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

【摘要】休闲不仅是人自在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自由体验及享受生命的一种舒适状态。休闲文化景观是休闲活动更高层的目的和归属。情感主题与人的生存理想密切相关,通过对张洁、迟子建、孙犁的作品分析,从爱情休闲文化景观、亲情休闲文化景观和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角度解读如何寻求精神寄托,升华自我价值,达到心灵归属的人生理想,展现出人类更高层次的生存理想。

【关键词】当代文学 情感休闲 文化景观 生存理想

休闲文化景观不仅是对生活理念的表达,也是对安逸自由状态的心灵期待,它蕴含着人们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是人们的生活从单一贫乏转入丰富多样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休闲主体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和快乐,但更深层次意义是追求并达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达到与精神需求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休闲主体的人生理想和心理目标。查理思•波瑞特比尔认为,休闲审美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如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而个体情感喜、怒、忧、思等与社会情感有很大联系,爱情、亲情、爱国情感会给主体带来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由于现实局限,主体的情感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而情感休闲文化从物质、身体层面为休闲主体带来畅快之感,并使休闲主体在文化、精神层面得以满足,使人达到平静安逸、脱离局限、身心自由的状态。

一、爱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分合离别中坚守忠贞

春雨秋风,白云明月,是爱情的美好;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是爱情的伟大。爱情不屈于世俗沉浮,纯洁无暇、绚丽似锦。诗意表达展现出在残酷现实中追求内心和精神完美无暇的人生理想,人们追求理想、善美的爱情,歌颂执着和忠贞的爱人。在分离中寻找甜蜜。张洁塑造了一批因爱而活的人物,如《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钟雨,《方舟》中的梁倩、柳泉和荆华,《祖母绿》中的曾令儿,《无字》中的吴为,等等。《爱,是不能忘记的》描述了爱情和婚姻并不同在的矛盾现象。知识女性钟雨与老干部一生痴情相恋,而老干部不得不娶救命恩人的女儿为妻。他和钟雨真切的爱情受到现实、伦理的压迫和折磨,他们只得把对彼此的爱深藏于心底。现实的苦痛和辛酸并没有磨灭二人对爱情的理想,面对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情感,他们选择依靠精神情感的享受,以此远离现实纷扰,脱离世俗束缚,使自我的内心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找到了寄托和慰藉。他们在爱情中执着坚持,在婚姻责任前不越雷池,在伦理道德下控制自我。他们渴望爱情,反抗愚昧落后的道义观念,自由追逐真挚情感,对爱情忠贞不渝,以此获得情感满足和心灵寄托。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祖母绿》中的曾令儿,因保护恋人左葳而被划为右派,被发配到偏僻小城。她离别前主动委身于爱人,在20年的苦难人生中,她先被定性为右派,又因是未婚母亲被视为离经叛道、伦理不容,她忍受政治歧视,承受分离折磨。但所有的痛苦都没有让她放弃对爱情的忠贞,她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转化为科研动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就。20年的苦难经历使她身心成熟,精神蜕变,曾令儿的爱情也随之得到升华,对爱情的期盼和追逐让她重新找回自我,获得人们的认可。她跨过人生另一高度,淡化爱恨情仇,拒绝怜悯施舍,在坚韧中取回爱情,达到豁达之态。

