弄女子的阔少爷。在此不难看出,埃莉诺对待婚姻的态度非常细致,对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在平时表现出得体的一面,而在内心却不断地计算着她每天所接触的每一个人,侧面的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心理意识。

文章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要素是理智,作者宣扬并呼吁广大英国女性在对待感情上要保持理智,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对当时英国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并未给女性太多的权利,女性在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只能默默忍受。作者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些社会的阴暗面,通过小说的形式对当时社会上各个阶层的青年男女对恋爱的看法进行点评,女性往往不够理智,只是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与财富,通过自己年轻的相貌去俘获男性的心,但一段时间之后,男性对女性产生了厌倦心理,女性地位骤降,最终逃脱不了惨淡收场的局面。而相对于女性“怒其不争”的恋爱观,作者对青年男子在恋爱中扮演的角色则是间接地批判,大多数的男子通过金钱去骗取女性,获得肉体上的愉悦之后便对女子始乱终弃,而女子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对婚姻抱有幻想,期望通过婚姻走向幸福,或许从这一角度来看,陷入恋爱中的男性还是非常“理智的”。当《理智与情感》出刊后,在当时的社会一度反响强烈,众多英国青年女性呼吁广大女性团结起来反抗社会的不公,然而时代的黑暗性得不到根本的去除,女性地位也不可能得到确立。在此,作者并未像社会上的女性一样去示威抗议,她深知这样做只会导致情况恶化,正如作品中的姐姐一样,作者采用了相对温和的方式去表达她内心的愤怒,通过不断的写作去与这个黑暗时代的英国抗争。在奥斯丁的字里行间中,采用了大量的讽刺性语言,但是,并不过激,不至于刺激到真正高层的利益,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影响人们,让人们去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一如她本人的心理意识一样,细腻而真挚。

除了主线人物的故事发展,作者对一些配角细致入微地刻画也非常到位,在此着重对几位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简单的分析。首先,不可不提的一位是詹宁斯太太,作为一名富翁的遗孀,在许多方面詹宁斯太太表现的还是很讨人喜欢的,詹宁斯太太心中世界充满阳光,试图将她生活圈子里的所有青年男女都撮合到一起,她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婚姻,从这一角度上来看,作者对詹宁斯太太的刻画是没有恶意的,反而她通过詹宁斯太太这一角色向社会传达出信息,不论在什么时候,女性眼中的婚姻永远都是美好的,而不是被金钱和利益所污染。而相对于詹宁斯太太的古道热肠,两姐妹的哥哥约翰却表现出利益熏心的一面,为了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名声,他甚至不分青红皂白的试图撮合埃莉诺和布兰顿上校,并且美其名曰是出于家庭因素的考虑,但实际上类似约翰这一类角色的英国男子在当时社会上比比皆是,作者也并非用刻薄的语言去描绘,而是通过内心世界的整合,以一种略带讽刺的手法,将约翰形象化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行感受。相比于对约翰的讥讽,在作者笔下的威洛比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作者在开始的时候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威洛比的出现,将威洛比描绘成一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有着良好的修养,得体的谈吐,在一群乡下人眼中他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而在之后他主动的坦诚所犯下的错误并表明悔改的决心的时候,此时在众人看来他更是优秀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连埃莉诺都被他高超的演技骗过去了,相比他的浪子回头,在小说中反而爱德华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认为爱德华不思进取,只会拿着詹宁斯太太的钱过游手好闲的生活。然而众人没有看见的是,爱德华不羁的表面之下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有着自己的原则,在遇到了埃莉诺之后,爱德华坚持着自己对埃莉诺的爱恋,哪怕是因为各自背景的不同遭到世人的反对,甚至在埃莉诺选择放弃的时候爱德华依然坚持守护着自己的爱情,甘愿放弃对财产的继承权也要跟埃莉诺长相厮守,至此人们才看见爱德华是多么的正直,那颗赤子之心是多么的可贵,或许在埃莉诺条理清晰的思路中爱德华的举止是非常的幼稚,但最后她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情上,她的感情战胜了理智,最终选择同爱德华一起坚守他们的爱情。而另一方面,人们一开始看好的威洛比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好好先生之后,他对玛丽安感到厌倦,千方百计的摆脱玛丽安,甚至为了金钱和地位牺牲了玛丽安的爱情,而最后的结局,当威洛比真正意识到玛丽安才是自己想要的时候已经晚了,玛丽安没有再给威洛比追求自己的机会,或许威洛比得到了金钱和地位,但是他已经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他最珍贵的女人。通过作者对以上这些角色的刻画,读者不难发现小说想要向我们传递出重要的信息,我们眼中美好的恋爱、婚姻在那个时代女性眼中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失败的婚姻让女性心中更加的苦涩,而当时黑暗社会制度的约束,注定了女性在婚姻面前的无奈。

