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文明下我国林业建设发展(3篇)

生态文明下我国林业建设发展(3篇)

第一篇:秦岭森林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独特的山岳地貌、南北兼具的气候带给秦岭带来无尽的神秘。秦岭山区植物区系成分和动物种属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它是全国有名的“天然药库”,中草药种类1119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秦岭被子植物中约有木本植物70科、210属、1000多种,其中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占38科、70属、177种,除个别树种外,南坡都有生长,而北坡只有21属、46种。秦岭是惟一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这里交会、融合;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在秦岭进行森林旅游开发,不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还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

一、发展秦岭森林旅游,应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

秦岭山区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随着林业改革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有效的开发森林旅游是秦岭山区的一种重要发展形式,也是秦岭山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做法。虽然秦岭山区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秦岭林区的森林资源一直俊养深山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在上世纪,国家对秦岭林区森林进行木材采伐,对大自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生产力空前发展的同时,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森林消失、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严重生态危机。不仅危害了秦岭环境安全,同时也破坏秦岭山区的生态和谐。直到上世纪末秦岭山区全面禁伐,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秦岭生态体系经过养息才逐渐得以恢复。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环保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非常适合秦岭山区森林资源开发的,但是考虑到秦岭山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森林旅游的现实需要,在森林资源开发中,应当形成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保证森林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实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虽然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旅游设施建设,打造完善的旅游环境,但是考虑到秦岭地区森林资源的特殊性以及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发秦岭森林旅游资源,使森林旅游能够突出原生态这一重要特点,尽可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使森林旅游能够与生态文明建设互补并相互融合。所以,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只有与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才能提高森林旅游的开发质量,进而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二、发展秦岭森林旅游,应充分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基于秦岭山区森林旅游的现实需要,在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实现对现有森林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这样,既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减少破坏林地面积,把握正确的森林资源开发原则,使森林旅游能够突出对森林资源的尊重,又保证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因此,在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依据现有的森林资源特点开发出适合游客观光的森林旅游线路,保证其设计的科学、合理,还原森林旅游的原始性,提高森林旅游的品质、科普教育和谙悉森林保护的重大意义,吸引更多的游客,既满足生态需求又满足游客需求,切实做到与自然相依相融。由此可见,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有着正确的认识,不但要做好现有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同时还要根据森林资源发展的实际需求,做好森林资源的优化,使森林资源开发能够达到有效性、有序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保证森林资源开发取得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的积极作用。为此,在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与森林旅游结合在一起考虑,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效果,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旅游成为秦岭地区森林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三、秦岭森林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

由于秦岭山区原始森林众多,对原始森林的保护难度相对较大,为了有效地保护原始森林,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重视原始森林的重要地位,并按照相关的森林保护法律法规,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森林保护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秦岭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并重,更大程度满足旅游需要,并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坚守生态红线,使森林资源保护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形成资源森林保护与森林旅游资源开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是保证秦岭山区森林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同时也是做好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只有根据这一要求,做好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才能够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为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支持,使森林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定的契合。

四、发展秦岭森林旅游,应倡导森林文化和生态文明共同繁荣

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既要倡导森林文化,谋求商业利益,同时更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使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因为旅游而遭到破坏,如果是这样,就违背了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同时也使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丧失了其根本意义。因此,在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根据森林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重视森林文化、商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森林文化、商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的统一起来,实现商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保证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既满足商业需要,又达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

五、发展秦岭森林旅游,应实现森林资源与旅游资源相融合

基于秦岭山区的特点,森林资源是该地区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秦岭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按照秦岭山区的发展规划,秦岭山区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还应当做好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森林资源能够成为为秦岭山区带来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只有重视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才能够为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进而满足秦岭山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需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有所侧重,为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理念保证和实际支持。按照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需要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需求,将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与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对推动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和做好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只有实现秦岭地区森林资源开发和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相融合,才能保证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取得成效,最终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目的,使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能够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六、发展秦岭森林旅游,应积极转变开发思路,实现以保护促发展

