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发展影响分析

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发展影响分析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都在不断提高。对于林业经济而言,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主要是以资源换取经济的方式发展,一方面,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本相对较高,发展过程中浪费的资源也较多;另一方面,发展的整体水平较差,林业整体水平仍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简要分析了林业信息化的概念、主要技术内容及对传统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林业信息化;传统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资源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对环境影响非常明显的资源类型,同时,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林业资源本身带有不可再生、位置固定、数量有限、不可替代等特征,所以在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林业资源匮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开采林业资源的进度不断加快,其经济效益匮乏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探讨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

1林业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程度是地方综合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振兴经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产业的竞争以开发、利用、占有和控制信息资源为主,属于国家发展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地位和实力竞争的关键,目前已经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林业信息化是在林业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环境约束下的林业信息活动。信息技术本身是指林业信息生产、交换、传输以及处理等方面的综合技术,其中,林业信息活动涉及信息的生产、传输、处理等多个工作环节。一方面,在林业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涉及信息活动转化的过程、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等多方面[1]。另一方面,林业信息化也可以直接理解为信息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林业信息活动的质与量之间的关系。

2林业信息化的作用

林业信息化是在林业生产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最新成果,为林业生产和经营发展提供支持,也是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首先,林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一方面,可以借助林业信息产业以及非信息产业部门的产值提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大量信息化活动的优化,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单位资源的应用价值。其次,信息化是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林业信息化则是高新技术在林业产业应用与发展中的基本动力。其中,数字化林业技术主要涉及RS、GIS以及GPS等技术,将这些独立技术应用在相关部门或其他高新技术领域中,可以更好地构建一个完整的林业综合技术体系。最后,基于3S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在处理后快速响应、提供数据。当前,一般将林业信息技术理解为3S技术结合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其可以展现信息的快速、实时、高精度、定量化的数据处理。借助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林业技术的综合集成化应用,实现林业资源信息的快速采集和处理,为林业规划提供基础的信息资料和决策支持。

3信息化背景下的林业经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特征越发突出,及时构建一整套完善的经济学理论,并为厂商、工人、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信息经济学基础,准确掌握某个行业或商品的服务和形成信息就显得至关重要[2]。其中,林业网络经济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其特征是以信息产业与服务业作为主导,要求完成林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基于林业产业对于数据、文件、语音以及图像的综合需求,开发符合林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平台,并以林业经济的统计分析为基础,为宏观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在该系统中,虚拟企业的初级形式属于外包加工方式,高级形式则是以林业产业发展数据为依据,为林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好系统规划。信息资源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新的经济形态之下,企业对于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为开发特色林业信息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许多支持。对于林业经济而言,如何做好林业资源利用、分布、加工、经营、市场需求调查等工作,成为林业经济发展中对信息化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4林业信息化对传统林业的影响

4.1完善林业管理模式。首先,要从林业资源管理和对具体情况的掌握方面进行完善,并对林业资源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突出其道德品质,提升其对林业管理工作的认知,加强对于审查、批复等工作的政策条款内容的学习,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优化宣传方法。其次,在完善林业审批管理流程方面,要强化关于林业开发项目的审批与管理,并注重预先性审批和流程性审批工作,杜绝超规划问题的发生。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整改并对严重超规划的情况追究责任人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信息化途径构建数据库,实现持续性、跟踪性的林业产业调查[3]。最后,还可以借助所有权的划分,实现责任落实以及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最大化,构建统一的管理体系,提升林业资源的综合水平,为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4.2统一规划管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等基础建设领域获得了持续发展,这一现象也间接提高了林业资源的需求量,导致林业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如何有效规划林业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超规划开发的工作问题,同时还能完成对林业资源的合理规划,落实资源的开发管控以及规划应用。一方面,针对不同的管理工作,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部门间的合作交流,构建合作交流沟通平台,使林业规划部门能够直接参与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审批等工作,更好地发挥不同部门的职能,促使林业资源开发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土地面积的合理划分,并通过检测技术实现对用地情况的实时监督。结合各地区林业资源开发的经验,通过应用审批检测的方式,充分发挥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借助林业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实现集中化管理,以提高林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水平[4]。

4.3加强信息化防护技术。在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更为重要的环节是资源保护,如何有效保护林业资源、降低林业资源损失尤为重要。森林大火是危害林业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防范森林火灾工作也是合理开发林业资源的重点。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并借助信息化途径实现对林业资源的远程控制,以往需要相关人员坐飞机才能实现现场观察并对火情作出判断,如今只需要点击鼠标便可以实现对火情图像的获取,从而实现对火场现状的判断,为快速实施火灾扑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基于信息管理系统的森林防火工作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其主要是通过卫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高性能工作站等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森林资源的信息化防护水平[5]。

4.4生态文化氛围建设。先进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方式,虽然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林业生产的工作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需要以人为主。对此,在工作中需要借助文化宣传强调林业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林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注重对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提高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程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防护意识,从根本上促进生态产业的循环性发展[6]。另外,也需要注重持续性生态法制基础的建设,并基于法治基础强化法律形态的建设工作,借助林场周边的主体因素,提升各地开展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实现以团体性建设带动林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林业经济的持续稳步推进,必然会导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偏于缓慢。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林业资源效益的提升,落实林业产业中人、物、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化发展,促使我国林业资源开发保持高效率发展、高收益经营的态势,发挥其改善生态环境的独特功能,从而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开发水平,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张金凤 单位: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