情感婚姻范文第4篇

在奥斯丁生活的十八世纪末期大英帝国正处于颠峰时期,而奥斯丁却把视线关注在英国乡间。当时英国乡间的生活在作者看来是惬意悠闲的,纯朴中包含平凡自然,但是整个英国社会的影响力始终波及着乡村,如势利、炫耀、虚荣和对婚姻的看法。当时的婚姻缔结的充要条件是男方有可观的家产,女方有丰厚的嫁妆。于是他们的结合便是幸福,便会为世人所承认接收。诚然,这样的婚姻类似于一种资产合并,以钱作为婚姻的基础,这明智吗?在当时的达官贵人看来这无可非议。于是一切的婚姻要门当户对,此处的门当户对确切地说应是资产相当。于是,一个已婚绅士有一两个情妇,或是贵妇人们有几个消遣的情人也被当时社会所默认。可婚姻仍被冠以“神圣”这一词来修饰。注重实际的人们始终以金钱作为信条,金钱至上方为他们的圣经,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这样的做法才算理智、清醒。可悲的是钱成了地位的标志、有钱=有教养=有地位=有高尚品格=具备做丈夫的一切条件。当贵妇人或是待嫁的小姐标榜自己的地位、修养、才华、娴静、优雅等等的诸多美德时,她们决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美德得以形成的资本是钱,她们谈及金钱时,显现出蔑视和鄙夷,却不知自己的婚姻得以缔结不是因为美德,美德只是一件附属品,作为她们丰厚嫁妆的最让人信服的掩饰物。人们以敷衍、奉承、阿谀来祝贺新人,祝他们有钱人终成眷属。

在本书中有两个人物是此种婚姻的忠实奴隶。一个是夏绿蒂,一个是韦翰。

夏绿蒂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注重门第、讲究地位。她的父亲威廉。卢卡斯爵士自称与詹姆士宫有莫大联系,这样的吹嘘在乡间邻居间引起的轰动与崇敬已使他的虚荣心十分满足。在这样的熏陶下她与班纳特家的财产继承人柯林斯结了婚。柯林斯不仅为人做作、举止粗俗,唯一可取的便是溜须拍马之功。但他可以继承班纳特家的财产,且自己有一份田地和一份牧师的俸禄。仅仅为了这些,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失败后的三天中,夏绿蒂一直借看望好友伊丽莎白为由,与柯林斯朝夕相对,终于在第三天使柯林斯向她求婚。她成了柯太太,却不惜失掉伊丽莎白多年的友情。其实她也有不得已的地方,没有丰厚的嫁妆意味着没有幸福的婚姻,年龄颇大的夏绿蒂只有把握住这次对她而言难得的机会。起码,她将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可以成为班家大宅未来的女主人。于是,她与认识不到三天的柯林斯结了婚。婚后,她不断忍受着丈夫令人生厌的怪异行为,她唯一的安慰是使她的新家有条不紊,并在世人面前构建一个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残酷的,拥有金钱的代价是失去跟多更为宝贵的东西,比如青春、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幸福、快乐……

韦翰是个十足的流氓,他自恃外表轶丽,一心想通过婚姻来发家致富,可是,他忘了婚姻是相互的,金钱的交易也是相互的。他是个一穷二白的人,自是富家小姐不会光顾。但最终他还是通过不与丽迪亚结婚为要挟,向达西敲诈到了一笔可观的收益。于是又一个婚姻,又一个为了金钱的婚姻铸就了,这次不单出卖了幸福,还有灵魂,韦翰的灵魂被他自己彻底出卖了!婚姻既已变成手段,那幸福也是奢望了。

在本书中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直看穿其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她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观点,但表面上看来她是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但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或许说作者本身都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首先,作者在安排角色上让达西拥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最重要的是,无论他与伊丽莎白的情节发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点是事实,他是一位年薪一万英镑的绅士,与皇家有密切联系,有自己的庄园、家产、田地,总而言之,达西非常非常富有。所以,伊丽莎白当初拒绝柯林斯求婚的原因很简单——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后面。同时,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的转折点是在她看见了达西硕大的庄园之后,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可避免的是一种诱惑。正如伊丽莎白所说,她是绅士的女儿,达西是绅士,他们是处在同一阶层的。地位相差并非非常悬殊,更何况,她出自乡绅之家,也算是半个富家小姐,小型的资产合并在所难免。她和达西的婚姻不被达西亲友所接受,只因为达西原可以找一个比她富有得多的妻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罢了。

