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途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制度也随之得以不断地完善。在其过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渐显露出其局限,素质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提倡。然而二者始终是辩证统一的一体,所以如何有效的平衡它们就成为了被广发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平衡点;应试教育

1基本概念简述

1.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以全面提高个体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它包括对创造性能力、自学能力、社会公德、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劳动观念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审美观念与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尊重个人并且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健全的人格的培养,并且能够良好适应和正确处理所处环境及问题的根本目标。

1.2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即应付考试的教育,是指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标而采用机械化教学方式实施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只关注对受教育智育的培养,忽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例如根据一次《北京青年报》对北京市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学生每天的平均学习时间是9.7个小时,但是48.8%的中学生睡眠时间少于8小时,大部分学生都承受着很重的学业负担。由此看来应试教育唯学业是图是一种普遍想现象,但也是一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教育方法与模式。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2.1二者的联系:

如前所述,素质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方面的能力。而作为只培养受教者智育的应试教育,就成为了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教育,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2二者的区别:

2.2.1教育目的不同。

素质教育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全面适应和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相反,应试教育把分数作为中心,作为目标,教学始终围绕提升分数,提升升学率开展。严重忽视了个体其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2.2.2教育内容不同。

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方面,它包括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有对人格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此来培养受教育者在进入社会后能够不被不科学的现象或者事物蒙蔽,实现对社会环境的科学认知。

2.3教育方法不同:

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兴趣、个性化需求来实现的。在了解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之后,因材施教的培养其综合素质,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其教育方法则是统一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知识的教育,缺乏针对性,同时也是一种让受教育者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

2.4教育对象不同:

素质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旨在平等但有差别的实施针对性教育,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目的。而在应试教育方面,却忽视了大部分的受教育者,在我国,高考和中考,甚至大部分地区的小升初考试都是一味的强调学生考试分数,以一条分数线这样一条分水岭这种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方式来隔绝了本应平等的受教育者,实现对少数人的教育,对多数人的淘汰。

2.5评价标准不同:

素质教育实行的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化教育,淡化了应试教育中对分数的追求,对升学率的强调,旨在提升个体完善和发展。例如现在部分地区的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对有艺体特长、但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优秀的考生设置一些绿色通道;而应试教育实行的“一刀切”教育模式,以分数为评判标准,难免有失公允。综上分析,其实对于教育与应试教育来说,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3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必要性。

3.1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其综合素质:

如前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对于应试教育只强调分数这一弊病,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十分必要。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对少数人的淘汰和对全体受教育者的整体教育的有效结合,让受教育者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更能良好的适应和应对社会环境。

3.2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

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仍然大面积存在。虽然部分省份和城市早已施行素质教育试点,但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强调分数和排名,对于施行素质教育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然而,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在我国找到一个中庸的位置,这对于我国整个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整个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4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途径

4.1家庭树立对受教育者科学的教育观念:

众所周知,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方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排名,甚至现在出现的“学区房”这一概念都在极大程度上的表现出来应试教育在我国社会环境中留下的极强的负面影响,以及造成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畸形心理,不得不承认,家长这种不理性的教育观念忽视了孩子身心的平衡与健康发展;另外有些家长对孩子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总觉得不能像上一辈人那样逼孩子学习,不能视高考为唯一出路,以致于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但是这又极容易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孩子在基础文化知识上的缺失,以致于长大进入社会后缺乏对社会环境的正确认知。所以家庭科学的教育观念对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十分必要,家长应该在督促其学好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基于孩子的兴趣和自主有效的选择,有针对的实施引导和教育。

4.2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教材和考试的改革与建设:

之所以现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我国比重失衡,就是因为在人口基础如此庞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大,教育部门指定的教育政策大多倾向于精英淘汰式教育。另外,现在大多数地区的中考或者高考中,虽然会将体育等一些科目作为考试内容,以此强化对所谓的“副科”的重视,但仍然存在集中训练后应付考试,并且考评系统不严格,以致学生考试虽然合格但是根本没有以正确的动机去学习,更谈不上培养综合素质能力了。所以教育部门应该从根本上加强对教材内容和考试要求的改革,在教材中丰富知识内容讲解和社会实践指导,激发孩子动手积极性,加强孩子合作意识,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家长、老师对于文化课分数和排名的重视,在考察笔试成绩基础上增添日常表现,并且将把“副科”转变为“主科”,附以同等学习要求等等,建设一套不具明显倾向性的教育政策体系,为下级教育部门和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和具体指导。

4.3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在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严格对教师职业能力素质的考核,提升教师自我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其能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通过教学情景设置,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等多种形式能够对受教育的个体差异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以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方案,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同时重视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实现对整体的受教育者的有效教育。

4.4新闻媒介加大对能力优秀青少年的事迹传播:

由于我国一千多年科举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对现有我国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应该借助新闻媒介的力量,加强对综合能力优秀者、在个别领域能力卓越的青少年的事迹宣传,深化社会大众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认识,让广大群众理解在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对于受教育者在适应和应对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实现对二者的平衡,才可能更有效的实施更完善的教育,以此树立受教育者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享受更全面更科学的教育,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最终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并且服务社会。

作者:王福来单位:通山县寺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