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教师教学现状(4篇)

高校教师教学现状(4篇)

第一篇: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思路

[摘要]博耶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扩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平衡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本文在阐述教学学术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教学学术运动中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提供组织支持;从观念维度、知识维度、交流维度与反思维度构建教学学术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发展的内驱力;教学评价方法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等建议。

[关键词]美国;教学学术运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0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学科研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占据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科研的职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社会各界对加强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美国卡内基基金会主席博耶提出了“教学学术”的理念,得到了广大学者和高校的肯定,美国高校纷纷开展了教学学术运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我国高校同样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借鉴美国高校教学学术运动的经验,尤其是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教学学术的内涵

针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情况,美国学者开展了一场对学术的讨论,对畸形和偏狭的学术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中,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是博耶提出的“教学学术”理念。博耶认为,学术不仅意味着对基础问题的研究,还应研究问题如何应用,寻求问题的相互联系,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起桥梁。博耶对学术的内涵进行重新划分和扩充,将学术分为四个水平:发现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发现的学术是通过探索研究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应用的学术是把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于实践的知识;综合的学术是形成学科间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教学学术则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播而形成的知识。”对学术的理解是对教学学术理解的基础,通常对学术的理解包括两种:学术是智力活动或创造活动;学术是系统而专门的学识、知识。由此可以得出,学术的特征是探索性、创造性和知识性。

而知识是通过教学、研究、综合和应用不断获得和发展的,因此教学应该成为一种学术。舒尔曼进一步认为,教学也是一种成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教学成果可以著作、演讲和同行交流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接受同行的评价。所以,笔者认为教学成为学术是基于两点:探索创新性和公开评价性。教学和科研一样也具有探索创新性,需要选择问题,寻找相关资源,研究问题,最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公开评价性表现在,教学学术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并对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其成果可以接受同行评价。因此,教学学术是指教师经过研究性和创造性活动而形成的可见成果。教学学术的主要内容是对教与学的研究;教学学术具有将所研究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学术性取向。在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和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背景下,“教学学术”一经提出,即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许多美国高校也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教学学术运动中,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学学术水平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措施,有效地推动了教学学术运动的全面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美国教学学术运动中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教学学术运动的开展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美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者出版了许多关于教学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文章和著作,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学术进行了广泛并深刻的探讨,同时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尝试,有利的推动了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进行。

2.1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提供组织支持

美国最早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起源于美国学术委员会的教师发展议案。随着教学学术运动的深入开展,美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一,保证机构的独立性。美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由负责分管学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管理,由学校学术办公室领导。中心的人员还包括主任、主任助理、教学发展顾问、项目协调员和若干兼职研究生。主任一般从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中选拔,员工要求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第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首先,通过提供基本教学技能培训、组织新教师参加交流会等形式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帮助其尽快适应环境,实现角色转换。其次,针对职业中期教师人数多、时间少以及可能遭遇中年危机的特点,为其提供以下几方面的项目帮助:(1)根据不同教师发展瓶颈,重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2)奖励教学优秀的教师,帮助其保持工作热情,克服职业倦怠;(3)帮助教师平衡教学、科研和家庭的关系。再次,为未来教师提供锻炼机会。美国教师发展中心为研究生提供助教的机会,帮助教授安排有关工作,或者为研究生提供教学培训的工作,增加其毕业求职的优势。最后,中心还为领导者、行政管理人员、学术专家与本科生提供服务。例如,通过“工作坊”和个人咨询等活动帮助本科生成为富有独创性和能力卓越的学习者。

第三,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中心通过提供教学辅导、咨询服务、同行评议和资金支持等方式为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改革提供服务。教学辅导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以及多媒体的使用等;中心为各部门和个人提供同行评议,如要求专职人员和申请者的同行以课前、课堂观察和课后概括的方式进行课堂评价等;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一,但教学是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方面,中心会通过开展教师评价主题的研讨会等形式为制定教师评价标准提供服务;中心为教学优秀的教师提供1000~2000美元奖金,也为教师个人和部门提供项目支持。

