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企业内控建设难点重点问题

中小企业内控建设难点重点问题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伴随市场经济步入新常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中小企业作为数量众多且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其发展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同时给市场经济带来了较大的活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中小企业的规模小,组织架构简单,缺乏内部职能约束,使得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职能不健全,缺乏对绝对权力的约束,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企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小企业内控建设难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思考

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小企业通过设立内控组织、健全内控制度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减少经营失误,对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内控特点不同,本文首先就此展开论述。

一、不同发展阶段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特点与控制要点

(一)企业初创期阶段

在初创期,中小企业的所有者更重视对市场的开发,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在拓展市场,而在此环境中所有者会放宽管控权,导致营业部门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缺乏约束,企业大部分工作的重心在于拓展获利能力和增加实际利润,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在初始创业阶段,会计的职能较为单一,一般仅局限于核算管理,无法参与到其他管理活动中,较少的会计拥有财务管理决策权,甚至部分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将财务工作外包给代账公司,因此在部分中小企业中账外项目较多,普遍核算管理不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不健全。在此阶段,中小企业要提高管理者对内控的认识,在初创期管理人员的话语权占据绝对地位,只有管理人员认识到财务会计体系参与到内控建设中的积极价值,才能够推进财务系统发挥其监督职能,促进企业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企业成长期阶段

中小企业在初创期过渡到成长期后,能够在主营业务上形成一定的规模,伴随规模化交易体系的建设,中小企业的产品种类或服务模式逐步趋于多样化,将拓展出的客户群体作为基础,扩大自身利润规模,但是不同于初创期的盲目扩张,成长期的企业经营目标不再完全集中在业务规模的扩大上,能够分散部分精力在管理活动和控制活动上,伴随规模的扩大,权力需要分散,授权趋于合理化,财务制度和成本费用管理机制逐步开始丰富完善,不相容岗位逐步分离,互相约束,在必要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会寻求第三方审计机构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外部审计,提升内部管理质量。

(三)企业扩张阶段

在经历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积淀后,中小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在地域性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内部管理框架基本形成,内部控制机制基本建立,可能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对制度做出适当的调整,所以整体发展趋于稳定。对于此时的中小企业而言,扩张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并完善新业务内控流程,将明确权责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点。对企业管理层的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规避违规业务活动,并使其成为日常内控活动的主要工作。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部门的建立健全将成为内部控制职能实现的基础。企业扩展阶段的内控重点是规避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重点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应尊重企业实际

1.内部控制建设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进行,内部控制作为管理举措需要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展开,并结合企业发展现状才能够发现风险点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和完善控制方案,要增强对风险的预见性,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预案,以缓解在未来或有风险成为现实时的应对压力。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需要结合企业风险主次类别进行,在中小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难以避免会遇到大量的风险因素,内部控制难以对所有风险因素进行规避,所以需要企业针对风险因素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的高低进行分类,内部控制所需要解决或规避的首要模块应该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绝对影响的风险因素,其次是应对一般性风险,权衡主要风险类别,整合企业内部控制资源防范主要风险。3.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资源有限,所以切记盲目充大,其内部控制的软件和硬件条件难以和大型企业相比较,大型企业的制度能够应对精细化的风险因素,但是中小企业全盘复制却难以行得通,所以在实践工作中需要中小企业管理层和分管内部控制的负责人切合实际情况规划内部控制活动,提升内部控制举措的可行性。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

中小企业在传统经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多依赖人工处理,过程繁琐,所需要的时间成本较大,但是在现代化环境下,信息技术服务价格逐渐走低,而内部控制的价值却逐步提升,所以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举例而言,A企业为汽车零售企业,下属子公司分布在多个省市,所销售的主要产品单体价值大,且在市场中议价幅度较高,出于成本和市价保持的层面考虑,应由总公司事业部统一控制销售价格,但是碍于跨区域沟通难以保证时效性,所以将权力下放至各4S店总经理,由此产生的店总经理舞弊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在当前环境下,A企业完全能够将审批权限收拢回事业部,制定车辆销售权限价格,交由店面执行,在权限价格内的可以自行销售,超出权限的通过企业办公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审批,并由店面财务部门根据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控制是否超权限,权限是否经过审批,在不符合内部控制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拒绝收款或开具发票,并且不在签订的合同上加盖公司印鉴。如此一来,企业的控制需求得到满足,但并未给企业带来过高的沟通成本。搭建信息化平台,是现代化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举措,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并不会给企业造成过高的成本费用支出,新的信息化工具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信息化电子平台有利于规避人工处理过程中的主观性,通过数据信息向内部控制管理部门提供审计线索,便于企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完善解决措施,规避经营风险。

(三)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过程

1.加强对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运行过程的监控

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完成后,需要加强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监控,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可以在实用、有用的基础上,简化流程和单据设计,保证主要的风险控制点有相应制度约束,如:必要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必要的审批程序等。但设计完成的内控制度不能束之高阁,或者只是执行而不进行监督,否则将难以发挥内控制度的实际效果。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层面:事前监督主要是对制定的内控制度是否适合中小企业实际并切实可以运行进行审核;事中监督主要是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每个关键环节建立复核制度;事后监督主要是管理层定期(如每月)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检讨运行情况,制定进一步完善措施等。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内部控制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在内部通过考评机制塑造内部控制管理氛围,建立内部控制考评制度,以便于中基层管理人员依据流程履行控制管理职责,提升企业人员对风险抵御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内控绩效考评制度的执行,对提升内控水平的部门和人员要奖励兑现,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人员要处罚有据和适当,奖罚分明。最后,中小企业对绩效考核在内部控制中的价值要进行重新认识,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能够在短时间内拉升企业全员参与到内部控制中的积极性,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遵从度,促进内部控制积极有效开展,通过绩效考核机制规避或有风险。在该过程中要针对风险因素的变化适当调整评价机制,可以引导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跟随管理重心步伐,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成为了我国经济新动力的主要孵化来源。虽然国家大力扶持,但是碍于部分中小企业自身生产规模有限,其自身风险应对能力往往不高,要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借助内部控制管理来提升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通过制度约束来达到企业内部制衡的目的,在强化内部控制时结合企业实际,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做基础,并逐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增加风险抵御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晓红.我国中小企业内控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2).

作者:汪林芳 单位:海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