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3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参考文献:

[1]王佳,路紫,孙连敏.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诌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6(2):204.

[2]郭鲁芳.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旅游论坛,1998,(2):34.

[3]徐期勇,艾南山,李立华.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保护,2000,(3):31-33.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必然以生态区旅游管理为基础,作为一个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密切重视生态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竭泽而渔。生态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管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先导,但这并非是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推销,需要保障生态区域旅游资源与游客、日常运作中的相关利益对象相互之间的共生共进。在进行旅游生态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尊重自然界演化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反应社会人文需求在生态区旅游发展中的各类变化。因此必然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然而就我国生态区旅游现有管理体系而言,管理制度的缺乏、对信用和旅游者满意度认知的缺乏、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偏颇化、对生态区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理解的不当等,在缺乏专业型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现状面前,必然无法完成利润和价值在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特殊构建和管理需求。此外在我国生态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领导榜样性经典案例的缺失,也会导致各个生态景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本身并不属于行业管理,也不是离散性的单元式管理。在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要求下,各组成部分和环节的独立性管理,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相结合,均需要被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的日常管理为例,管理者仅将生态区作为一个产品生产资源的供应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会给生态景区的旅游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入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证,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蚀比较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证,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入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入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入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个方向入手,并合理地调整三个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个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入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个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个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息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个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入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个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入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个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二)不断完善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从生态景区日常管控需要角度,对现有旅游管理系统的功能的不断完善,可以在对系统上现有构架和功能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从生态资源环境管理、生态景区运营管理、辅助管理和主体管理三方面,来设计出延展性信息管理子系统,比如资源分析和评价系统、景区车辆监控和调度系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游客救援系统、设施管理和维护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营销系统、电子解说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门禁票务系统、主体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景区电子商务系统等。从功能设计、存在的目的角度配设相应的操作说明、管理制度等。现有旅游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需要遵守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的开发原则,从软硬件基础层向专题应用层逐步拓展,就其功能架构方面的改良,则需要从信息应用的角度,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功能模块,以辅助生态景区的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目前生态景区存在大量的如价格恶意竞争、购物诈骗、黑店、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违规现象,为保障广大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需要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联合生态景区进行共同治理。在对生态景区市场整顿和治理的过程中,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必须引入进来,在生态景区主体管理者的配合下,逐步完善生态景区旅游价格的管理,促进生态景区区域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有序化发展。对“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管理方法的完善,不但可以提升生态区旅游品牌形象,对旅游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福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福州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狭义范围内的探讨,因此在探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并未将人文类旅游资源纳入进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类型,早在1999生态环境旅游年就提出了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展和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将福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型概括为四类。

1.森林山岳类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是生态旅游较为原始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类旅游资源往往具备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陶冶情操,寄情山水,适宜于开展休憩、疗养、科考、观光、露营和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福州市山岳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见表1。

2.海滨湿地类生态旅游资源。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和乌龙江穿城而过,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岸港口城市之一。全市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沿海多天然良港,像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等;砂质海滩长达560公里,如长乐下沙海滩、平潭龙王头海滩等都有优质沙滩;福州东南的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岛屿风光独具特色;另外,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仅鱼类就达到500多种。福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质的海滨沙滩、优美的岛屿风光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福州市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福州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具代表性的资源,是目前福建全省最大湿地,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徒途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站,具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主要植被类型,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4种,比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而且每年都有上千万只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是一处集湿地保护恢复、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滨海湿地公园。

3.温泉地热类生态旅游资源。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5℃,或华氏10℉以上,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比如碳酸钙、硫磺、钙、钾、氡、钠等,泡温泉不仅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凭借着有利的盆地地形及丰富的降水量,福州市温泉资源具备了储量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易开采等特点,成为了福州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福州温泉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永泰、闽候、闽清、连江等周边县市,共有20多个温泉点40多个泉眼,无论是在城区享受SPA式温泉,还是到周边青山绿水环抱的温泉景区泡温泉,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据统计,2013年福州市温泉旅游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龙泉山庄、源脉温泉、赤壁温泉,分别为118.6%、47.8%、19.7%,占温泉景区接待量的51.1%。现将福州市温泉生态旅游资源统计如下(见表2),必须说明的是,福州市区的温泉因开发充分、城市景观居多且商业化氛围浓厚,在资源统计时仅选取了几家,并未全部纳入。