2.2改革职称评定制度,为教学学术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美国大学根据教学学术思想对学校的管理机制与体制进行了系统的变革。首先,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将教学学术评价纳入到教师晋升和终身职位评审的指导方针中,如加州大学的各个分校都授予由教学委员会评出的“杰出教学学术型教师奖”,在教授评定和职位晋升中增加教学学术工作的权重,尤其是在教授评定中,将教学学术评价置于首位。其次,为教学学术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如威斯康星大学的专业与教学发展办公室创立了“本科教与学”基金项目,为教师培训提供资金支持,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学术能力。加州大学每年拨款300亿美元,由各分校实施改进教学学术计划。

2.3强调过程评价,建立教学学术档案袋

美国大学主要从教学学术的目标是什么、应做哪些准备、评价方法有哪些、有何结果以及共享等方面对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其中,各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目标方面包括,教师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其可行性或者是否能够发现该学科领域其他值得研究的方向;充分的准备表现在教师是否已经具备了研究的技能,并对该领域有所了解;显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成果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等;共享成果为能否在论坛上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以论文、著作或者同行交流等形式共享。美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评价重视过程评价,即“教学学术档案袋评价”。教学学术档案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材料、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等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的积累,具有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次量性的特征。教学学术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的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所开发课程和有代表性的教学资料、同行评价、毕业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等;教学成果主要包括:参加过的教学讨论会议、发表的文章和专著、所获得的教学荣誉等。教学档案袋为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自我反思和晋升提供了依据。

2.4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多数美国高校通过同行持续观察课堂获得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同行主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材料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为保证评价的效度,由同行评议小组共同制定评价的内容、程序和表格。除此之外,评议小组也会对被评教师询问教学的相关情况,以获得全面的评价信息。同行课堂观察结束后,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评教师,以利于日后的改善。美国高校获得教师教学信息的途径还包括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师生座谈会和开展问卷调查等。师生座谈会的方法能更深入的了解教师的教学表现,获得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和案例。许多教学学术评价调查的案例表明,那些不愿意在教学学术评价表上进行作答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在访谈时能够对评议者的问题进行更多有见解的回答。通过访谈获得的评价结果,可以为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评价提供参考。美国大学教师还通过“一分钟书面反馈”和“重要问卷”的方式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自我评价。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分钟课堂教学评价,在一个学期中多次搜集学生的教学意见;每周教学结束后,教师发放“重要问卷”,以发现教学不足并进行改善。教师自我评价的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教学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3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民众对大学教学现状不甚满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美国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实践为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制度。

3.1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学学术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我国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但起步较晚,仍处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的阶段。美国著名大学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成功实践,为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明确中心定位,健全保障机制。一方面,要保证中心的独立性和人员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明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多种服务,为教师教学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其次,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服务工作。如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对教学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各层次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组织专家学者为各学院及个人提供同行评议等等。最后,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中心要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辅导,帮助其尽快获得教学技能;为在职教师提供教育知识和培训新教育技能,以帮助其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为有志于教师职业的在校研究生提供助教和为本科生教学的机会,为其从事教师职业提供帮助。

3.2构建教学学术评价体系,提高教学学术在学术评价中的比重

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使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使命越来越丰富,却又越来越狭窄。高校教师的教学责任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教学学术评价体系,教学学术评价也很难付诸于实践。自博耶提出教学学术理念以来,各国学者对教学学术的可操作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是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如克莱博将三种反思行为(反思内容、反思过程和前提反思)以及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领域(教育学知识、教学知识和课程知识)组合成了三乘三矩阵模型;教学学术是由“知识”、“实践”和“成果”三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其中,在“知识”领域,有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两种形式;在“实践”领域,分为同行专家和学生两个主体;在“成果”领域,包括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作者从观念维度、知识维度、交流维度和反思维度构建了教学学术评价体系,以利于实现教学学术评价的可操作化。

