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和谐文化含义和建设研究论文

农村和谐文化含义和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虽有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要准确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文化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以倡导、研究、传播、实施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和谐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范式,是一种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基础相契合、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化与升华。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并将和谐理念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

1.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凝聚力。文化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之魂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因。农村是农民的家园,只有在农村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建设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将和谐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实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3)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尊重农民的文化与精神追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文化发展缓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导致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2)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总量亟待提高。由于受财力、物力的限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于市镇,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是面积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满足当前农民的实际需要。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3)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由于农村文化工作相对清苦,做出的成绩又很难及时得到肯定,因此,文化专职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大多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同时兼职做乡(镇)政府的日常工作,“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在文化活动开展和关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主要还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还未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角。文化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4)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顺畅的体制与灵活的机制是农村文化事业深入有效开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只有体制与机制顺畅灵活了,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资源的最大作用。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为了自身生存,有些文化馆(站)甚至将文化设施出租或挪作他用,其文化功能在逐渐萎缩和降低。

(5)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在加深。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先进文化阵地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当前某些封建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当其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需求自然而然随之凸现,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

1.将和谐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规划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支出预算、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等方面,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实现。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对文化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繁荣,我们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文化经济政策的同时,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当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

3.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庞大的、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因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计划,采取函授、选送到文化艺术院校深造、从艺术院团派教员到农村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工作的需要。落实文化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待遇问题,妥善解决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民进行健康的文娱活动创造必要条件。

4.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二是要稳步推进基层经营性国有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四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超级秘书网

5.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搞得好坏,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是关键。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落实有关部门责任。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农村文化工作,并将文化工作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党政班子政绩考核之中。二是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各县(区)和乡(镇)都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党委和政府都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文化工作。三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群团组织对文化工作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并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加大文化工作含量。四是要用典型引路,认真总结经验,表扬并推广好的典型,对文化工作落后单位,要求其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奔小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促进农村文化事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哪些事[J].农业政策,2006,2.

[2]段振榜.关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3]陈海平.把握“五化”趋势发展农村文化[J].文化建设,2006,3.

[4]邹华华.利用大众传媒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