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体育实习培育建模探究

高校体育实习培育建模探究

本文作者:刘旭东作者单位:许昌学院体育学院

学生对实习单位状况及满意度调查

从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在实习单位的确定上主要四个意向:首先是健身俱乐部进行健身指导、形体培训;其次高档酒店的康体部门培训;第三为各大宾馆的保安管理,许昌学院体育学院自首届社会体育专业便开设了“高级武术保安管理方向”,在实习单位中担任保安保卫工作;最后为社区体育指导、体育政府机关与体育社团组织进行体育宣传、健康讲座等。基本呈认可态度(见表1),但个别学生反映出实习单位在管理、待遇和岗位设置上的一些不满,主要表现在岗位设置不能与所学专业一致,造成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协调、难于接受、进入角色慢等问题。其次是在实习单位的管理规范与实习培训上,个别单位不能规范进行岗前培训,直接要求学生定岗入位,造成学生工作难度加大,从而影响了实习的基本质量。

对影响实习环节因素的分析

如何让学生完成从学校向职场的转换,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参加实习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对学生“影响实习效果的自身因素调查”中显示,主要表现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对工作岗位适应能力较差,进入角色较慢;自身专业技能欠缺,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体育指导、健身知识讲座培训、体育产业与市场管理等专业问题;在实习过程记录中,对工作中出现的变化过程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等,特别是不少学生在健身俱乐部实习过程中,不善于与客户交流、沟通、言语生硬、行为拘谨、服务意识欠缺等问题。

对实习管理环节的调查

对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质量进行管理并对管理实施评价和监控,对提高实习质量有着积极的导向和推进作用。针对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整个管理过程,我们做到了实习前的动员、实习单位简介、带队进入实习单位、安置实习生、定期回访与反馈、实习结束总结等一系列完整系统的措施。在每一个实习基地都有1-2名学生干部作为实习负责人,定期向院系汇报阶段实习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但是因为一些实习单位较远,教师不可能随时前往进行工作指导与问题解决,因此造成学生心理上失落。同时受学生实习身份的制约,在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上学生还处于弱势,因此,他们希望以院系的力量进行与实习单位的协商来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对加强实习环节工作的调查

在对2007、2008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调查,学生能够普遍意识到专业实习是大学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社会体育专业在我院属于新开专业,特别在实习环节中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我们下一步改革实习环节、深化实习过程、增强实习效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于2007年首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还属于新办专业,因此在课程体系的结构、设置、模块选项、专业实习环节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还存在着许多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矛盾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体育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完全摆脱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桎梏,体现不出该专业的特性。介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意向、工作能力和后期发展上。而实习环节的反馈则为我们较为理性的看待该专业的课程取向,如何在今后调整课程设置、拓展新型科目、加大理论与实践结合,都将是下一步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环节的对策研究

针对2007、2008届学生的调查发现,在实习环节工作确实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一方面不能完成专业培养方案的设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另一方面将造成社会体育专业的性质不确定,无法与体育教育专业区分出专业性、实用性、特定性。同时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培养模式不明确,将很难使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就业与前程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发展定位,以致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就业方向不够明确。针对实习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中找出适合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将有助于社会体育专业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在健全实习制度、制定实习方案和加强实习管理等方面来实现全面教学管理,以保证实习的质量达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转变学生实习观念

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实习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实习基地也主要设在健身场所、宾馆酒店和其他体育单位,相对于体育教育固定与集中的中小学校实习地点,显得较为松散,在其组织与管理上也有一定难度,因此部分学生流露出抵触或者失落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作为院系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在专业实习前期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普通劳动者,其次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环境、端正实习态度,正确对待实习工作,要正确对待实习单位和所分配到的岗位,自觉地把实习工作看作是对自身实际能力的一次检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丰富的实践操作基础,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来反思自身所不足之处及其改进措施。