3.3完善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发展内驱力

我国对35000名大学教师的一项调查表明,虽然87%的大学教师认为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10%的大学教师相信学校会对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虽然国内通过开展国家精品课程与部级教学名师等项目对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但是受益者多是有行政背景和科研背景的高级教授,真正从事教学的普通教师却很少获益。即使我国对教学奖励的力度有所提升,教学奖的数量仍然大大少于科研奖励,而且教学激励的物质层面较少,大多停留在荣誉层面。因此,要不断完善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增加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要增加教师职称评审中教学学术评价的权重,并将其作为教师考核的业绩指标,以提高教师教学的学术水平。

3.4注重过程评价和多种评价方法,提高教学学术评价的科学性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主要以同行听课和学生评价为主,对教师评价存在不准确和不科学的问题。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应借鉴美国教师教学评价的经验,注重过程评价,采取多种评价的方法。在借鉴美国高校教学学术档案袋评价方法时,应依据准备是否充分、目标是否明确、方法是否恰当、表达是否有效、结果是否显著和是否进行批判反思为标准,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应根据前提反思、内容反思和过程反思来进行。前提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的功能、目标和价值等“课程性知识”进行反思;内容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和教学技术等“教学性知识”进行反思;过程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程序及教学时产生的问题等“教育性知识”进行反思。我国高校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采取质性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高校在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全面统计数、课题的经费数与教材专著的字数。在对教学成果进行质性评价时,应对的期刊级别、课题的级别以及专著的出版社级别进行统计,教师的论文、教材和专著还要通过同行专家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綦珊珊.论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D].长沙:湖南大学,2005:17-19.

[2]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02-106.

[3]徐丽,高军.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价及启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2):35-40.

[4]李晓波,孙冬玲.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经验及启示[J].教师教育学报,2015(1):29-36.

[5]王若梅.大学教学学术评价方法之研究[J].江苏高教,2012(5):95-96.

[6]胡文龙,包万胜.教学学术:概念辨析及其可操作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31-39

作者:王岚,鲍春红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第二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探析

摘要:介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的设计方法,首先对系统的目标、系统结构图、系统功能需求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接着对系统的数据信息收集、评分计算方法、接口设计等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系统的实现效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系统功能需求;评分计算转换;接口设计

0引言

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监测,各高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手段。随着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采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管理,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实现教师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系统目标

学生、教研室负责人、二级学院专家、实习指导老师、学院督导专家可使用学院提供的账号和密码进入到系统,对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达到无纸化操作的目的,减少统计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计算误差,提高统计上的准确性;系统能够迅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统计核算,立即可看到相应的统计结果。并且数据汇总详细到每个考核点,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实际得分,找到相应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使评价指标体系的弹性化。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适时进行修改和补充,更准确的指导教学工作;具备较好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稳定性。学生给教师评价后,教师只能看到相应的总分或汇总的分数以及学生给任课教师的建议,而看不到学生的具体信息和打分情况;

2系统功能

需求通过对数据流及其加工的初步分析,可以更明确地得到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2.1基本信息管理

管理院校中与教评相关的基本信息,如学生的身份证号、学号、姓名等,教师的教职工号、姓名、所属院系等。数据导入功能:需要能从Excel文档中导入基础数据到数据库,首先要能作基本的数据校验,使得数据基本符合规定,然后作一定的编排和格式化,最后让数据批量地、自动地导入到数据库中。教师基本信息: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基本资料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教师性别、教师所属院系……。其中以教师编号为唯一标识,更改或删除要注意会关联到相关数据。学生基本信息: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基本资料包括:身份证号、学号、姓名、所属班级。管理员基本信息:对管理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和权限分配等功能。基本资料包括:用户名、密码、权限……。其中以管理员按权限有一定分类,例如网站管理员和基本信息管理员。院系信息:对二级学院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二级学院中包括学院代号和学院名称。班级信息:对班级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班级中包括班级代号、学院代号和班级名称。课程信息:对课程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提供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功能,课程基本资料包括:课程代码、课程类型、课程名称、别称。

