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论文

一、职业院校学生评价的现状

1.注重过程性考核

从我们调查的12所高职院校情况看,现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做法有:(1)将课程百分制成绩进行分解,如4∶6制,即平日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有的学校按照课程性质确定成绩构成,如:考试课为4∶6制,考查课为5∶5制,实训课为6∶4制等。(2)分阶段考核,期末汇总。克服传统模式下“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局面,将考核化整为零,根据学业进程,分阶段进行考核,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

2.将实践技能考核纳入学生评价内容

在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都有专门的实践课程,这些课程都赋予相应的成绩和学分。在有些学校专业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其中实践部分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定比重。

3.评价内容主要基于学业评价

调查中发现,学生作为评价客体,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从学生关注、档案记载、评奖树优等方面可具体体现出来。学生在校主要关注的还是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指标。从对学生的访谈中感到,由于光环效应的存在,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成为评奖树优、组织发展、推荐就业的主要依据。以学业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模式仍未根本改变。

4.评价形式主要为传统考试形式

调查中发现,80%以上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仍采取传统闭卷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仍以理论考试为主。以会计专业为例,专业主干课程沿袭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题型,采取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业务题等形式。这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依旧存在差距。

二、职业院校学生评价模式

探索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引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指出: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要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据此,我们在近几年学生评价实践中探索一种新型的学生评价模式———职业达标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研究会计职业标准,根据职业标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职业达标考评制度,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达标、职业技能达标、职业资格达标。

(一)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

职业教育贯彻“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会计职业与钱财打交道,故会计专业学生更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在学生道德培养过程中,一是建立学生评价手册,分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建立学生职业道德账簿,详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好人好事,以及与上述方面相反的不良行为,每项赋分,年度汇总,记入学生的评价档案。

2.职业技能

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去向,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珠算、数码书写、键盘录入(数字录入与汉字录入)等。(2)会计手工核算技能。(3)财务软件应用技能。(4)电子报税技能。

3.职业资格

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根据会计法规定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审计、统计等其他同级别证书。

(二)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即由谁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

经验证明,评价主体决定着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此,要探讨行业协会、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参与学生在知识、技能、职业资格等方面的评价与鉴定,实现学生评价的严肃性、权威性、客观性。譬如:对职业技能的达标评价,珠算项目聘请财政部门主管的珠算协会考核定级,会计手工核算技能通过国家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进行考核并自动判分,财务软件应用通过软件考试系统自动评分,电子报税技能通过电子报税模拟系统判定成绩。对职业资格证书达标评价,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社会化考试判定成绩。这种以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软件系统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保证了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有些项目如职业道德、基本技能等基于校内评价,专业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熟悉社会评价标准,了解行业规范,保证评价的规范性、适应性。

(三)评价方法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

以系部为单位成立职业达标考评委员会,根据考核内容设立项目考评分委会。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下设三个分委会,分别为学生职业道德达标考评分委会、学生职业技能达标考评分委会、学生职业资格达标考评分委会。各分委会具体制订项目考评方案,具体包括: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考评时间、考评等级等。

2.建立评价档案

对每位学生设置一份职业达标考评表,对考评情况进行记录,学生各项目的考评等次可设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由考评负责人根据考评主体提供的有效成绩证明确定。该表平时由考评委员会保管,学生毕业时将学生职业达标考评表,加盖学校或系部印章后放入学生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团入党、就业推荐的主要参考依据。

3.确定评价标准

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讲,评价标准应结合培养目标、行业规范、职业标准确定。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制定职业标准,逐项赋分,进行达标考核。如:会计手工核算达标条件为能独立完成会计核算的全部流程,会计凭证、账簿及财务报告无差错,书写清晰、规范,项目完整、准确,正确率达到60%。

4.实行全过程评价

学生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设计与创新。《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提出: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故此学生评价不能局限于学校,应把学生评价向社会延伸,建立毕业生跟踪评价制度,将学生的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衔接起来,探讨建立学生评价“终身账簿”,伴随学生职业生涯。

5.注重个性化评价

虽然评价标准是统一的,但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发扬特长。具体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对学生逐个达标,逐项评价;二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特长,实行加分制度,总分合格,即为达标。

三、教学改革为配合学生评价职业达标制度的实施,需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1.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习惯上将人才培养目标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做的结果可导致人才培养目标虚幻化。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多元、多层次的。我们在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概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将目标具体化。就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讲,可概括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完善的知识体系、熟练的操作技能、应有的职业资格四个方面。目标越明确、越具体,人才培养越有的放矢。

2.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按照“专业对应职业”的职业教育理念,认真研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标准确定学生能力构成,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基于职业标准、基于工作岗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设计,强化实践教学,实现学以致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3.改革考核方式

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评价代替传统的纯粹学业评价,实行职业达标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实行逐人逐项评价。注重过程性考核,强化后续评价,实施毕业生跟踪评价制度,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全过程评价。

作者:侯君邦张建峰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