二、亲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悲惨世界中温婉犹存

温馨和温暖是对亲情美好的诠释。亲情具有温婉的融和之美,人们常因种种艰辛磨难体味人间丑陋与至美。亲情能够改变和抵抗悲凉残酷的现实,为人谋求一丝生存希望的同时,也为其生活带来丰富感悟。生活的变化无常、人性的贪婪丑恶、社会的衰败堕落,使亲情融入人生,浸入心灵。苦涩中的温热构建。迟子建的小说常使人感到温暖,以一种温馨之感融入人们内心,让灵魂深处的温情泛起涟漪。其作品充满浓厚的人性温暖,如同冰冷现实中一杯给予内心慰藉的热茶,又如同一道穿透黑暗的希望之光,蕴含着“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这种温情体现在亲友之间、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看似平凡的人际关系却包含着淳朴的亲情,让冰冷无助的人们得到难得的温馨,抚慰人心。迟子建文中的温情之光,以最常见的亲情形式表现出来。亲情让人感受到温馨,温馨源于苦涩残酷的现实,但亲情给予人们希望的温热,使人们在苦涩现实中求闲作乐,脱离痛苦,浸入理想。亲情以一种最为平凡的方式,却创造了最为充实的慰藉感。如《童话》中,小主人在姥姥、姥爷、二姨、小舅面前表现得调皮、娇憨、可爱,对世事懵懂天真,儿童这些行为其实是展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属关系。用儿童的快乐情绪来表现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迟子建通过对父女之情的描写,特别是父亲去世后,女儿时常回忆与父亲的丝丝往事,以此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忆,以及对家庭完整的渴望和对亲情的依恋。《雾月牛栏》中,宝坠被继父失手撞昏在牛栏上,自此丧失记忆,成为弱智儿。继父受到道德上毁灭性的打击,也给母亲带来巨大的身心煎熬。继父深怀负罪感,千方百计弥补过失,最后在欲砍断牛栏时饮恨死去,用生命完成忏悔,留下永久思念。温馨最终传递了温热,融化了坚冰。苦难中的温馨普照。亲情温暖着社会底层的百姓,以人性之光照亮其艰辛生活。亲情为漂泊他乡、艰苦谋生的人们带去勇气和信念,让他们心怀度过难关的力量,在孤独无助时,成为他们的引航灯。《盲人报摊》中的盲人夫妻,依靠在街头读报来赚取微薄收入,维持清贫生计。生活虽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用亲情之光温暖彼此,在寒冷的街头为爱人提供温热,这微薄但珍贵的亲情之光,为他们传递着生存的希望,使他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仍得其乐。《亲亲土豆》中的泰山和李爱杰的爱情超越生死,现实的艰难困苦,使这对农民夫妻的甜蜜爱情逐渐升华成为战胜死亡的坚固亲情,以真切之情感染对方,用诗意构建亲情世界,用和谐之美描绘温暖人间。

三、民族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残酷战争中祖国大爱

抗战文学不以描写残酷的战争为情节主线,而是着眼于解放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百态,歌颂人民的乐观和坚忍。他们积极抗战,以胜利的希望和决心释放情感,达到内心安逸,以勇敢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映射出民族品质。艰苦抗战中的勃勃生机。孙犁的《荷花淀》以清新优美之态表现出各解放区人民维护家国的决心和必胜信心,生动书写了战区人民在抗战生活中依然能够怀有轻松乐观心态,在保卫家国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情感的升华。《白洋淀纪事》、《村歌》、《铁木前传》中白洋淀和大运河地区聪明勇敢、勤劳纯朴、坚贞美丽的农村妇女,如水生嫂、合欢、碧桃、望日莲、秀梅、一丈青大娘、双眉、红桃等抗日英雄女性展现出人性和人情之美。她们不仅要担负家庭重任,还会成为抗击侵略的生力军,大敌当前,毫不胆怯,忍辱负重,坚忍自信,谱写下抗战背后欢乐的赞歌。《一天的工作》中为革命运送铁轨的孩子,《山里的春天》中逐渐支持革命的抗属等展现出人民鲜活的生命之态。战争生活已不是磨难和折磨,人民顽强的生命力散发出勃勃生机,在保卫家园、捍卫祖国中悠闲自适。悠悠水畔旁传递大爱。《蒲柳人家》的望日莲和何满子的姑侄情,爷爷何大学问、奶奶一丈青同孙儿的骨肉情,何妞和郑整儿的儿女情,在国难面前,都逐渐成为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民族大爱,这些情感由于爱国主义,变得更加坚实,为抗战生活带来慰藉,为英雄儿女带来力量。《荷花淀》、《嘱咐》中,水生夫妇的夫妻情,在保卫家国、抗击侵略中融于民族大爱。水生深夜归来向妻子告别,水生嫂忍痛送别丈夫,丈夫前线抗日,妻子照顾家庭,夫妻小爱升华为祖国大爱。坚强乐观,相信中国必胜,面对侵略倔强不屈,是水生夫妇坚持斗争的精神动力,他们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使自我内心豁达畅快。战区人民的小爱和民族大爱融为一体,人民甘愿忍受困苦、离别之痛,在争取民族解放、保卫祖国中获得惬意安慰。

结语

本文以张洁、迟子建、孙犁的作品为主,对当代文学中的情感休闲文化景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从爱情休闲文化景观、亲情休闲文化景观、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一是分合离别中坚守忠贞的爱情休闲文化景观。它寻求精神寄托,升华自我价值的人生理想:憧憬美好未来,期盼理想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和信仰矢志不渝;牺牲奉献自我,不惧苦痛折磨,为价值的重塑和提升坚定不移。二是悲惨世界中温婉犹存的亲情休闲文化景观。它追求温热和睦,达到心灵归属的人生理想:和谐温情,浓郁亲情,在悲凉中创造温暖;追忆温馨,怀念亲人,在回忆中重温幸福。三是残酷战争中祖国大爱的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它追求平静安逸,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生存理想:在颠沛流离中构建安逸家园;在动荡不安中期盼安逸之所。

作者:刘洪健李繁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