2强化实习阶段管理环节

根据目前我院的专业实习时间,整体周期较长,基地分为较广,且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守在实习基地进行管理,因此在整个实习环节上缺乏必要的监管,使部分实习基地的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的形式。针对此问题,除在实习单位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院系沟通外,主管院系还应采取不定期走访、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对个别因个人因素而不能完成实习工作的学生要提出警告,甚至依据许昌学院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实习工作条例》来进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各种不安定、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

3进一步甄别实习基地,做到优胜劣汰

选择一所质量高、信誉好、能管理的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基地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作为我院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实习基地的建设跟不上,学校在实习环节和建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基地上缺乏经验,有些实习单位将实习生当作普通用工人员,在固定单一的岗位上顶岗工作,重复简单的劳动。实习是一次带有专业特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如果实习仅仅是校方和实习单位签订的劳资关系,让学生在一个岗位上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甚至不是本专业的工作,这显然达不到实习教学的目的,更不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2011年,通过学生反馈与实际走访,许昌学院体育学院已经清退掉2所不能基本保障专业实习工作的实习单位。因此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应该从多方面、全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和走访,在已经确定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院系主管部门应定期前去跟踪,了解实习单位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能够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不因实习单位的各种不利因素而影响实习效果。针对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应该听取学生返校后的各种建议,对不能保证质量、损害学生权益的实习单位要坚决的清退,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稳步拓展实习基地建设。

4做好实习生的有力后盾,保证学生基本利益

目前我院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生都是以定岗实习为主要形式,因此不同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实习,它要求在签订实习协议时已经拟定了实习生的各种福利和待遇,这种报酬是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个别实习单位不能够按照协议所规定的福利待遇按时发放,同时在工作中随意加大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或者要求学生做一些其工作范围之外的任务且无任何报酬,这些现象都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基本权益,给学生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而更严重的影响则是学生对实习单位存在抵触情绪,不能安心工作,甚至擅自脱离岗位。因此在有实习单位与学生发生矛盾的第一时间,院系主管领导就要赶赴实习单位来倾听学生意愿,了解事情缘由,分析形成因素,以“官方”的身份与实习单位进行协商,弄清事实真相,假如实习单位确实存在一些不合理、损害学生基本权益的事实,就应该据理力争,保证学生基本利益,做好实习生的有力后盾。

5全面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实习反馈,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能够把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进一步是尤为重要的,并要求纳入了培养方案中,作为奖励学分,使职业标准、证书考试标准与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互相衔接,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职业技能方面的应用,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考核能够拿到多种职业技能证书,即便在实习过程中也能持证上岗,让实习单位放心、让培训客户放心。同时现代社会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也要有所体现,如机动车驾驶、基本文秘文书写作、英语的口语交流等。

6强化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目前许昌学院体育学院授课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是大部分教师是体育专业的,因此很难去打破自己旧的知识体系,而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业务能力要求、市场需求等了解不多,这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运用上都存在缺陷。但是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站在市场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讲课,教学成本又太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因此依靠在职教师的进一步培训,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进行社会实践的专门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佳方式。同时,授课方式也要逐步改革,改变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要让“互动式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到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组织等相关机构等进行现场模拟教学与培训,通过亲身经历来使学生掌握较为牢固的实践技能。

7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最优化是从高校社会体育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针对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应做到在保持现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状态下,积极拓展课程空间、强化能力培养、删减陈旧、落后、重复的教学内容,开设出与实习环节相适应的课程。如“物业管理”、“基本文书写作”、“礼仪教育”等课程,同时根据学生反馈意见,“消防技能”和“安保防卫”也应作为所学科目。此外,在运动技能课学习的同时,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大教学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快速进入角色,同时做到能讲、会练、善教,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实习生。

结论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但是任何一门学科在创建和发展之初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社会体育专业更是如此。对于我院社会体育专业,要在学生实习反馈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立足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明确“调整实习时间、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监管环节、提高综合素质、甄别实习基地”的指导思想上,更多地关注实习实践和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走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实习之路,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综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