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委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市委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中国共产党通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州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过去的五年,是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的时期。在此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考验,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步伐明显加快,老百姓经济、增长点经济、特色化经济、劳动力经济、桥头堡经济的发展优势不断放大,诚信通州、法治通州、崇学通州、绿色通州、数字通州的城市名片得到彰显。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利用外资连年倍增,民营经济迸发增长,财政收入持续增收,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步入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2、“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十五”成就得来不易,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始终坚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致力激发全社会的发展活力;始终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勇于突破思想、制度束缚,善于以创新谋发展;始终坚持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运行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整体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符合通州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3、“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持续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阶段看,2005年,我市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从发展机遇看,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为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拓展了更大的提升空间;省和南通市江海联动战略的推进,为我市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带来的区位优势,也将为我市融入苏南、跨江争雄奠定更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从发展任务看,我们正处在结构转型的重要考验期,特别是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迈进的过程中,各种发展矛盾和累积性社会矛盾将不断显现,带来更大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振奋精神,抢抓机遇,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两个率先”进程。

4、“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未来五年中,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以及南通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继续深入实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把通州建设成为富有特色与竞争力的现代工业城市和宜居创业城市,走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列。“十一五”期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速度保持领先,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5%以上,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有效降低,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教育、人才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力争突破1万元;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更加和谐。2008年在全省江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十一五”期末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20强。

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大力引导产业集聚。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和发展走势,研究制订空间布局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增强产业政策对生产要素集聚的导向作用,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产业内部企业关联度,促进优质资源向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集聚,大力发展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企业,推动板块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倾力打造家用纺织品和纺织服装业两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电子电器、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集聚地。加快构筑研发创新、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产品展示、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产业集聚支撑体系,拉长产业链条,降低发展成本,增强产业集聚力。

6、促进经济集约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注重集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要素资源,建立产业准入制度,加强能耗监控,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能耗产出效益。推动产业优化和技术升级,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推动企业清洁生产,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发展集约度。

7、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环境的统一,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倡导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节约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限制淘汰污染企业,从源头上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加强环境治理监管,积极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不断提升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加强生态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绿色通州、生态通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互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8、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抢抓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承接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重点发展和引进电子元器件、船舶修造及钢结构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发展汽车配件、新材料、包装工程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业。注重新品开发,提高制造业终端产品比重,提高传统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技术支撑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9、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以制造业两端延伸和中间分离为突破,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以港口、道口、大桥为载体,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构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苏北内陆的物流网络,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服务、策划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引进和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房地产业,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

10、做优做强建筑业。发挥“通州铁军”品牌优势,增强建筑业富民强市作用。提高建筑产业科技含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开拓大市场、承接大项目,提升建筑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建筑企业做大规模,提升资质,加快发展工程总承包大型建设企业集团,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等多层次的协作体系。提高建筑市场占有率,拓展经营领域,增强建筑业自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

11、加快实施信息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信息技术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中的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技术装备、生产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运用,打造信息服务平台,优化电子商务环境,拓展网络服务功能,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推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水平。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2、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鼓励农民投资创业,通过自主创业、合伙经营、土地作价入股等多种途径,提高经营收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劳务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稳定农业收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向优质农业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集中流转,按股分红,提高资产性收入。落实农村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形成多元化的增收来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主动适应大中城市农产品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发展城郊型农业。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档次,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发展综合配套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持久竞争力。

14、全面加快农村社会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生产与生活同步改善,建设与管理同步推进,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深入实施小康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先行”工程,通过群众支持、政府扶持、企业赞助等多种途径构建多元投入机制。结合城镇化战略,科学规划村镇建设,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加强水利、通讯、电力、绿化等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农村区域供水、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和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依法推进村民自治,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5、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完善城乡发展体系。抓紧修编城乡总体规划,通盘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各类详规,合理布局城乡体系和城市功能区域,促进城镇和乡村联动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区“西扩、南进、东拓、北延”,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做强市区经济,到“十一五”期末建成现代化中等城市。继续推进“五城同创”,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市和国际健康城市,加强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总体形象,使通州成为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地方。加快平潮、石港、三余、二甲等中心城镇和一批新型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区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集中居住区为基础的城乡格局。创新城乡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组建城建投资开发公司,吸引外资、民资投资基础设施,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建立健全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财税、用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16、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东部、北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改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科技、教育、人才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造血功能。抓好区域共同发展政策的落实,健全帮扶机制,放大经济发达地区先发优势,发挥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促进东西对接、南北共进,实现欠发达地区快速崛起。

