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代烟草农业发展浅析

当代烟草农业发展浅析

一、努力提高烟叶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就是生产机械化。烟叶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保证能够根据农时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从而提高单产和烟叶质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南部山地烟区烟叶生产机械化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劳动强度极大,生产效率及效益极低。但烟叶生产又是当地农村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种植是今后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引进和研制适合这些烟区生产实际的先进烟草农业机械及其配套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制定适当的补贴激励机制鼓励烟农购买烟草农业机械,实现烟叶生产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有利于这些烟区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这些烟区优质烟叶的规模化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山地烟区烟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要搞好烟水配套工程。山地烟区生产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缺乏,缺少江河、溪流、湖泊等灌溉水源,造成这些烟区的烟叶生产活动不是按合适的农时进行,而是依降雨情况而定,收成毫无保障。由于气候的原因,这些烟区主要是在育苗至团棵期缺水,团棵期后降雨充足,基本无需人工灌溉。而烟草在苗期至团棵期的水分需求量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解决这些山地烟区的缺水问题并不一定需要建设很大型的水利工程,在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应该以建设小水池、小水窖等小型蓄水设施为主。建设小型蓄水设施既可以解决烟区苗期缺水的问题,又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相对比较广的面上,有利于带动这些烟区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与平原烟区不同,道路交通条件也是制约山地烟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山地烟区生产上的运输主要还是靠马驮人挑,化肥、农家肥、农膜等烟叶生产物资以及采摘的烟叶,都是靠马驮人挑,劳动强度非常大。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很多烟农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用量,更不用说施农家肥了,烟叶也不能适时采收,这就造成了土壤退化和烟叶内在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烟叶生产的发展。另外,糟糕的交通条件也限制了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所以,要促进这些烟区的发展,政府和各级烟草部门还应该下大力气帮助其改善道路交通条件。

此外,还应该加强密集式智能化烤房、基层烟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传统烤房烘烤程序繁杂,农民不易掌握,且工作量很大,而密集式智能化烤房自动化水平比较高,比较容易操作,烘烤失败的几率大为降低,农民的利益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基层烟站是烟叶员工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搞好基层烟站的建设,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提高员工的职业幸福感,而良好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三、发展适度规模种植。

长期以来,这些山地烟区农民进行着“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以种烟为副业,户均种植烟叶5亩左右,同时种植其它作物,这就造成其它作物与烟叶抢资金、抢劳力的情况出现,无法保证烟叶生产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因而不利于烟叶产量、质量的提高。同时,由于经营面积小而分散,不利于土地、劳力、资金等要素的合理优化组合,使生产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由于烟农把烟草种植当作副业,很多烟农不重视科技投入,使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导致种烟的比较效益不高。这种小而散的经营方式也降低了烟叶部门的社会服务效能,制约了烟叶生产水平的提高。所以这种分散的经营方式只能是一种粗放的经营方式,不可能取得高效益。

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经营方式,就应该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由于人力、物力、土地、基础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山区不可能实现农场式的种植模式,只能采取大户式的适度规模种植模式,即鼓励发展户均种植10~30亩左右的种烟专业户。面积太小则无法体现规模效益,面积过大则会因为资金、劳力不足而管理不到位,降低效益。发展适度规模种植还有利于发展连片种植,给发展机械化生产和基层烟站的技术指导工作带来方便。

要实现烟叶适度规模化种植,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种烟地块的流转问题,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使适合种烟的土地向种烟大户和专业户转移。我国的土地政策决定了土地平均分配在大量农民手中,每户农民手中适合种植烟叶的土地不多,不利于发展规模经营。目前种烟大户的土地多是农户之间相互协商、有偿转移的。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就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政策,帮助一些种烟能手承包土地进行烟叶生产,把他们变成种烟专业户。

要实现烟叶适度规模化种植,还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培育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一般情况下,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相对较高,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较快,种烟面积相对稳定,注重烟叶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要实现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就要在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生产补贴、灾害保险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种烟大户和种烟专业户给予照顾,把他们培养为职业烟农。

四、加强科技创新。

要推动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烟叶生产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大科学研究开发力度,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烟草科技方面,前人的研究大都是在平原烟区进行,针对的也大都是平原烟区的生产实际,旱地烟叶生产应用技术研究严重滞后,还没有一套适应旱地烟生产实际的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而山地烟区烟叶种植存在与粮争地的情况,烟叶种植以旱地为主,由于没有完整、成熟的技术方案来指导生产,使得这些烟区的烟叶生产水平低下,严重阻碍了当地烟叶生产的发展。而完整、成熟的适合当地生产实际的旱地烟生产技术,不可能由平原烟区的烟叶科研人员来完成,只能依靠当地的科研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当地烟草公司加大科技投入,组织科研人员,针对当地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完整的、适合当地生产需要的实用生产技术方案。

五、加大对烟农的技术培训力度。

目前山地烟区大部分烟农把烟叶种植当作副业而不是主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烟农生产技术水平低。由于不是传统烟区,这些山地烟区烟农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对烟叶生产各技术环节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通常不能够严格按照烟叶生产各环节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烟叶种植收益不高,所以农民一般只选择在不适合种植其它作物的地块上种植烟叶,这也是这些烟区种植规模无法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让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烟叶种植效益,而提高烟叶种植效益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他们的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包括烟叶种植水平和烘烤技术水平。这就要求作为技术支持、提供者的烟草公司加大对烟农的技术培训力度,使烟农能够使用当前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生产,提高种烟收益,从而增加种植规模。

对烟农的培训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采取开培训班统一培训的形式,也可以深入村屯开展小规模培训,还可以采用对部分烟农进行重点培训、指导并通过他们去指导更多烟农的培训方式。要善于在培训过程中总结经验,摸索出适合当地实际的高效、经济的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