4.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的新形式,其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便于旅游者认识、了解、享受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开展观光、劳作、民俗体验等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仅能普及自然农业知识,还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福州市休闲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农家的休闲形式为主,一些农户创办农民餐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20世纪9O年代开始出现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比如永泰大樟溪的千江月休闲农场等。截至2014年6月,福州市共有各类休闲农场143家,包括农、林、牧、渔、茶、园艺等多个项目,其中,3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还有一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闽侯县,福州市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级及以上)一览表见表3。福州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涉及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温泉理疗保健、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年游客近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亿元。

二、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在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统计过程中,福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景观齐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涵盖了森林山岳类、海滨湿地类、温泉地热类、休闲农业类等多种类的旅游形式,另外,福州濒临东海,闽江口、罗源湾及海坛岛的滨海海洋类资源也独具特色。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品种,湿地、温泉、河湖、外海景观丰富,各类景观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观光、科教、度假、体验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资源品质较高,但知名度低。在四类生态旅游资源中,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品质居全国前列,闽江口湿地公园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众多的稀有物种以及候鸟迁徙、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等多项要素在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而福州温泉品质居于全国前列,休闲农业依托了良好的自然及原始生态环境。四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极高,但是,由于开发不足和宣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福州的诸多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却很低,品牌效应缺失,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

3.大多分布于郊区及周边县域,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经过上文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可知,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福州城区以外的各个县域;市区范围内生态旅游资源较少,且分布地点多位于市区及郊区的城乡结合区域。这一特征是由福州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东部丘陵平原相间。这种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北部和南部县域地势较高,自然景观优美,环境宜人,因此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及周边相邻的连江、闽侯位于福州盆地,其温泉地热资源丰富;而东部闽江入海口则因地势较低且与东海相连,成为了优质的海滨与湿地资源区。

4.生态保护观念不足,生态旅游形象不鲜明。福州市的生态旅游的游客多选择中短途游,以福州市区居民为主,其次是周边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的游客;客源结构以散客为主,生态旅游所涉及到的地区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原始乡村和景观优美的自然地区,使得福州市的生态旅游更加倾向于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也多为乡村旅游和乡村体验游,因此,福州市的生态旅游形象模糊,定位不准确,从而带来旅游过程中重体验而轻保护、重旅游而轻生态的现象。

三、结语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源的识别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环境容量有限,任何不当的人类干扰都可能对其生态造成极大危害,尤其是“泥林”景观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因此,保护区在开发之前必须明确其生态风险存在何处,然而判断哪些行为会增加生态系统的风险,哪些行为会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的界定

景观结构是功能研究的基础,也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的基础。根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功能、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可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湖泊、沼泽、盐碱地、农田、建筑用地、湿地、“泥林”和河口三角洲类。我们采用1B5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B5万的地形图作为底图,结合实际野外调研,绘制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类型分布图(图1,见封四)。

2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分析

筛选和识别主要的风险物质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根据生态风险物质的干扰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度量和权衡选取生态风险受体。

我们在景观类型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8类景观类型分成五大类,即湖泊、湿地、盐碱地、建筑用地、耕地。在进行景观类型分类过程中,我们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沼泽、湿地和河口三角洲归为湿地一类。

各类生态风险源的描述是生态风险评估中的重要一环,各类风险源中自然风险源是难以避免的一类风险源,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深受自然风险源的影响。根据5乾安县志6和实际调研发现,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风险源,包括干旱、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源;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风险源,包括非旅游业生态风险源和旅游业生态风险源,见表1。

3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的暴露与危害分析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4种生态风险源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干旱是引起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的根源,干旱使湖泊水域面积不断减少,盐碱地面积不断增加。由于盐碱地土壤松散,植被覆盖率低,随着盐碱地面积的扩大,进一步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活动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兴建,可能破坏生态景观的完整性,加上旅游者吃、住、行等方面的需求,直接导致用水量增加,噪声污染加剧,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鸟类的栖息。对这4种主要风险源,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每种生态系统暴露在风险源之下的状况各不相同。干旱影响范围较广,大布苏自然保护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都处在这种生态风险源之下,都可能出现生态系统受损的情况,而水土流失现象只对水土流失区及其附近的景观类型有影响。盐碱地生态风险源主要影响鸟类栖息环境和加剧水土流失。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活动、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可能破坏景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由于各风险源在不同的分布区有不同的影响强度,因此不同的景观类型面临的风险强度不尽相同。

4生态终点的确定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表征大布苏自然保护区5种景观类型受到风险源干扰后可能出现的损害情况,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中关键的一步。选择的指标既能反映危害与生态环境影响,同时又具有直观性,能准确反映保护区内各景观生态类型受到干扰程度的大小,因此本文选择了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分析。

