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园林绿化质量监督对策探索

园林绿化质量监督对策探索

摘要:当前在城市园林绿化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给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带来挑战,如何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能力是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关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监管模式、监督机制、主体责任、高质量监督、创新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监管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色发展不断扩大,莆田市实施“绿满城乡·美丽家园”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打造“公园城市”。通过莆田市荔枝林带绿道建设,绿化种植多选用彩化、花化、香化树种,绿道铺设多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目前已完成约12km,正在推进绿道互联互通,闭合串联中心城区荔枝林带贯通工程,打造“六绿道闭合圈”,将全市的公共绿地有机串联起来,逐渐建成一个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具有荔林水乡特色的城市绿廊运动系统。本文结合本人在莆田市荔枝林带绿道工程监督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实践体会,对园林绿化质量监督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注重景观效果,种前种后监管模式

1.1注重种前管控,做好源头控制

对莆田市荔枝林带绿道工程的施工现场抽查时发现进场的苗木质量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成本,采购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部分苗木良莠不齐,如冠幅偏小、树冠不完整、土球偏小、有病虫害、长势和观感差,甚至出现砍头苗等现象。苗木种植后,将严重影响园林景观效果。对不合格的苗木做退苗处理,既增加施工管理成本,又影响施工工期。因此,有必要从采购苗木“源头”进行控制,实行苗木进场合格率验收把控机制。加强苗木从苗圃出场、运输途中、苗木进场前的苗木质量管控,是园林绿化质量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严把苗木进苗关、控制好苗木品质是决定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把质量监督工作往前推,做好源头控制,达到较好的监督成效。

1.2注重种后管养,提升景观品质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园林绿化建设中,施工单位往往只重种植而轻管养,造成现场乔灌木树形差、长势弱,草坪杂草丛生等现象。莆田绿道建设中有些工程由于非种植季节移植,绿化苗木可能留下修剪不精细、土壤改良不到位、植株半死不活或成活率低等质量缺陷。植物通过种后精细化管养和复壮措施来弥补质量缺陷,达到预期设计的景观效果,提升景观品质。园林监督部门督促施工单位从意识上重视“种”和“管”关系,真正贯彻落实“三分种七分管”的重要性,才能保证绿化苗木茁壮生长,尽快提高景观效果,并持续发挥园林绿化的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

2注重行业管理,建立完善监督机制

2.1优化完善园林监督规范标准

2012年修订的CJJ82—20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福建省2007年的DBJ13-90—2007城市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程的验收标准没有与时俱进,一些内容已严重滞后于园林绿化发展的现实情况[1]。由于园林绿化建设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不断更新,莆田绿道建设中园路铺设多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园路质量监督标准主控项目透水率和园路厚度抽查抽测频率等在2012版的规范中找不到相关标准依据,造成有些园林监督工作无据可循、无法可依。另外,各省市间的园林绿化行业标准也没有统一,部分苗木的专业术语解释不同,特别是雄安新区园林绿化建设中出现原冠苗等新的专业术语,如苗木的头径、干径、基径、几级分枝、骨架苗、假植苗、移栽苗、容器苗、成型率等各种详解不一,导致各方对术语理解产生分岐,易造成园林绿化施工和管理出现混乱的现象。对比造价部门的苗木信息价和设计单位的苗木表中的苗木规格,各自标准会出现明显差异现象。有些设计图纸中苗木规格用胸径为单位,但苗木交易市场上一般用米径为单位,行业标准与市场标准不统一。因此,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尽快优化完善园林监督规范、行业标准,便于统一管理。

2.2建立健全园林监督部门和人员配置

各地级市的园林监督机构配备参差不齐,特别是有些县区的园林监督管理部门根本没成立,无法正常开展园林绿化质量监督业务,因此要加强园林绿化质量安全管理,需要科学配置园林监督机构和配齐园林专业监督人员。

3注重流程监控,落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

首先参建单位要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要履职到位,各尽其责,达到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3.1加强建设单位监督管理

