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性探究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性探究

摘要:面临现阶段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尴尬地位,学科发展不平衡及人们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浅谈一下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看法。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单纯的把它当作一门技能训练课。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人才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创新精神

美术教育作为近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已一个世纪了,人们似乎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即使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人把美术教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教育来施行,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违背了艺术自身的规律和宗旨。美术教育虽然不像语文、数学等科目的社会作用那样直接、显要,但它却默默的为人类文明作着它特有的贡献。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自然的、人工的、社会的、艺术的审美对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术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心灵。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觉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在课堂中我们通过临摹优秀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知能力。美术鉴赏课的教学,通过赏析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审美批判的过程便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在鉴赏课介绍王式廓的《血衣》时,作品中无论是双目失明的母亲,手持血衣控诉的妇女还是拿着字据的老汉,每一个形象,让观赏者深深的体会到封建制度的腐败与残酷,贫苦农民对旧社会的控诉及人性的觉醒。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时,我们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能感受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欣赏了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我们感受到典雅和高贵,是一种让人回归到平静和安宁的美。青少年正处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人生观、审美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极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所以人性的种子需要浇灌,精神的田园需要正确的引导。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不仅是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而且也使欣赏着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因此,美术通过视觉手段,来调动人们的审美感受,达到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目的。

一、美术教育是“潜移默化”对人们的思想起净化的作用。

审美教育是以情感的动态化为中介,以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目标的一种素质教育。“潜移默化”主要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了净化。也就是说,美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硬性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约束强迫接受获得的,而是美术作品所包含的美和意义熏陶、感染接受者的结果,是“潜移默化”的。美术作品的特点是直观性、形象性,相对其它的艺术形象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例如,随处可见的城市雕塑、城市景观等。而美术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我们身上所穿的衣服、新剪得发型、窗帘的色彩、地板的图案、各式各样的建筑等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和一个雕塑的时候,除了我们去感受作品的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之外,我们常常会去思考:作品美在什么地方;到底什么地方打动了我;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这意味着接受者必须以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它的美和意味。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作品的感染和教育,精神境界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人的左右大脑功能不同,左脑善于语言、计算、识记、理解、逻辑、推理、判断等功能进行聚合思维,是科学思维,是智力活动的基础。而右脑善于形象、空间、情感、想象、综合、直觉、灵感、创造等功能。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视性、动手的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的感情性,对人的右脑开发有着最直接的功效。通过右脑的活动来带动左脑,进而使整个大脑得到开发,也就是用发展形象思维来促进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等等。一幅绘画、一个设计、一个手工都锻炼了学生手、眼、脑的灵活性、精准性、协调性等,并且很多感官都参与其中。人的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能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全面发展。美术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创新思维与创新想象有密切关系。日本美术教育家板光彦说:“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学生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艺术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它不仅提高了观察客观世界的深度,而且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教育,我们只有真正的去了解它的科目特点,解除了对它的偏见和认识上的不足,才能充分发挥其科目的作用。正如美术教育家阿恩海姆所言,“美术在更大程度上应该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智能、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的需要”,他把美术视为“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每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现如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将发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日)竹内敏熊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3(]美)阿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

作者:李林 单位:昭通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