主要有:¹生态弹性度指数分析。生态弹性度是指生态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及其抵抗各种压力与扰动能力的大小,生态弹性度的大小反映特定生态环境系统的缓冲与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系统组成越复杂多样,各构成类型的健康与安全状况就越好,系统的弹性范围就越大。一种景观类型的生态弹性度指数越大,说明这种景观对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大,遭受损害后的恢复能力越强,可用下述模型定量化地表示系统的生态弹性度指数:ECO=Vi@Si@Pi;Vi=Mi/M。式中,ECO为生态弹性度指数,Si为每种景观的面积比例,Vi为i类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为整个区域内的物种数,Mi为i类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数,Pi为弹性分值,由专家分别进行打分。

其中,生物多样性指数Vi=Ni/N。式中,Ni为i类生境中鸟类种数,N为整个研究区域鸟类种数。根据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现有资料,结合专家分析,上述5种景观类型(耕地、湖泊、湿地、建设用地、盐碱荒草地)符合专家意见。经专家认真讨论,将湿地、湖泊、耕地、建设用地、盐碱荒草地5种景观类型分别赋予弹性分值5分、4分、3分、2分、1分。同时,以生境鸟类数作为衡量其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指标,5种景观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见表2和表3。º干扰度和自然度分析。干扰强度表示人类的干扰作用。干扰强度小,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因此该指标对受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意义。干扰强度用单位面积生态景观类型内的廊道(道路、人工沟渠)长度来表示。自然度越大,生态景观类型的生态意义就越大。公式为:Wi=Li“Si。式中,Wi为i类生态景观受干扰程度,Li为i类生态景观内廊道(公路、铁路、堤坝、沟渠、栈道的总长度),Si为i类生态景观总面积。

干扰强度与生态景观自然度成负相关,计算公式为:Zi=1/Wi。式中,Zi为生态景观自然度。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干扰强度与自然度指数分析结果见表4。»生态环境脆弱度分析。生态环境脆弱度是对生态环境自恢复能力的一种度量,反映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敏感程度。建立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生态环境脆弱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5种景观类型中,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排序依次是盐碱荒草地、湿地、湖泊、耕地、建设用地,其排序值为5、4、3、2、1,排序后进行分析处理,生态环境脆弱度指数见表5。¼生态指数分析。测量生态指数的指标有物种保护指数(Xi)、生物多样性指数(Vi)、干扰强度(Wi)和自然度(Zi)。根据公式计算出Xi、Vi、Zi等指标之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生态指数:Ei=aXi+bVi+cZi。式中,a,b,c是指标权重。

结合专家分析和实际调研,我们认为物种保护最重要,其次是物种多样性和自然度,赋值为a=0.6、b=0.3、c=0.1,计算出各生态系统的物种重要性指数、生态指数,分别见表6和表7。½生态损失度指数分析。生态损失度指数是指某一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和脆弱度指数的综合,在相同风险下不同生态系统的生态损失度是不同的。其生态损失度指数计算公式为:Di=Ei@Fi。式中,Di为i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损失度指数,Ei为i类生态系统生态指数,Fi为i类生态系统的脆弱度指数。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损失度指数,见表7。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估

通过受体分析、风险源分析、暴露和危害分析,综合评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情况,从而可以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目的地2””1年和2””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表8)来表征生态风险,得到吉林省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风险变化情况。2004)2011年,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增加了4.42km2;湖泊面积减少了9.226km2,湖泊水面变化幅度最大;盐碱荒草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但是盐碱荒草地中的盐碱地面积进一步增加,荒草地的面积进一步减少,盐碱化趋势仍然较明显;耕地面积增加了2.929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41km2。从数据中发现,湖泊面积一直在减少,减少的幅度最大。湖泊水面减少的区域取而代之的是芦苇湿地和盐碱地,以芦苇湿地为主。由于芦苇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是这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的,这样有利于保护鸟类栖息地的生态安全。湖泊水面的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当地干旱气候所造成的,湖泊生物多样性指数在这五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居第三位。