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的通知》,通知要求,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2],依法对工程质量承担全面责任。建设单位负首责,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项目负责人可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协助工程质量监督,同时建设单位充分利用监理制度和各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对施工、监理、设计、勘察单位进行加强督促各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方的人员到岗履职。

3.2加大改革监督、监理单位的工作力度

明确监督部门与监理单位各自职责,监督部门应重点检查监理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落实情况,借助监理的平台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职能作用和自身的技术优势,进驻现场,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监督机构尽量减少对工程实体质量把控[3],以便有更多时间精力对五方责任主体落实情况进行流程监控,更好地完成园林绿化质量监督工作。

4注重高质量监督,推进高质量建设

4.1做深做细日常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质量监督基本职责,要把日常监督工作实实在在地做深做细。在开展日常监督时,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多种渠道发现问题,主要包括审阅施工,监理单位内业资料,实地检查现场施工情况,参加参建单位的周例会、月总结会议等手段,抓实常态化监督。这样既能从检查中发现问题,也能找出自己监督的不足之处。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整改方案,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素质对所检查的工程要有细致的了解,对工程质量把控做到防范于未然。

4.2提高监督质量,提高监督效能

实现高质量监督,需要提高监督质量、增强监督效果。突出抓监督重点难点和管平常监督相结合,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质量和强制性条文部分质量要十分重视,严把质量关,严格按国家和省级园林质量监督标准执行。构建日常监督、重点监督、随机监督、社会监督“四个全覆盖”的“纵横”质量监督格局,是高质量监督的重要支撑。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完善监督机制,实现提高监督质量,提高监督效能[4]。

5注重高新技术,创新监督机构监管机制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质量监督机构要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应用高科技技术,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步创建莆田“智慧园林”,节约监督成本。“智慧园林”赋能数字城市、促进市民与自然环境融合,创造良好的景观、生态效益。

5.1建立“智慧园林”信息化管理平台

通过莆田“智慧园林”管理平台对园林绿化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智慧化管理,监督部门可及时督查实名制在建工程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并要求参建单位各方上传工程实时进度、质量等有关信息,便于对现场重要部位、关键节点、重要隐蔽工程等内容动态监管,使绿化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实行对城市园林建设的动态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监管的精确度、高效性。同时,莆田绿道建设中应用大数据系统,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建立“智慧园林”管理平台对苗木质量进行全流程精准管控。实施苗木从苗圃到种植、管养的可追溯的全生长周期管理,并实现对苗木质量、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全方位精准管控,同步构建“数字园林”。相比于传统园林,莆田“智慧园林”平台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数字信息化治理手段,更易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监管高效、管理方便等管理目标。

5.2建立健全“互联网+”工程监管模式

2021年5月15日开始启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提高监督效率。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监督执法人员“双随机”监管机制,同时随机组成的监督人员对历次监督工作质量承担直接监督责任。实行“双随机”工程监管机制后,及时公布监督事项清单,实施阳光监督,规范监督工作。

5.3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

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监管和企业信用评价在质量监督上的应用,制定《福建省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及评价标准》,建立评价系统[5],使信用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实施差别化监管,企业信用评价与招投标有直接关系。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将成为企业在园林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就倒逼企业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关键在平时要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合同、按规范做事。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6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景观效果,进一步影响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重强调在监督过程中种前管控、种后管养的重要性,创新监督部门监管机制,将高科技手段、高质量理念、高技术应用、高信用管理贯穿园林绿化质量监督全流程。

参考文献:

[1]陈动.上海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分析与控制途径的探讨[J].上海园林科技,2005(1):58-61.

[2]郑文英.析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起管理职责[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10):69-71.

[3]马晓斌.谈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J].江苏工程质量,2018(2):14-15.

[4]胡健康.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3,39(6):203-204.

[5]王福兴.福建省开展间绿透绿活动的几点建议[J].福建林业,2020(4):24-25,37.

作者:陈瑞星 单位:莆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