六、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17、发展体制优势。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能。加快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推进总商会、行业商会和异地商会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稳妥实施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突破制约交通、城建、园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素制约。逐步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区域形成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束缚,行政区划和管理要服务和服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更有利于产业集聚的区域管理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

18、放大区位优势。以苏通大桥通车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接轨上海、融入苏南”,实现市场相通、经济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流、产业互补,最大限度放大大桥经济对通州经济社会提升转型的积极作用。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战略机遇,更大力度、更高频率、更快节奏“学赶浙江、策应广深”。充分利用三面环绕南通市区的独特条件,深度“对接南通”,加快发展沿南通产业带,形成沿江、沿海、沿路、环城四大产业带互动并进的生动局面,使我市成为上海、苏南、浙江等先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载地、资金流动的集聚地和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将区位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

19、构筑载体优势。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形成以开发区、苏通大桥工业区、民营出口加工区、沿江开发区为主导,各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为支撑,布局合理、分工明晰、配套完善的发展载体格局。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方式和创业环境。加快园区共建共用,推动镇镇、镇区之间的合作联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完善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同时,做大做强产业市场,形成以全国、省级市场为龙头,区域性市场为骨干,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相结合、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配套、关联市场相衔接的市场体系,增强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支撑功能。

七、切实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20、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除国家明令禁止以外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各个领域,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继续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创业热情,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着力引导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提升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发展能级,进一步提高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注册资本的占比,促进民营经济量质并举。鼓励民营企业加快资本经营和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重点培育一批发展快、活力足、效益好的高成长性骨干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引进市外民资,进一步加大项目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平台,优质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信用评估、人才培训等服务。到“十一五”期末,把通州打造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创业名城。

21、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在继续扩大外资引进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外资质量,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做到资金、技术、市场、管理同步引进。按照产业集聚发展和经济集约发展的要求,坚持“有产业、有技术、有规模、有税收、无污染”标准,严把外资项目选择关。重点引进战略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高附加值项目,提高外资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对地方产业升级的带动功能。积极拓展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资投向农业、服务业和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外资项目和民营企业的嫁接融合,推动民营经济外向化、外资企业民营化、外来项目本土化,使外资引得进、留得住。进一步提高产业招商实效,增强企业招商自主性,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式,降低招商成本,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招商长效机制,提高招商引资的综合效应。

22、提高出口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出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调整优化外贸结构,着力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名牌产品比重,提高外贸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延长增值链,提高出口效益。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促进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建立外贸预警机制,加强外贸政策服务,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提高国际劳务合作层次,鼓励和支持企业境外投资,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

八、不断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23、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基础,增强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各类民办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外部力量兴办、联办研发机构,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推动产业技术高新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创新政策引导,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24、有效聚合发展要素。增强要素资源对跨越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深度推进银企合作,放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金融张力。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平台,鼓励企业资本经营,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建立金融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运行监控,确保经济稳定发展。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落实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措施,推进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突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自律、管理与协调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社会组织程度。进一步增强土地、电力、能源、水资源等要素资源供应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要素支撑。

25、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着力加强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对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企业家、党政领导骨干的培训,造就一批跨越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加快我市急需的专门人才引进,健全外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提高人才保障能力。

26、深入开发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结合我市产业集聚发展的实际,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整合职教资源,增强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功能。规范劳务中介市场管理,加强劳动力岗前培训和在岗轮训,大力引进外地适用劳动力,优化劳动力结构,增强劳动力供给能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九、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27、维护社会安定祥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着力解决社会建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突出问题。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和大多数人的利益诉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大调解机制,畅通诉求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突出抓好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营造安宁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大防控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创建,着力打造平安通州。

28、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努力实现相对充分就业。进一步健全“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基本保险,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医疗保险,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医疗救助、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户救助、教育救助、再就业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为主要内容,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让社会各阶层共享发展成果。

29、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调整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育发展促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健全教育资助体系。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健全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积极发展民办非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培育具有通州特色的城市文化,建设文化大市。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广播电视工作,满足群众多层面的文化需求。

30、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治能力。加大初级卫生保健投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制。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医疗事业,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十、为“十一五”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31、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胜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健全科学的工作考核体系,将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建设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列入考评内容。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党内监督和党的自身建设,在实践“三个代表”、推进“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32、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对台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建设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全面推进“法治通州”建设,大力推进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全面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33、大力弘扬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大力弘扬和实践“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新时期通州城市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上下创业、创新、创优的积极性,为通州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