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会计适应时代管理

会计适应时代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过去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改进会计教学的必要性与基本设想。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准则教育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才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招聘×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的告示,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会计学子们倍感无奈。同时,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经常抱怨,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企业还需要重新花费时间和资金加以培养。这不禁引起人们深思,是企业急功近利,还是大学的会计教学存在某些问题。

一、传统会计教学的缺陷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会计课程内容上的设置多存在重复现象。如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短期决策分析等方面存在较多重复。而在课程设置上,却完全按照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安排,教师之间也缺乏协调沟通。同样,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长期投资决策、货币时间价值方面也存在着重复现象。然而,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操守相关的课程内容却重视不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如应用文写作、社交礼仪、公共关系、行政管理、演讲与辩论等,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却很少开设,甚至空缺。这样,学生在一些简单的会计账务处理上可能越来越熟练,而在人际关系、职业判断、应变能力、总结推理与预见方面没有得到全面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会计教学方法上,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旧有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应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手段落后。目前,仍有一部分高校的会计教学,依然是用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作为会计教学的主要教学工具。一本会计教材使用多年,内容都没有任何改变。在这样一个经济情况不断变化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新政策、新法规不断颁布与更新。这就迫切要求会计教材顺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会计内容,否则必然导致课堂讲授的会计原理、会计原则及核算方法与会计实践活动的脱节。会计教育处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断变革和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以适应教育信息不断更新的特点是一个必然趋势。

(四)实验教学比重偏低。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多数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像会计这类社会学科没有必要建立实验室,即使是建实验室,也不过是配备几台电脑而已。会计教育观念上的障碍和认识上的发展局限,影响了高校会计实验室的体制、机制、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会计实验资源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会计教育中实验教学比重偏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实践动手能力很差,综合分析和解决财经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

(五)课程考核不规范。在高校会计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考核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方式。闭卷考试的试题相对简单,且大多以一些记忆性的问题和选择题为主,分析性综合题和会计实务题比重很低。这样,致使一部分学生依靠考前突击,背答案、抄笔记也能通过考试,没有达到考核学生会计实务的目的。此外,在会计课程成绩考核中,虽然平时成绩占有一定比例,但比重偏低,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依然突出,学生成绩的优劣仍然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必然导致考生平时学习不努力。

总之,我国现行会计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会计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一)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我国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四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贸易连年递增,国际往来日益频繁,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国内市场也逐步转变为国际市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迫切需要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会计也日益国际化,且国际化也是其发展的大趋势。相应,会计教学也要面向世界,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类人才。因此,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适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北京举行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而38项具体准则中,还包括了22项新推出的会计准则,并对原有16项会计准则作了相应修改,这极大地丰富了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如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不再采用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只保留了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这样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偏低的公司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施行。相应高校的会计教学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宣传和普及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三)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更高要求的需要。从最近几年我国各大人才市场及各种大型的人才交流会反馈的信息来看,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呈饱和状态,而供给却呈膨胀之势。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超过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是我国成为世界独有的“超级会计大国”。然而高层次、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如会计硕士、博士、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却相对奇缺。在一系列的人才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精神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培训。因此,他们更愿意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学生就业难,这个尖锐的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产品—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学生素质下降的问题,“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我们的会计教育应对这种情况负责。

三、改进会计教学的基本设想

(一)更新教育理念。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和会计准则不断国际趋同的特点,我们应当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即培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经济环境,适应各类企业及非盈利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知识全面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不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市场需求的做法。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系统。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追踪考察其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综合素质提高、以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及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意见与建议。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的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会计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1加大基础课程比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类课程包括哲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历史类课程、法学类课程、文学艺术类课程、军事与体育类课程等。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积累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国际化知识。2强化学科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通过对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与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3适当归并和改革会计专业基础课。其中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可以考虑合并为成本管理会计,并将原管理会计课程中的货币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存货控制等内容纳入财务管理课程,解决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重复问题。4扩大选修课程比重,提高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在修完会计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选修部分课程,以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新型的会计教学方法应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参与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的作用在于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在课堂教学上,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依托,以培养能力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要求在师生双边关系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以学生参与为重点,根据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教学内容。

(四)改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工具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的认知水平。目前,在高校的本科会计教学过程中,实施多媒体教学在多数高校已经得到普及,提高了授课内容的知识容量和知识理解率。今后,还应更多地将投影、电视、录像、广播、程序教学机、电子计算机及各种先进适宜的财务软件应用到会计教学中,提高会计教学的软硬件水准。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会计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方法,提升会计教学整体质量。

(五)重视实验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术知识,更多地依靠实践来掌握。没有足够的实验室练习或实践教学,会计专业学生很难透彻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原则与技能。因此,很有必要加快会计课程的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实验室的信息资源、软件资源、项目资源、技术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通过学生在会计实验室中模拟企业的会计部门,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循环扮演会计部门中的不同角色,按会计工作程序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未来工作的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单位对就业者有工作经验的要求。

(六)规范课程考核。由于会计教育的中心已从原来的知识灌输转变到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上,教学方式也由注重结论转移到注重过程上,因此用一两次考试判定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就显得不合时宜。我们有必要适当推行开卷考试,试题类型也应由一些记忆性试题和选择性试题改为业务综合题和案例分析题。必要时,对于一些非常复杂的接近现实的案例分析题,可以组为单位共同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应坚持平时考察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技能、平时作业考察的比重,改变期末考试比重偏大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淑萍提高会计课堂教学效果途径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1

2郭秀珍会计实践教学全仿真操作设想[J]会计之友2006.3

3何军峰黄红球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会计之友2006.3

4陈黛李爽新会计准则全面挑战帷幕拉开[J]会计师2006.3

5陈录我国本科会计教育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