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高校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中尝试建立将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各类创新培养训练项目相结合、与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相结合的三结合机制。旨在寻求一套崭新的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现代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

1引言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万众创新,大众创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地方高校不断加快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因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降低,创新欲望不强,创新观念缺乏,特别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创新的兴趣和毅力也表现不足。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比,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亟待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相关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采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和生物的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理论知识较难,课程体系严谨,学科知识发展很快,最前沿的知识与成果层出不穷。本研究基于“三结合”的生物化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优势开展,通过建立学生“学术导师”制度和开放实验室,将生物化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各类创新培养训练立项项目相结合,与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相结合,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术讲座报告、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专业化的社会实践、实验技能大赛等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改革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体系构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本学科与生物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如医药、农业、食品、营养健康以及环保等各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生物化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它的很多理论和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常规和经典,为本领域中的其他学科所借鉴,并与之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加强生物化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这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构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课程组将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对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设计与科学整合,将生物化学近年来一些新进展,新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将不同层次和各分支章节内容有机交融在一起,突出经典,又及时反映学科最新成果,帮助学生树立“生命现象与其内部的新陈代谢、基因调控及外环境的辩证统一”“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特别对于学生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意义深远。本考研组教师在开展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对于生物类专业学生,其培养目标中应怎样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组统一认识,认为优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体现教学体系的要求,既突出经典的基础知识,又加强学科发展的动态变化,以帮助学生掌握较完整的生物化学知识,并利用研究型教学方式得以贯彻、实现。以生化内容为背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强化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建立一个既突出专业特点,又能逐步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性实验”三大模块,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建立“三结合”的生物化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开展以专业为依托,以学术导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开放性探究实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及生化课程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生毕业论文为生物化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主要研究内容,坚持把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各类创新培养训练项目相结合、与各类课外学术竞赛活动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形成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实施生物化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学分制,使第一、二课堂有机结合,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为有科研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激发学生探索本学科前沿问题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开展实验,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以及读研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上述实践性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通过考研课题组组织学生实施第二课堂创新研究计划,使学生有机会参加独立实验,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有部分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挑战杯并获得奖励,有的学生在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大大激发了学生参加课外科学研究的热情。

4改革生物化学实践考试评价方式,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评

实验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考核学生实验技能的有效方法。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在更新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在生物化学实践教学考核中,考研课题组教师将生化实验成绩考核分为四部分:综合实验、基础实验、研究性实验以及实验技能竞赛。前三者各占总成绩的30%,后者成绩占10%。而对每次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则细分为4个部分,即:前期预习情况占15%,实验方法与原理掌握运用占30%,实验操作占35%,实验总结讨论占20%。实验操作考核及实验技能竞赛大多安排在后半学期进行,学生竞赛成绩纳入课程整体评价。这种综合考核方式,虽然操作比较烦琐,但能比较公正、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也刺激了学生在实验中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发挥。通过上述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实验操作技能的提高,注意实验结果的总结与问题讨论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建立开放的实验平台,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有效保障

学生第二课堂的实验操作需要相应的实验条件平台支撑,通过不断加强生物化学实验室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可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学习操作的条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第一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的不足,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中,通过扩大开放和强化管理,探索了一条基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学术科研素养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生物化学第二课堂实践需要,由学生提出使用申请,经指导教师签字核准、实验室主任签字批准即可使用。为保障学生使用实验室的安全性,课程组实验教师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学生负责制”“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则”“开放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仪器损坏赔偿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加强使用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签订安全责任书等,保障了开放实验室的顺利实施,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保障。

6结语

在地方高校的生物化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发展的特点,精心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注重生物化学第二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改革评价体系,搭建开放实验室的创新训练平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昌学.生物化学教学之我见: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发言[J].生命的化学,2013,33(3):101-104.

[2]邓祥宜,李婵娟,张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体会: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角度出发[J].生命的化学,2014,34(3):419-422.

[3]张强,周正义,崔峰,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8-79.

[4]李红旗,丁青.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29-31.

[5]黄儒强,李娘辉,尤蓉,等.生物工程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9-21.

作者:欧阳乐军,李莉梅,韦明肯,韩寒冰,程水明,刘杰凤,曾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