这样的婚姻是一种悲剧,婚后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免不了的。夏绿蒂在尽力扮演好一位主妇的同时却一直怀念着深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昔日情人,她后悔当初因为那人的贫穷而未与之步入教堂,正如她所说:“没有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的婚姻,不管因为受到尊重或者拥有殷实的家产而显得多么荣耀,都比不幸强不了多少。”韦翰与丽迪亚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伊丽莎白与达西相处和睦,但不断来自邻居、亲友和珈苔琳。德。包尔夫人的冷言冷语,让她心烦意乱。

如此的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妇女地位低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这是解决将来生计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本书中,女性的社会角色是很明显的,即便是有钱的太太、小姐们,充当的角色也只是家庭主妇而已。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十分严重。如班纳特家中有6个小姐,可是没有男嗣,因而,班纳特家的财产不得不由班纳特先生的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继承。这样致使6位班家小姐的嫁妆只有从其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嫁妆的卑微常常使的年轻的小姐们不得不选择一条像夏绿蒂那样的路,通过婚姻来为自己将来的温饱作打算,自然会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因而难怪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认定他为自己的准女婿。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只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

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在当时的金钱社会中得以舒适生存的唯一办法是,出生前就挑个名门旺族,但这仅凭机缘,更多不幸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便只能向生活屈服。可悲的是,她们从不发现这是社会的弊端,而一直认为是自己出身贫寒。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是花瓶,等着有一天被一位出手阔绰的人买走,仅凭运气,与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无关。

情感婚姻范文第5篇

1.理智主导型婚姻

理智是一个人用以认识、理解、思考和决断的能力,或辨别是非,利害关系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可能是幸福的婚姻,由此可见理智的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与夏洛蒂之间的婚姻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愚蠢可笑的牧师——柯林斯先生,就因为德布尔夫人的 “你应该有位妻子了”这句话而急着向伊丽莎白求婚,而他的理由却是“第一,我认为每个生活宽裕的牧师(像我本人),理当给教区在婚姻上树立一个榜样;第二,我相信结婚会大大增进我的幸福;第三,我崇拜的那位贵妇人特别劝我要结婚。”他的告白让伊丽莎白觉得可笑可悲可叹,被断然拒绝了,很快的他又向夏洛蒂求婚,虽然聪慧的夏洛蒂知道柯林斯的为人,但她从“理智”的方面考虑还是嫁给了柯林斯,他们都知道彼此的目的,柯林斯要的是位妻子,而夏洛蒂要的是充实的物质生活。在当时的社会,嫁给一个收入可观的男人对女人来说是利害攸关的大事,夏洛蒂理性的考虑到自身的情况,作为高龄的她来说,柯林斯是她的机会,她必须把握住。

在柯林斯和夏洛蒂的婚姻中,更多的是理智,情感的作用可谓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理智在人们的婚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智的他们不允许自己感情用事,特别是夏洛蒂,她深知当时的社会婚姻状况,聪颖的她早已认清了社会现实,而这种现实让她去理智的思考自己的婚姻,这种考虑是必须的,但这种纯粹的理智是不可能给他们的婚姻带来幸福的。

2.情感主导型婚姻

情感是态度的一部分,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它对人的思维行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心理学上说过“情感是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书中丽迪亚小姐与韦翰先生就是迷失在情欲中一对典型代表,他们对于婚姻的选择是完全处于外表的吸引和情欲的冲动而缺乏内在品质的相互吸引,他们的婚姻只有激情没有理智可言。浅薄无知的丽迪亚小姐被韦翰先生那迷人的外表所吸引,可惜韦翰先生只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他浪荡挥霍,哄骗勾引达西的妹妹私奔,在伊丽莎白面前诋毁达西的声誉,还为了在躲避赌债的异乡之旅中多一个女人的陪伴,与丽迪雅私奔。他们的私奔没有考虑任何后果,只顾自己玩的爽快,这给班纳特家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无知轻佻的丽迪雅小姐与流氓韦翰先生都只是想在情感中寻求慰藉,他们的结合是感情的冲动和放纵情欲的结果。最终丽迪雅小姐在达西和家人的金钱帮助下才得以摆脱被韦翰先生抛弃的命运,勉强完成了这段婚姻。

