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分析

职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分析

校园文化具有渗透性和传承性等特点。好的校园文化,像灿烂的阳光洒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渗透在每个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言行举止中,而且相沿成习。随着时间流逝也会注入一些新的元素。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员工文化,以及蕴含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其中,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同属于社会文化,均以对人的关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这就为校企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另外,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内容。目前,常见的校企合作形式有三种:第一,学校将企业的车间甚至工厂直接引入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感觉上课犹如上班,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都有好处。第二,学校采用“订单”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合格的毕业生直接到企业工作。第三,有些学校学习德国“双元制”模式,分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将1/3的时间安排在学校学习理论,2/3的时间安排在企业实践。这些合作形式往往特别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企业文化的渗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没有真正深入地融合。现代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即个人基本素质、职业精神等,而这些并非一般课堂教学能够全部实现的,需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熏陶,经过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渗透、吸收、更新和逐渐内化而形成。显然,传统校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迫切需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中,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校园环境职场化,构建新型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层面,主要指师生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环境。它包含学校整体布局、学校建筑、形象标志、艺术景点、文化走廊等。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学校可以将本校职业化的办学理念与特色融入校园布局和设计中,创建浓厚的企业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职校要彻底打破普教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职场环境。将企业工厂的布置、设施等复制到学校课堂上;在墙上张贴企业核心理念、形象标识等,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学生统一着装、佩戴工号、上课打卡,让学生每天到学校来上课犹如到企业上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变为对员工的要求,努力为师生构建职场化的生活和教学环境。

(二)导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理想状态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和谐、民主、向上的校园精神氛围,主要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等体现出来,具有积沉性、隐渗性、持久性。好的精神文化会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影响与表明企业生存的立场,不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也有不同。如惠普公司是尊重个人;IBM公司是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Intel公司是客户服务、员工满意、遵守纪律、质量至上、尝试风险和结果导向。但这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般都包含客户至上、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平等对待员工等。那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团队协作精神,树立分工协作的文化氛围;在学校里,学生是“客户”,要以他们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素质的提高及发展,实行人性化管理;创建开放、民主和创新的氛围,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倡导学校和教职员工共同发展,淡化学校领导和普通教职员工之间的等级差别,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教师要参与学校制度的制定与管理。同时,制度文化中要包含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三)引入优秀企业制度,提升和完善职校制度文化制度对于学校的师生员工具有强制约束力,天长日久,最后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心理契约,形成一种制度文化。那么,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除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学生行为规范、教职员工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外,可以借鉴企业的做法,将ISO9000质量认证运用于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职校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企业优秀的管理经验、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等,不断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习惯以及善于与他人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职校还可以安排学生下到与本校合作的企业,让他们感受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四)结合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建设职校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形成的课程观念和活动形态,往往反映了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定位,集中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等层面。学校要成立由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市场需求调查。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学校的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作为该岗位(群)的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从而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再根据这些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实施办法。课程内容是将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的需求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将以章节知识点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变为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项目编写中融入企业文化,使课程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学以项目为中心来展开,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方法。

(五)多开展有职业特色的活动,使职校活动文化职业化职校通常会组织艺术节、歌赛、球赛、运动会、开学仪式、毕业典礼、绿化校园等活动,活动涉及面广且丰富多彩。那么,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职校可以多开展有职业特色的活动,使职校活动文化更职业化。一是以大赛为突破口,实施“走出去”。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及特长,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组进行强化训练。在政策上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培养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实施“请进来”。定期邀请企业优秀的工程师或技师到学校来做专题报告,将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带入学校,使班级企业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另外,还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办到企业里或邀请企业到学校开展企业文化活动,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的文化内涵、价值理念等。三是以技能节等活动为媒介,搭建校企之间交流的平台。每年定期举办技能节,在各个专业全面展开。邀请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士担任评委,从职业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更客观公正,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校园开放日、校企合作洽谈会、先进员工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让企业文化走入校园,也走入学生心里。

结语

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立足职校实际,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融合不是做加法,更不是机械替代,而是由校园文化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并加以提升。目的在于突破传统的校园文化,创设一个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符合学生发展特点、遵循职教规律的育人环境。在这种新型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实现职校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毕业生在用人单位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作者:张冬娇单位: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