从秦岭山区森林资源的开发来看,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应当与森林资源保护结合在一起,通过必要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繁荣地域经济。同时,加强森林保护,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不断提高森林旅游的整体品质。因此,对于秦岭山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及时转变思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思路转变,才能实现对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森林保护的有效开展,使秦岭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森林保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明确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积极转变森林旅游开发和森林保护思路,形成以开发促保护的发展模式,对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重视这一理念的推广,才能保证秦岭山区的森林资源开发取得实效。才能深入贯彻的“美丽中国,从林做起》”这一生态理念,不遗余力抓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让资源变资产,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13亿人民充分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参考文献《陕西省大秦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陕南旅游产业突破发展规划纲要》《大秦岭》《林业生态学》《秦巴山区植物志》

作者:杜青毅单位:陕西省宁西林业局

第二篇:营造林业风推动生态文明

近年来,清水河县林业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执行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围绕“三转六看”,不断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党的自身建设得到完善,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局党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促进林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落实党建“一把手”工程,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具体抓党建工作中,局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带头落实党建工作“一把手”工程,认真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定期召开班子会议,专门研究党建工作,确定党建工作思路,层层分解细化党建责任目标,做到责任到人、到岗。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加强班子自身素质建设,经常组织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严肃党内生活,认真抓好民主集中制、“”、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落实,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股站负责人之间相互交流,坦诚相待,分工协作,互相支持,共同维护了领导集体的威信,推进了全局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局党组坚持以强化党员教育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中心组学习活动,每季度组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每周二上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集中理论学习活动,每周五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情况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的一项重要依据。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局党组不仅组织全体党员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而且将学习范围扩大到全局干部职工,并将之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范畴。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党章》《系列重要论述》《四个全面》《学思践悟》以及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通过强化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对机关党员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维修布置,活动阵地焕然一新。按期完成了党报、党刊征订以及党费收缴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局党组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本部门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带领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突出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扎实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和惩治等各项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重一大”事项有关规定。持续抓好作风建设。

首先从整顿机关纪律入手,修订和完善了《机关制度》,从学习、考勤、车辆管理、廉政建设等13个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建立了上下班签到签退表、统一请假条、请销假日登记及月汇总表、干部职工工作日流向表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管理机制,将每一名干部职工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其次,明确了岗位责任分工,实行了以股、室、站等二级单位管理为基础,股、站、室负责人对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对主要领导负责的层级责任机制。三是成立了局机关纪律督查组,会同县纪委派驻组定期不定期对各股站上班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积极开展扶贫包村及进社区活动。围绕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深入推进“三包三联”活动,帮扶窑沟乡南也村、小缸房村、暖泉也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发展经济林项目,全力参与了包扶窑沟乡“十个全覆盖”村项目建设;机关4名年轻同志被组织选派到窑沟乡小缸房、暖泉也、老牛湾镇阳崖村及韭菜庄乡榆树庄村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指导工作,积极组织局机关38名在职党员开展进社区活动,参与了圣泉社区组织的爱心救助、文体比赛等各项活动。2016年,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局党组又选派50余名干部与窑沟、老牛湾、韭菜庄3个乡镇的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为实施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添动力。

辛勤耕耘,收获了金色的回报。清水河县林业局通过全面加强机关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不仅提升了全局党建工作水平,树立了林业部门的良好形象,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他们用爱民、为民的高尚精神和突出业绩在群众中为党树立了座座丰碑,为鲜红的党旗增添了无限光彩。如今,但凡往来清水河县的商贾游客,或者是久居本地的乡亲民众,都能切身感受得到生态建设给这里带来的巨大变化,32.9%的森林覆盖率让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清水河县对外交往真正拿得出手的名片。

作者:乌俊伟,赵占厚 单位:内蒙古清水河县林业局

第三篇:生态文明下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资源总结构中,林业资源是一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发挥出较强的维护生态平衡能力,同时能够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发展。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生态资源的需求逐渐加大,同时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所提升。因此于林业管理工作期间,通过应用科学的生态化管理模式,并且推动林业管理可持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当下我国林业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工作和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进行阐述,为我国的林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举措

