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决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决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市场经济成为当代经济运行的主体模式,税收就成为了国家掌握经济的一个工具,税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税收,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税收管理力度,高效率的完成税收工作,成为各级税务部门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将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实际,从提高税收水平的角度出发,对税收决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税收政策 市场经济 税收策略

中国“金砖四国”之一,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人民生活水平稳定,已基本达到小康,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科学、全面的经济策略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稳步攀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逐渐增强。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在多种经济形式共存的复杂形式下,指导税收工作的税收政策变得举足轻重,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决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税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经济形式,1992年邓小平深圳南寻时确立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为市场经济,这些经济结合起来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点和内在要求在于通过运行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有效性来分配资源,强调在社会主义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认同市场经济为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观点。

2.为什么要税收。

税收是国家构建的基础,国家要有强制运作机制,国家隶属的政府、军队,是不能产生利益的,国家要培养军队,维护政府部门的正常运作,就要征税。税收也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行使的基本权利,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征收权是国家重要的权利之一。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国家就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税收制度也是国家处理税收分配的重要法律依据。建立健全税收制度是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3.加强税收工作重点。

全国各级税收机关都要严把关,政府管理税收的部门建立监管机构,使权利和管辖范围分散化,监管收税过程中的不良行为,避免权力过大,造成“一边倒”的情况。涉外税收与国内税收相互协调,面对市场经济时相关部门执法水平需要提高,涉外税收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之一,是对外商企业或外国个人的征收税,涉外税收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可以加强组织收入的职能。有利于国家积极地引进外资,同时提高了国家对外开放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又保护了民族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强调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有着重大的意义,税收可以尽量缩小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均生活水平稳定。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及时改善税收政策

长期以来,税收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税收的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好的发挥,税收政策在实践中出现偷税漏税严重的问题,加强税收管理从根本上端正公民对税收的认识,提高税收效率,逐渐形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法律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1.建立健全税收体制。

建立健全税收体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税收管理,主要针对的是偷税漏税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强化税收的执法保障体系,首先完善地方税收体制,从小到大,再逐渐完善国家税收体制。在国家税收过程中加强监管,在税收部门内部建立监管部门,将税收分开管理,将其置于阳光之下。推行“税收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杜绝偷税漏税的行为现象,在每一个税收环节仔细检查,各部门管理各职责,互相监督,互相管制,互相举报。

2.税法立法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

建立完善的税收法律体系,按照其情节程度不同,惩罚不同。政府部门偷税漏税处罚更加严厉,实行互相举报制或有奖举报制,互相监督。避免税收流失,造成国家的经济造成损失。在实践中检验税法的合理性,及时的改进税法存在的不足,税收法律应严惩逃避税收,私自挪用税收等现象,在根本上减少税收在征收过程中的流失。常查、常抓、常罚,在部分会议上不断的更新法律理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各部门应有的责任,把任务分配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分散工作,避免单独管理出现弊端。

3.加强公民的税收意识,加强税收重要性的宣传。

指派有关的工作人员到相关的单位、社区进行宣传。在各个单位中,召开宣讲会议,组织员工参与开会,普及税收的用途、公开化税收去向。在社区中举办普法节目,通过小节目告诉公民税收的重要性以及偷税漏税对国家及个人造成的损失。当前我国税收大部分用于投资刺激经济发展,提供社会福利,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国家经济的基础上,为公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例如:铁路维修,公路维修,城乡改造等方面。工作人员要将税收本身的无偿性、固定性和强制性公诸于众,真正让老百姓认识到税收的重要性,意识到人人自律、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三、国家税收政策调整

1.鼓励纳税。

国家应在公开场合上鼓励支持纳税人,对积极纳税、创造巨额利税的企业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或鼓励。阶段性税收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统计数据要在新闻媒体公开数据,便于纳税人理解纳税的意义,在税收应用过程中公开化,合理的使用税收,把税收的钱回馈给社会和纳税人,让纳税人得到便利。做到税收再分配,公平合理的分配税收,在保障政府、军队等日常开销的基础上,计划性的分配税收。

2.调整个人起征点。

因为现阶段国家贫富差距较大,国家应适当的调整个人起征点,保证贫富差距不再增加,保证一部分收入少的公民生活水平稳定,也要保证收入丰厚的公民正常缴纳税款。

3.开立新税。

国家还应该适时开设一些新的税种,真正做到“新常态,新税风”,新增税收政策用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快速稳定发展,扩大了国家经济收入来源,避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困扰。例如:环境污染税,2014年中科院院士杨硕在《我国税收政策体制发展》一文中就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直接的矛盾逐渐激化,其可能会造成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转型的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税收手段,开征包括水污染税、二氧化碳排放税在内的环境污染税,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经济政策的“软着陆”,既能够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4.创建新税法。

按照社会现状建立新税法,老税法可能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执行效果一般,政策实行效果单一,还可能有部分个人或企业因老税法无力缴纳税务,而新企业可以利用老税法漏洞逃避税务,造成国家经济损失较大。国家法律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及时更新,以避免企业或个人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税务。

四、结语

税收政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制度的重要机制。正确认识税收政策,改进税收政策的弊端和不足,打消公民的疑问,自觉纳税。而国家要从根本上做到税收为人民,把税收用在正确的途径,利国利民,征税收,办实事儿。把税收用在刀刃上,部分花销公开化、透明化,坚决抵制利用税收贪污腐败,抵制利用税收谋取私利的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组织收入与调节经济:中国税收政策的目标权衡与制度优化[D].南开大学,201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税收战略——金鑫局长在’93市场经济与税收研讨会上的讲话之一[J].涉外税务,1993,09:4-6.

[3]刘心一.知与行的统一──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理论与实务》[J].财政研究,1996,05:65.

作者:王淳 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