由丽迪雅小姐和韦翰先生的婚本文由收集整理姻可见,感情用事的丽迪雅小姐没有考虑到现实状况,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道德品质,没有考虑的因素太多,就在这种情况下就草率结婚,她的婚姻注定是个悲剧。柏拉图认为人的情感有高低之分,而丽迪雅和韦翰先生之间的情感就属于低级情感,只是一己的私欲,是生物性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年代,任凭情欲支配的婚姻是得不到幸福的。没有情感作为基础的婚姻是可怜的,而完全以情感为基础的婚姻是可悲的。

3.情理兼备型婚姻

情感和理智是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共同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中,但对于不同的人,两者力量的对比是存在差异的。

书中的简与宾利和伊丽莎白与达西这两对是情投意合,最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得到了幸福美满的婚姻。简是位倾国倾城,温柔善良,知书达理的内向女子,她从不把人往坏处想,因此她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宾利则是位仪表堂堂,为人随和的富家公子,他在第一次舞会上便对简一见钟情,他并不嫌弃简的家人,爱情的种子在宾利的心中发芽了。但是由于简把自己对宾利的爱慕之情隐藏在文静的外表之下,使人们都误会了,以为她对宾利没有感觉。而宾利遇事又是个缺乏自信和主见的人,思想行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这些差点导致了他们在婚姻之路上的擦肩而过。幸好有达西和伊丽莎白的帮助,这对才子佳人才得以喜结连理。

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这颇有好事多磨的意味,为小说增添了不少情趣。伊丽莎白是个富有个性,睿智理想的女子。她虽不如姐姐那样的美丽动人,但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向世俗礼节挑战,在姐姐生病时脱鞋穿过泥泞看望她。伊丽莎白果断地拒绝了柯林斯先生的求婚,因为她知道他不可能带给她幸福,而好友夏洛蒂要嫁给柯林斯的时候,她非常的惊讶,她完全没有想到夏洛蒂会为了世俗的利益而不顾她高尚的情操,这也反映了伊丽莎白自身的婚姻观。也许读者会为伊丽莎白拒绝了达西的求婚而感到惋惜,但这也是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达西的硬件十分的好,但他软件上还存在太多的不足,他那傲慢无礼,居高临下的态度触犯了伊丽莎白的自尊,而这些不足就是他们婚姻上的绊脚石。求婚被拒之后的达西除了非常的气愤之外,更多的是惊讶,他不曾想过以他的条件还会有女子拒绝他。在痛定思痛之后,达西改变了他一贯的不可一世的行为作风,表现出的是为人和善,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这让伊丽莎白感到震惊,再加上在丽迪雅小姐和韦翰先生私奔的时候,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伊丽莎白家,而没有轻视或瞧不起伊丽莎白,这使得伊丽莎白心中只有满满的感激与尊敬。最终在遇到这许多坎坷之后,这对情投意合的青年才得以拥有爱情的花朵,结成美满的婚姻。

伊丽莎白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对人格尊严的坚持以及对情感在婚姻中的肯定不仅仅体现了她女性智慧的一面,还体现了她理智的观察、分析和选择自己婚姻,为自己的婚姻认真负责的一面。他们的婚姻有感情做基础,有金钱地位作保障,又有理智的思考彼此的人格品质,这也正是作者想要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梦寐欲求的,因为要在婚姻中做到情感与理智的和谐统一是不易的。情感与理智在婚姻中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理想的婚姻必须要有情感做基础,再加上理智的思考、判断和选择,这样的婚姻才可能幸福。

4.奥斯丁的婚恋观及现实意义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本人最喜欢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伊丽莎白身上看到奥斯丁的身影。作者通过对当时社会的婚姻模式的批判试图唤醒女性心理意识,勇于追求真爱。作者认为,美好的婚姻不仅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还要有志趣相投、两情相悦的情感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尊严。

在工业化的时代,男女平等已是现实,在婚姻中经济条件的影响已不再那么大,人们追求更多的是情感生活,男女双方都在为寻求真爱而努力。但也有很多年轻人为了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结婚,也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冲动而买单结婚,从小说可以看出,这两种婚姻都是不可能幸福的,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要慎重考虑,在有情感基础上理智的思考、判断和选择,为了某种利益而结婚,牺牲的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