2.2评价信息收集

评价信息收集就是指通过网络(WEB端)把教师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的评价信息(打分)记录到数据库中。筛选查询功能:对已经登录的教师或学生通过他们的身份信息查询得到当前是否已经完成该用户的评价,可以查询并筛选出该用户应该评价的对象和相关信息。例如,某学生应该对那些教师及其对应课程进行评价。评价收集:对评价信息进行校验,判断是否符合规定,得到合法的评分再对号入座存到数据库中,并且返回评价完成的通知(包括评价是否合法、评价是否完成等)和锁定一些操作。

2.3评分计算

转换就是依照一定的算法对原始评分进行转换、计算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转换与计算功能:转换,即根据原始评价依梯度和设置进行转换为一定的标准分,如十项和八项标准分;计算,即对非最终评价得分进行一系列的加权、混合运算等,求得最终评价得分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带有过程评价的相关记录功能,就是保存中间记录。参数信息:指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的梯度、标准及其它相关修正值,使得转换与计算中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影响评价结果。

2.4接口设计

用户接口:系统给用户提供命令的方式是通过用户界面实现的。主要分为供给教师、学生和网站管理员使用的浏览器端和主管理员使用的客户端(C/S模式)。浏览器端。登录服务:在联网模式下可以通过相关的用户信息登录系统,系统的首页要求用户填入身份证号码(后台管理员要求填入用户名与密码),教师、学生均可通过身份证号直接登录系统。查询服务:系统提供自动查询的功能,在用户进入相应页面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自动筛选出有用信息,可以查询个人是否已经进行评价,可以查询个人需要对哪些对象进行评价;后台管理员则可以对基本信息、是否评价的用户等等进行各种查询。评分服务:系统提供评分(进行选项选择)服务,用户可以在方便快捷地阅读有关说明后对相应的对象进行评分,提交时会进行是否合法的校验,如果不合法则返回提示。后台管理服务:系统提供给后台管理员一个基本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对基本信息(学院、课程等)的增加、删除等,还有对评价对象的设置,用户的帐户管理,评价信息的查询和删除等。客户端(C/S模式)。登录服务:系统提供管理员一个登录界面,在应用程序启动时首先进入这个界面,要求管理员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字符串型),并且对登录次数作了限制。管理个人信息服务:就是管理员对密码等个人信息的更改。

查询服务:系统提供给管理员在信息管理界面都有的查询服务,可以通过选择或者输入相关内容查询到需要的信息,包括学院、班级、教师、学生等基本信息,还有评价及其过程的各种信息。设置参数服务:系统提供相应的图形界面给管理员对影响评价转换的参数进行设置,在相应界面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导入数据服务:系统提供了“导入”数据的功能,主要是从MicrosoftOffice系列的Excel表格中导入数据,可以将合乎格式的数据直接导入到数据库中。打印服务:系统提供“打印结果报表”的服务,可以按报表或得格式直接打印出其内容。排序服务:系统提供的“排序”服务,可以对评分结果进行分类排序,分为全校排名、二级学院排名和教学部门排名。生成图表服务:系统在相应的界面提供评价的曲线图、块图和相关报表,这些图表包括评价结果及其过程中的图表,管理员可以直接生成和得到。启动计算服务:系统提供自动式的评价转换和计算控制的服务,以主界面的按钮的形式出现,管理员可以在调整好相应的参数后一键得出最终结果。

3结束语

本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系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信息、学生评价打分、同行评价打分、过程评价打分、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收集处理、修正、评价结果统计、图表排名打印等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邵检江.教师教学质量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2015(12)

[2]葛继科,王成敏,裴仰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工程师,2014(1)

[3]吴瑞芝,陈宝芬.基于web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方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2)

作者:叶丽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受限与保障

摘要:解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分析教学自主权受限现状及其主要原因,从培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意识、营造教学自主文化氛围、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能力和理顺校内相关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保障他们的教学自主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保障

