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分析塞罕坝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优势

分析塞罕坝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优势

历史文化蕴涵塞罕坝森林公园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就是狩猎之所,直到清朝仍是皇家猎苑,木兰围场闻名于世。在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至今保留着20余处历史古迹、遗址,流传着诸多的传说典故。在塞罕坝可以寻觅秋狝文化的根源,体验满蒙汉等多民族文化的和谐交融。因此,到塞罕坝旅游、参观的人无一例外地要领略一下塞罕坝特有的历史遗迹、传说典故和乡土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展各种示范教育活动,使塞罕坝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弘扬,这是塞罕坝重要的社会影响。

自然气候独特塞罕坝按地形分坝上、坝下2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以丘陵、曼甸为主,海拔1500~1939.6m;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m。年均气温-1.5℃,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3.4℃和-43.2℃,年均无霜期60d,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此,虽地处华北,靠近京津,但其气候特点与东北大兴安岭相近。夏季凉爽,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冬季寒冷,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如此独特的气候,再加上优美壮观的森林草原景观,在整个华北地区均属罕见,实为夏季避暑度假、旅游观光,冬季滑雪狩猎的理想之地[6]。

自然景观优势塞罕坝森林公园内可同时看到森林、草原、湿地和沙漠等多种景观,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如以白桦天然林与云杉、落叶松林为主体的森林景观,以五花草甸、金莲花草塘为特征的草甸景观、以百里香群落和二色补血草群落为代表的干旱草原,以禾本科植物为主的草原景观及以莎草科为主的沼泽景观,白桦天然林与落叶松林,连绵起伏,横无际涯,每到秋日,层林尽染,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平坦的草甸,如锦的五花草塘,适合观赏和摄影,北部与内蒙古草原毗邻,蔚然壮观;森林公园西部的沙地与沙丘姿态万千,荒漠沙地景观独特,魅力非凡;区内吐力根河和撅尾巴河两岸,草甸沼泽相连,逶迤的河道穿行其中,美不胜收。

人文景观优势保护区所在地是原清王朝“木兰围场”皇家猎苑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其历史与文化遗产也比较丰富,区内的12座联营遗址、扣垦坟、塞罕敖包、康熙亮兵台、塞北佛石庙等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生物景观优势景观斑块复杂,生物多样性与众不同,极具生态旅游价值。植物景观以五花草甸、百里香群落和二色补血草群落最为独特;花色缤纷,枝叶滴翠,连片分布且随处可见,面积上百公顷的天然二色补血草群落,花团锦簇,堪称塞罕坝一绝。引人注目的还有连片分布的天然百里香群落和面积相当可观的蓝刺头群落;随处可见的柳兰、黄花菜、金莲花群落;令人目不暇接的山韭、委陵菜、翠雀群落等。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中常有马鹿、青羊、豹猫等出没,白头鹞、苍鹰、红隼等在蓝天白云中盘旋,俯首近视,蓝马鸡、黄羊、狍子等在灌木丛中游憩,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塞罕坝开展生态旅游前景预测

旅游是一项收益高、关联度大的行业,它的兴旺可以带动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城镇城市化、城市都市化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类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追求愈来愈强烈,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也使得人们不再满足城市公园和人造景点的游览,崇尚自然、探索自然、认知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越来越强的愿望和要求。近年来,人们的生态旅游消费日益增加,在整个旅游产业中,生态旅游增长最快,年均递增10%~15%。生态旅游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一种高级精神享受,是人们旅游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后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前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最为迅速、适应性最为广泛的一项旅游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属于塞罕坝旅游的一部分,保护区内独特的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其独特性、珍稀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使保护区成为河北省乃至中国旅游的精品之一。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为河北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景十分美好。

作者:赵云国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