综合考虑,将湖泊定位为二级风险区域。芦苇收割是当地居民的一项经济活动,芦苇收割行为影响到了鸟类栖息地的安全,而大布苏湖属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将该区域定位为二级风险区。盐碱荒草地面积变化不大,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盐碱荒草地区兴建旅游道路,该风险通过合理的旅游规划开发策略能将生态风险降到最低。而该区域的生态损失度指数在5类土地利用类型中居第三位,生态损失度相对较小。综合考虑,将盐碱荒草地定义为二级生态风险区域。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耕地面积增加部分来自盐碱荒草地,当地居民开垦不当,将导致土地退化,甚至沙化。耕地区域处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旅游者的大部分旅游活动都集中于此,旅游活动影响最大,再加上农田耕种和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用水,干旱生态风险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将该区域定义为一级生态风险区。“泥林”景观由于自身的特殊性——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又备受旅游者关注,因此将该区域定义为一级风险区;其他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为低生态风险区(图2,见封四)

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对策

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全球旅游热点,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自然保护区内更是如此。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自然保护区的造血功能,还能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维护自然保护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1一级风险区的旅游开发对策

通过对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分析,我们认为耕地区、“泥林”景观区为一级风险区。根据一级风险区的实际状况,本文分析了主要应采取措施:#1038#一是政府引导,合理开发,规避人为生态风险。一级生态风险区处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最外层,景观主要以耕地为主,保护物种数量适中。在整个大布苏自然保护区规划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居民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利益矛盾,合理调配土地使用方式,尽可能少占用农民耕地。同时,政府在兴建旅游基础设施时应科学规划,把对耕地的生态干扰降到最低。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在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兴建水利设施,保证作物的正常需水量,减少干旱风险。从表8中可见,近几年耕地面积一直在增加,由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普遍干旱,盐碱地较多,在耕地开发的过程中已出现耕地退化成裸地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景观的完整性,更影响了旅游者的视觉美感。因此,当地居民要合理利用耕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加强对节水工程建设,减轻干旱灾害,充分发挥增产潜力。同时,在农田中引入生态缓冲区,使耕地有休养生息的时间;增强对农田系统的保护,使耕地景观成为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检测,严格控制人类活动。“泥林”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国内外专家对“泥林”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泥林”生态监测工作,建立监测站点,严格控制人类活动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放牧行为。科学测算“泥林”游览区的环境容量,限制游人数量,以防止对脆弱的“泥林”景观造成破坏。加强化石的保护与开发,“泥林”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化石产地,通过对化石的研究能提供研究古生态环境的重要线索。针对“泥林”地区环境的脆弱性和科考的重要性,在进行“泥林”古生物化石挖掘的过程中要保护“泥林”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由政府牵头,使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将“泥林”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在开发过程中,加强保护,防止居民因利益而非法挖掘。增加植被覆盖率,疏导暴雨急流,遏制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风险因子之一,而“泥林”景观的形成与地面的潜蚀和侵蚀是分不开的。“泥林”景观区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大布苏自然保护区降水集中,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要增加植被覆盖率,尤其是在“泥林”景观区的化石产地要建立永久性标志与围栏,集中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减少水土流失。针对降水集中,采取暴雨急流疏导工程,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三是构建景区的分流体系,缓解景区生态压力。由于农田区域属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人类活动比缓冲区和核心区多,而大布苏自然保护区是乾安县旅游活动开展较早的区域,加上优质的旅游资源,势必迎来大量游客。大布苏自然保护区要建立景区分流体系,与吉林省西部其他旅游景点互动,如白城的向海、前郭的查干湖、乾安的花敖泡等景点,通过景点之间的互动,减轻保护区的生态压力。

2二级生态风险区的旅游开发对策

二级生态风险区主要是指盐碱地、湖泊和湖泊中的湿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抗盐碱植被研究,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率。成立专门的盐碱地研究小组,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盐碱地研究,根据自然保护区盐碱地的特性,增加抗盐碱的植被,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同时,给盐碱地一个充裕的生态恢复时间,逐渐增加盐碱地的生态活力。

二是道路修建应无损于生态,减少生态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可达性建设关系紧密。对旅游者来说,旅游交通是连接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桥梁”,交通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交通道路设计不但能很好地把各个景点串联起来,而且还能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步行道时,要充分考虑盐碱地的实际,在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基础上修建新的步行道。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重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能量、物质的交互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流通,尽可能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是合理规划芦苇收割工作,规范居民收割行为。在大布苏湖中的湿地上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根据2001—2007年的数据发现,芦苇湿地面积一直在增加,这对含蓄水源、保护鸟类栖息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芦苇湿地面积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的芦苇收割将影响鸟类聚居。为了保护鸟类的栖息地,政府部门要主动引导,根据鸟类的聚居习惯合理收割芦苇,降低人类对鸟类的影响。此外,大布苏自然保护区在兴建旅游区道路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因此应建立隔音带或装配消声系统,降低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要运出自然保护区,防止固体废弃物影响整体生态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