高等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主体之一的高校教师,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休戚相关。在以权利作为法治社会的核心要素,走向权利时代的今天,高校教师享有的教学自主权与其法定权利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厘清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受限现状及主要原因,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救济和保障,可以充分挖掘高校教师的内部潜能,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主要内容

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一文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行使的权力、自由度的大小和可以享受的权利,通俗一点说就是包括教师权力和职业自由两个方面。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是由其职业特点产生的一项职业性权利,《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高校教师享有“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探索教学改革实践;科学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规划,合理评定学生的道德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具体一点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等。教学目标是任何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归宿,是调节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挥棒”。

高校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指高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就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选择这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除具有先于教学过程的规定性之外还有一定的动态调整性,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新的生成性目标的产生,高校教师有权调适预设目标;教学内容侧重是指高校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在课堂上应讲授什么,重点讲授什么,当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也要考虑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新性;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可以自主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度与课堂教学效果紧密相关,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所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还要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兼顾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的调控权力也反映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程度,既要考虑教学空间的安排,又要照顾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同时也考验高校教师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和价值观、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体系,只有让高校教师拥有教学效果的评价权,才能让他们创造性按照自己选择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实践,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受限现状及主要原因

国家只有从法律上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确认和保障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才能使高校教师真正享有教学自主权,才能使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因材施教,才能在多元文化的思潮中选择适合学生人格开展与各方面能力培育的知识。保障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不仅是对高校教师工作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保障,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神圣权利不可侵犯的一种保障。高校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漠视甚至侵犯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现象还是时有存在,有数据显示,对于最具教学自主权代表性特点的三个方面,即“自主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自主选编教材”和“自主制定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比例之和竟分别高达40.29%、46.31%、48.42%,另外在课程安排的选择权、教育决策的知情权、教学管理的话语权、专业发展的自主权等方面都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因素明显的限制,高校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熟练技师”、规定教材的宣讲者和忠实“代言人”。教学自主权是高校教师获得教学自由、实现内生专业成长的基本条件,“一个人不受制于其它组织和个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状态,亦常被称为个人自由的状态”。只有当高校教师拥有了选择权和对外控式影响因素的拒绝权之后才会有教学自主的“话语权”。探究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受限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等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着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传统文化中民众对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束缚了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权利,无形中限制了他们职业权利的行使,在行使教学自主权的时候既受到外部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囿于内部个人道德因素的干扰,传统文化的负效应往往会让高校教师在行使教学自主权的时候瞻前顾后、不知所措。

(二)法制教育的滞后

受重义务、轻权利的法律观念影响,高校教师已习惯了在学校中的被管理地位,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即使发生了自己合法权益受侵的情况,有时不得不忍气吞声,人格尊严和个性独立没有得到应用的尊重。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自主权这样一个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也认识不清,不懂得应该如何去要求享受自己的法定权利,当然更谈不上权利受侵以后如何去寻求保障和救济了。

(三)主体意识的缺乏

从哲学角度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来看,“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由此可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实现程度。高校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理应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少高校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主体地位,感觉教学自主权是一种不现实的愿望,甚至依赖于多年来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模式,按照给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照本宣科”,甚至一组PPT可以管几年,在行使教学自主权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角色感到茫然和困惑。

(四)行政权力的膨胀

尽管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根深蒂固的以行政约束为主导的现行高校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提到最容易滥用权力的人一定是那些有权力的人,而且一直使用到权力的边界为止。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屈从于行政权力,听命于专家权威,教学自主权的载体和使用方式越来越行政化,即使行政条文中的有关教学方面的规定与现实大相径庭,教师也要严格执行条文规定,严重限制了教学自主权的行使。

(五)管理体制的无序

现行高校管理体制中高校与高校教师不对等的地位造成了教学自主权的截留,教学一线的教师很少能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往往多被排除在教学自主决策之外。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尤其是程序层面很大程度上干预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自由行使,高校内部的许多规章制度非常明确和具体,教师几乎没有任何自由裁量权,各种频繁的教学检查和审核评估对教学自主权也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宏观式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也间接约束了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有效行使。

