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孟子扶贫理念探究

孟子扶贫理念探究

本文作者:朱宁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在孟子的论述之中,并没有哪一部分是对扶贫问题的专门探讨,但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制约,生产资料的绝对匮乏以及经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得孟子不得不去关注贫困问题,也使其朴素的扶贫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社会思想之中。这其中有对经济建设的建议,也有对贫富差距的关注。在笔者看来,孟子的扶贫思想主要体现在“恒产”与“恒心”、“井田制”方案、对贫富差距的关注、以及“薄税敛”以富民这四个方面。

恒产”与“恒心”

在这一思想之中,贯穿始终的是“制民之产,使之不饥不寒”[4]。这也是笔者认为孟子扶贫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给人民以物质生产资料,才是发展社会生产,使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是人类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要靠伦理道德来维系,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必须使老百姓拥有一份能供养全家生活所需的生产资料、能维持生存的物质资料——“恒产”,也就是属于自己的、为自己所有的固定财产,既包括生产资源,也包括生活资料,但首先是生活资源,及土地[5]。所谓“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而“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没有维持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人们无以为生,就会通过违法犯罪的手段去获得利益,使人际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就成为了空谈。因此,让每家都有一份“恒产”,让人人都过上温饱的生活,这是仁政及王道的基础工程和首要环节。“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而驱而之善”(孟子•梁惠王上)。让家家户户都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让人人都能生存下去,进而就有了社会向前发展的基础和可能。反之,百姓饥寒交迫,贫弱交加,“此惟救死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孟子•梁惠王上)。从普遍性上说,人们只有先救死活命,才能讲道德礼仪。从本质上讲,人无温饱,社会就无礼仪,社会秩序便无法保障,而一个混乱的社会秩序势必影响经济生产建设,反过来又影响着黎民的生活。

“井田制”方案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要实行仁政,必须先从划分土地间的界限开始。这种界限不只是道路、沟壑等普通的外在表现,而是孟子为仁政所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孟子扶贫思想的物质保障。孟子认为,制民之产只是第一步,让百姓过上基本温饱的生活只是基础,要巩固扶贫成果,必须进一步地平均地产,使人们有一个平衡的生存条件。也就是说,生存是首要条件,在生存得到保障后,平等的生存便提上了议程。那么,怎样使人民过上平等的生活呢?孟子敏锐地看到了只有运用制度化的经济手段才能做到这一点。于是,孟子提出了推广井田制。在孟子看来,井田制可使八户人家在共同齐心耕种一份公田的基础上,又各自拥有一份大致相等的田地,百亩的公田可以为大家提供生活必须的粮食;而五亩的私田可种桑养禽,满足老人们较高的生活水平。“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五十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这种在均衡背景下的有分有合的生存方式最容易调动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在给予民众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增强了民众对摆脱贫困,过上理想生活的信心。反之,如果不实行生产生活资料均平化的井田制,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失序,而积累社会财富,满足民众温饱更成为了空谈。

对贫富差距的关注——“施仁政,重穷民”

在孟子的扶贫思想中,有一个非常可贵的观点,就是对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的关注,高度重视“穷民”的生存状态。孟子从“平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出发,认为要想使社会经济发展,“黎民不饥不寒”,前提条件便在于统治阶级对社会弱势群体在物质生活上的关心和抚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百姓贫困之极,他们终日劳动,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苦,凶年不免于死亡”[6]。而在这“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另一个对立面,那些贪利求富的统治者却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这简直就是在“率兽而食人”(孟子•梁惠王上),他对那些号称百姓父母,却使百姓头劳累不堪却连父母都难养活,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的统治者极为愤慨,认为这样的统治者是不称职的。因此,在孟子“仁政”化的治国方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要以“保民”、“推恩”为原则去积极主动地关怀和帮助社会底层的百姓,使他们也能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孟子对贫富差距的关注还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上。“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梁惠王上)。一个仁政化的社会统治,决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如果统治者只顾自己过富裕奢华的生活,而对穷苦无助、鳏寡独孤者不管不顾,甚至还要肆意盘剥,必然会导致老百姓和弱势群体群起而攻之,最终导致统治的崩溃。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稳定都不能维持,那么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孟子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与底层百姓,他希望统治者从底层做起,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成长。

“薄税敛”以富民

这里列举的孟子前三个扶贫思想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众摆脱贫困,满足基本生活,而“薄税敛”以富民重点在“富民”。这里的“富民”主要指两点:一是农业方面,通过削减农民的税敛使农民致富;另外一点即是孟子发展商业的思想。第一:削减农业税。在农业经济社会里,生产的产量和品种是有限的,而税收的轻重,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孟子提倡“薄税敛”,就是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更好、更快的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孟子和孔子一样,是主张“富民”的,即不仅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要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在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人民负担严重,而有些统治者靠加重赋税,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提出“薄税敛”的主张,是有针对性的。“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以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管理好井田,使人民好好耕种,用“助”的方法,即八家共耕“共其税敛”。这样,人民就可以富起来。同时还要节约消费,依礼而行,不可铺张,财产就很充足了。因此,从长远来看,削减人民的税敛,减轻人民的负担,是发展经济,使人民迅速摆脱贫困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孟子•公孙丑上)。第二:发展商业。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但是,商业和手工业也已经在城市中发展了起来,这也是重要的经济成分。孟子所说的“薄税敛”不只是指农业税方面,还包括城市工商业的税收,“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伤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孟子•公孙丑上)。按照孟子的主张,市场管理应该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商品的流通,给商人提供储存货物的场所而不征收货物税;当货物积压时,依照一定的法律进行征购,而不让其长期滞销。这样,天下的商人都愿意在这里经商了。孟子在发展商业发面的见解具有先进性,这种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是很少见的,体现了孟子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这种开放的商业政策,用少征或免征的方法,鼓励商业流通,人员往来,对经济的全面发展,贫苦的迅速消除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两方面总的来说,“薄税敛”以富民,体现了孟子重农又重商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孟子诸多扶贫政策中最具有时代先进性的一方面。

结论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孟子社会扶贫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很显然,这些内容已经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消除贫困的理论——从农业到商业,从脱贫到致富,它涉及到了一个社会消除贫困的各个层面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