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化学教学浅谈

高中化学教学浅谈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复杂的化学知识和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

关键词:改变;兴趣;生活

新课改之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来完全取代旧有的模式,因而在其中必然的会有一个冲突和调节适应的过程。同时,由于具体情况的差异,实现新课改目标的具体操作也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因而在实践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是我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点看法。

1作为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时代,教师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多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观念。

1.1教学活动的进行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2有效性教学。

新课标理念之一要求鼓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那么现在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该只是考试,不应该把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教学目标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要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会质疑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如:硫氰化钾溶液和氯化铁溶液混合,溶液显红色。向该混合液中,滴加氯水后,原混合液红色褪去。提出问题:混合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假设与猜想:①氯水中的次氯酸将Fe3+氧化到更高价态;②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了SCN-。实验探究: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②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①正确。或者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恢复红色。若恢复红色,猜想①正确;若不恢复红色,猜想②正确。这样做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同时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得以实现。

2吸取传统化教学的长处,发挥现代化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目标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这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化学知识,教师会组织和要求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总是认为学生做对题了,化学就学好了。但是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熟能生厌”的厌烦心理,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主动性。这样,教师就会教得很辛苦,课堂氛围也会毫无生气,自然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形成了一种教师疲累、学生厌倦的恶性循环。这自然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如果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这样做,可能就事半功倍。

2.1构建化学教学情境,实施情境导入法: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2.2做好化学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2.3鼓励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复杂的化学知识和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想要真正学好一样东西,兴趣往往是关键的因素.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不用别人驱使,自己投入地探究思考,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这才是学习最好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质疑解惑法,化学竞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等。

4总结

总之,新课改之下化学课程有了一个质的改变,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扩展知识方面的全方位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献斌,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浅谈.

[2]王建立,关于教学目标的思考.

[3]薛志强,高中化学教学应对策略探讨.

作者:曹世彤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满族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