三、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的保障途径

只要高校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和范围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从事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削弱或者剥夺高校教师的这一权利。高校教师有权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决定或调整受聘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环节、教学组织形式等,有权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改进教学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现状,我们更多的要思考如何行动,从强化意识、氛围营造、提升能力、制度设计等多个层面救济和保障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一)培养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意识保障

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教学自主意识,只有高校教师具备发自内心世界对教学全面把控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调查对象对于高等学校教学自主权应当集中在哪类组织或群体手中,选择“一线教师”“院系等教学单位”“高等学校”的比例分别为18.95%、57.80%、23.25%,而关于当前最缺乏教学自主权的主体,选择“一线教师”的比例高达47.94%。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没有勇气自主”往往比“有没有权利自主”和“有没有能力自主”更重要。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的教育和福祉具有个人的和共同的责任”。可见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因素,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意识可以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增强主动承担责任的信心和勇气,抵御来自外部的各项干扰因素独立行使教学自主权。改变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简单的重复和反复的练习形成的固定程序的因循,明确自己“教”和“育”的根本任务,增强他们专业发展的欲望,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所带来的那份自豪感和获得感,强化内在自我修炼,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在自身教育哲学观念的引领下,就能够理性化、体系化,上升为高校教师教学自主的知识地图,成为指导教学改革的方向标,从而更好地履行教学责任,行使教学自主权。

(二)营造保障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良好氛围

受各大排名榜单和指标体系(如ESI)的影响,再加上各高校内部评价体系的调控性和倾向性,科研杠杆的影响在各高校日益凸显。针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不断加大,三年(或四年)一个考核周期,周期内必须出多少成果,职称的晋升必须有高级别的基金项目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非升即转”等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虽然一直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那也只是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上,在科研“指挥棒”的影响下高校教师的兴趣点基本都是围绕项目的申报、论文的发表、成果的包装等等,以教学能力提升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常常被“轻视”了。高校的第一大职能就是人才培养,如果这样的“景象”不能得到明显改观的话,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会持续下降,整个国家高等教育衰退的风险将不期而至,到那时真正深受其害的将是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这些绝非危言耸听。在高校真正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至关重要,教学的地位都不重要了,何以谈教学自主权呢?应尊重和赞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氛围,触发高校教师对教学自主权的渴望和诉求,可以充分发挥“鲶鱼效应”,让他们树立教学共同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情感和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切实保障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能力

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的提高又以教师教学发展为条件,离不开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能力以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基础,要想真正实现教学自主权,那么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与权利行使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不仅仅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简单叠加和堆砌,而是比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多重复合的知识与能力系统。高校应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相应的平台,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突出服务意识,密切关注高校教师的工作需要,了解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来设计、实施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活动。定期举办旨在提高广大教师教学能力的诸如“教学沙龙”“讲课大赛”“课堂卓越计划”“名师工作坊”和“课例研讨”等活动并扩大参与面,让高校教师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展示自我,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相互借鉴,形成相互支持和互相信任的态度和品质,体会教学自主可能的空间的同时积累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

高校还应引导广大高校教师从现代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学习着手,用当下流行的MOOC、Seminar、SPOC在线培训课程或者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组建教改工作室,开展协作教学学习,探究教学规律,提升高校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创造性能力。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另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还可以改善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绝大多数高校只针对新聘任的教师开展岗前培训,而针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寥寥无几。应建立一套较为明确、系统的涵盖岗前和在职全时段甚至终身化的高校教师培训法律法规,改变以往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尝试更多地采用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小组互动等碰撞性、交互性比较强的方式,这样高校教师的培训进修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理顺校内各项管理体制

