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构建精品农业拓展区的问题

构建精品农业拓展区的问题

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原则。打造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选择特色资源优势明显、加工转化能力相对较强的产业,采取各级领导和部门包保、各项扶持政策到位、各种服务内容跟进等推进措施,在基地规范化建设、精深加工产品开发、知名品牌争创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然后在农、畜、水、林各产业内全面铺开。

资金项目优先扶持原则。打造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光靠宣传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在抓优质、出精品、创名牌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通过扶持政策的杠杆和导向作用,把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兴奋点聚集到拓展区建设上来。

强化龙头带动。围绕农业重点产业,在现有企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或与域外知名企业联营,通过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发挥对基地建设、农民增收的引领作用。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型精深加工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支撑大产业格局。继续全力抓好项目谋划与引进,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摆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突出位置,重点围绕农业特色产业,瞄准各产业科技前沿产品,精心编制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大的精深加工项目,并采取各种途径广泛对外宣传推介,吸引域外客商投资。

强化产销联结。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典型辐射等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向“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龙头企业把组织原料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推动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销售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订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合作模式,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第一车间”。积极探索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联合体。围绕农业重点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通过建立以基层干部、经营大户和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架起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间沟通桥梁,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强化科技支撑。有关科研部门,要重点围绕特色产业链中的薄弱技术环节,组织开展专题科研攻关活动,突出抓好优良品种选育、高产技术集成、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研究,并积极采取技术入股、科技对接等形式与企业和基地联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每个产业至少取得一项突破性科研成果。农、林、水、畜等各级推广单位,要把龙头企业订单生产基地作为科技推广的主要阵地,围绕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推广单位和科技人员,有组织地深入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强化政策扶持。落实财政奖补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生产、开发绿色有机食品、争创知名品牌和申请技术专利。奖补资金由企业所在地财政支出。实行政策性项目倾斜。除普惠制补贴以外的各类政策性项目,只要不违背项目建设原则,都要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银信部门根据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优先安排农业重点产业生产性贷款。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要成立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定期例会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并在农业部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抓好综合协调、情况调度、监督考核等日常性工作。

作者:赵倩单位:白城市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