生态文明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可以实现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保持和谐共处的状态,并且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在自然环境中,林业资源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背景下,应用科学有效的举措,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林业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当下我国林业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存在于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中有待改善的问题较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项内容:首先,我国林业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造成管理技术较低的重要原因就是相对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工作者。据有关数据统计,于我国整个林业系统工作范围内,具备较高专业性技能的人才比例只有13.6%。并且我国林业系统管理工作的科技投入于所有行业中的科技投入情况相比较,仅占有1%的比例,表明在林业管理中,缺少足够的科技投入。此外,我国的林业科技贡献率显著的低于国内其他行业以及国外的同行业水平,滞后的科技也导致林业管理工作得不到关键技术的支持。其次,在林业管理工作中,未能实现社会的参与以及支持。通常林业管理所需经费主要是通过政府拨款的方式获得,从而将社会化的筹资机制有所降低,不能落实于实践中。直接导致的结果有每年政府投入给林业系统的经费相对较高,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群众却不具有较高的植树造林参与度的情况。并且一些较大类型的林业项目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也可以造成林业建设滞后的问题,不利于林业管理工作向前发展。最后,我国森林资源呈现出了不断减少的局面。当下,我国的森林总覆盖率在世界中排位于130位,人均森林面积相对更为贫乏,不能获得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下,也为我国林业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挑战性问题。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性途径

1将林业资源进行明确的定位

我国林业资源具有较为广阔的区域分布,并且各地区林业资源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例如有的林业资源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发展目的,有些林业资源是以生态效益或者将两种效益同时发展。因此,在实践的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对于林业资源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并且针对林业资源的应用计划、目的以及方式和途径等进行分析获得具有差异化应用的最终定位,对于有效利用林业资源,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于伐区展开监督管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在经济利益同环境保护之间产生冲突时,受益者面对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引发滥砍滥伐的现象。因此,若想坚定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理念,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保障林业管理工作实施的质量。对于每一片伐区,均需要明确主体负责人,并进行签订有关的伐区作业管理责任书。在进行砍伐之前,林业局监察室实施科学的抽取,并且资源站进行全面的检查。在进行砍伐工作以后,各个单位实施检查验收,并且于年底林业局进行统一的伐区质量检查验收。

3也能够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林业管理工作

当先面对我国林业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应该将提升林业高新技术作为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例如在实践管理工作中,通过培育具有规模的优良种苗,针对良种壮苗、优良树种结构实施探究。并且应用先进技术实现科技造林以及科技兴林的发展。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林业管理中,积极的对木材加工以及制造技术做好改善,将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提升。不仅能够使经济得到发展,还可以推动资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中,通过跟碳捕捉以及技术利用充分联系,并联同前沿技术,可以使传统林业产业在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中获得发展,为其可持续发展获得更优越的契机。

4加强宣传教育

作为领导应该加强对于林业工作的重视度,并定期的展开动员会议,合理的安排部署相关的林业工作内容。同时,需要在职工心中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强化措施紧抓重点,保障每一年的项目计划任务可以圆满的实现,推动林业发展步伐迅速。同时,应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使林业发展在全民中展开落实。例如,通过电视、广播、文艺汇演以及会议、标语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使民众积极的参与到林业建设工作中。

5健全并完善有关法律机制

在林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有效的法律法规必不可少。当下我国有关林业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实施条例。虽然具有一定的法律规范性,但是由于应用年限较长,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下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制定和健全完善林业基本法律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在立法的原则上,应该突出重典治乱,即对于违法乱纪的情况应该给予严厉的处罚,进而提升直接责任人以及林业管理团队人员的责任意识。将林业的法律地位进行提高,能够有效地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结语:于生态文明视角下获得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利用好林业资源,推动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实现,意义重大。因此,应该注重落实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以及利用科学技术等工作,来实现林业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24(06).

[2]王兵.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7).

[3]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11(18).

[4]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03).

作者:蔺辉单位:莱芜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