著名教育家德里克•博克认为:高校教师最有资格决定应该开设哪些课程以及如何讲授,因为他们最清楚高深学问内容。事实上学校内部各方面“科层制”意识相当明显的规章制度仍然不同程度地制约着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主权。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大多是外部导向和行政控制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成为管理和鉴定教师的工具。教学自主权应该在高校职能部门、院系教学单位和教师之间科学分流,不能随意截留,并且重点向一线教师倾斜。及时革新学校已经过时的课程制度,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自主空间。高校要围绕教师教学工作研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鼓励、奖励政策,把教学工作的优劣与教职工普遍关心的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紧密结合起来。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高校重视教学投入,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鼓励和评价,制定“教学型”教授快速通道的教师职务资格任职评审制度,像一些“金讲台奖”获得者,连续几届的“最受欢迎的任课教师”教学表现相当突出的教师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也可以直接申报晋升“教学型”教授,待遇与其他教授一样,打破了传统的“唯项目、论文论”晋升机制,此举有效调动了广大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内管理体制漏洞的可能性随着高校新一轮综合改革的开启进一步增加,特别是要建立健全高校权力运行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正如《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规定的那样:任何形式的督查或监管体制,都应以激励及协助教师执行其职权为目标,而且不可妨碍教师之教学自由、教学主导权和职权。

参考文献:

[1]谭九生,朱龙.论我国大学教师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45-48.

[2][5]肖其森,廖湘阳.高等学校教学自主权落实与行使的调查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118-124.

[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4]闫守轩,朱宁波.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问题与范式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67-71.

[6]贾汇亮.教师教学自主权的缺失及保障[J].课程•教材•教法,2014,(8):38-43.

[7]李洪修,潘婉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自主权的内涵及实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5-48.

[8]徐延宇.建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3,(21):48-50.

[9]毛洪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35-37.

[10]曹海滨,张典兵.现代大学研究性教学的问题审理[J].高等农业教育,2014,(7):51-53.

作者:凌云志 单位:扬州大学

第四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及措施

摘要: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到大众化的时代,作为输送和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中心,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素质,而在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基础上,高校对于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大批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正属于起步阶段,其教学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评价体系不健全、专业技能不过关以及激励机制应用不当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完善高校发展和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推行教师教学发展制度、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手段,来全面而有效的推动高效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效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问题;措施

在现今的教学环境下,青年教师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和相关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着高校的自身竞争力和整体的可持续性,并且,在青年教师比重不断加重的前提下,教育部强化了部级教师教学发展的中心示范建设工作,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视力度,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顺应整体教学环境的发展和建设要求,对作为主力军的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改革,以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全面发展。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教学中,评价能够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起到良好有效的推动作用,但就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来看,在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难以有效的规范和推动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缺乏科学性的评价模式。评价模式刻板、单一,缺乏弹性,是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评价的主要现象,难以有效发挥出教学评价的积极促进作用。比如,在进行教学绩效评价时,多是在教师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之后,由学生、专家、学校教师等开展综合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活动主要面向于已完成的工作,带有一定的总结性色彩,这就造成了对青年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跟踪评价不到位的现象,难以从评价活动中全面有效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进行分析,体现了对其发展成长的针对性和过程管理力度的欠缺。一般而言,评价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推动和促进教学发展的作用,但是,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而言,原有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已经完成和过去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与定性,并不能对其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极大地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和积极性,同其整体的发展和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和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专业技能不过关

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专业技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专业品质和技能,包括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等。就我国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现状来看,多为研究生和博士学历,但因处于职业发展初期,所以,整体专业技能和素质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两方面。

1.教学理论知识不足

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学历层次高、思维活跃等是高校青年教师的主要优势,但是其在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教学中的显著缺点。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高校教师的培养处于垂直式的“一条龙”教育模式,于青年教师而言,缺乏一个过渡期,并且在专业化的教学培养中,除了师范类的青年教师外,其余教师对于教学理论极其相关专业知识涉及相对较少,缺乏整体而完善的自我职业发展意识和素养,且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多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的学习和培养,这样的方式极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另外,还存在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研究、轻教学的现象,进而造成了不同程度上青年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相对匮乏的现象。

2.教学技能欠缺

一般而言,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应用方法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以促进教学进度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我国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高校教师进行培养的机制,所以,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形成环境过于狭窄,并不能快速有效的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且在缺乏职前教学培训的基础上,不能灵敏的对教学环境做出反应,难以有效适应现代化高校教育中的教学新岗位。于教师角色的高要求及社会的高期望相较而言,高校的青年教师虽然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学习,但由于对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及相关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的认知,造成了教学技能相对较低的现象,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同高校实际环境相结合,难以推动现代化课堂的有序进行,并且在对教学过程中的学生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处理时,存在一定的欠缺现象,这些基本的应用问题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与实际的发展成长起着阻碍作用。

(三)激励机制应用不当

于任何组织而言,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加快相关成员的发展与成长,具有极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于高校而言,在现代化的环境下就需要顺应整体的发展趋势,通过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措施,推动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但是,由于青年教师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主力军时间较短,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群体的奖励措施和政策相对偏少,甚至是处于空白阶段,所以,在基本教学发展过程中,会使青年教师存在相关教学奖励与自身无关的心理意识,基于此,在高校激励措施和相关政策应用有所欠缺的基本前提下,使得青年教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欠缺动力,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发展。

二解决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高校在建立评价体系时,需要摒弃原有的奖惩性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以发展的眼光建立全新的青年教师评价体系。在基本应用中,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弥补原有奖惩性评价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不足,并基于教师的职业发展,推动其在个人发展、未来发展及职业发展方面的有效融合,充分体现出评价活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面性,进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对青年教师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时,需要有完善的机制支撑,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和建设平台,使青年教师在完善的体系建设下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并明确认知其在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改进以及自我优化,逐渐实现自身的教学发展。另外,需要加大对评价过程的重视力度,以整体而全面的对教师的教学发展进行分析,进而在明确基本问题的前提下推动青年教师的发展。

(二)推行教师教学发展制度

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运行和发展,所以,推动和落实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就需要全方位的在实践教学中建立和推行教师教学发展制度。就具体实际应用来看,教师发展制度的首要目标是提升教学的相关技能,进而推动课堂教学及完善教学效率。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制度的建立,能够合理有效的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技能培训和锻炼活动中去,不断实现教学完善和改革与教学发展。在教师教学发展制度的建立和推行过程中,高校可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以在整体环境的支撑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及教学理念的更新。另外,可以针对性的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比如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训练、或到校外从事协作研究等,在强化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而弱化其本身角色转换过程中缺乏过渡的问题。

(三)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青年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期,经济压力相对较大,所以在发展选择过程中会更倾向于实际化和功利化以及短视化,基于此,在促进青年教师的稳定有效发展时,就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1.注重人文关怀

现代化的管理活动更加倾向于人性化,于高校的管理而言,人文关怀属于一种精神激励,而高校的青年教师多数是从一个学校转移到另一个学校,不同的在于角色的转换,所以,教学初期的青年教师会有极大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压力,这就需要高校的管理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有效的适应教学环境,进而促进教学发展。具体应用中,高校必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建设理念,并在合理、公平的竞争机制支撑下,创造一个和谐、兼容的教学环境,强化青年教师的归属感,以为个人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动力。

2.改革薪酬制度在提升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过程中,高校需要改变原有的单一薪资结构,开展多元化的报酬结构,使津贴、工资与教学状况挂钩,从外部因素推动青年教师强化教学和自我发展,并在重视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使教师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创新和完善,进而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完善自身收益,以在动力的支撑下不断推动教学发展。

三结束语

高校扩招之后,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就使得众多的青年教师进入高校,因为高校教育的门槛相对较高,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其角色的转换缺乏合理的过渡期,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育知识和理论有所欠缺,一定程度上阻碍自身的教学发展,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基于此,就需要对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学发展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在顺应现代化整体环境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优化,以实现青年教师的发展及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高校教育阶段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 章小梅,尹新.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38-39.

[2] 张宇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

[3] 袭雅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 张宇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包头市三所高校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12-15.

[5] 李爱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J].辽宁教育,2013,13:38-39.

[6] 申涤尘,李彬,张鑫.“质量工程”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108-111.

作者:王永航,高斯萌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