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

摘要:随着跨国经济企业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运而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为例,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并为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外贸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际经贸)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培养国际经贸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基本原理和理论及技术知识和技能,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规则和惯例,具备创新精神,充分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贸规则以及基本知识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切入点,结合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商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国际经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外贸人才培养对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

自从实施经济建设后,我国政府积极引导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深入的文化与贸易交流。在与周边国家开展文化贸易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内部拥有一批具备外贸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技能的人才。我国高校需要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的外贸人才,让这些外贸人才充当企业外贸交易的交流使者,这样可以促进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此外,通过大力培养外贸人才,还可以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与国际其他企业在文化、经济、习俗等多个方面构建友好往来的关系,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凸显企业在对外贸易往来中的外贸优势。

三、国际经贸人才需求特征

(一)熟练运用外语

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候,听、说、读是对其英语能力的最基本要求。目前,企业招聘外贸专业人才的首要条件是看他们是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大公司则要求更高,比如,要求英语流利,能与外国客商无障碍交流。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外贸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若是有更多熟练运用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和东欧等国家语言的外贸人才,我国外贸事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二)掌握专业技能和经验

许多外贸企业在招人时,需要有外贸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实际面试时,外贸企业会对样本进行商业评估,询问应聘者交易情况或填写有关案例的文件。然而,实际上获得文凭的学生不一定能够胜任在外国企业的工作。因此,学校需要在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例如:将证书与资格证书结合,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包括出口贸易证书、报关证书、报关证、报关单、国际货运信函证明等。

(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许多外资企业在招聘外贸人才时,除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应聘者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求应聘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协作精神等,且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诚实勤劳、积极进取,敢于挑战困难,勇于创新,努力做好工作。

(四)具备基本业务能力

由于大部分外贸都要出差,与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打交道,良好的沟通就意味着订单和市场,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也是从事外贸行业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现代市场营销中,人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商品,电子商务已成为主要营销手段,这要求外贸代表懂得电脑操作技术。另外,报关也基本上采用了在线申请业务,包括用电子手册和电子账户取代传统的纸质手册,因此必须熟练计算机操作方法。

四、国际经贸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利用网络环境改进课程设置

新课程改革是21世纪对各类高层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这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网络环境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无法顾及班级中的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产生被动性教学局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国际经贸人才要根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丰富教学课堂上的知识点,让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理解教学知识。增加主干课程: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基础理论课程: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其他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基础会计、管理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法等实践性课程。同时,要加大对校园实训中心的建设经费投入,坚持“基地带动、合作双赢”的市场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建立课后模拟训练室,在校内现有训练设施基础上,配备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校内训练设施,满足学生在校内训练和教学岗位实习的需要[3]。在网络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控制好网络教学时间,避免由于网络学习时间过长影响学生实际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控制传统教育和网络环境教育时间的比例,协调好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之间的时间比例。

(二)以产业链为主线搭建特色企业群

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以现有产业链为主线搭建以智能制造为主体的企业群,参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校方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根据我国国际贸易产业当前的发展趋势,积极寻找上游本体的企业合作。校方需重视与这类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并围绕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合作企业的生产日常及核心业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进而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为企业培养一批可用的后备人才。为进一步地实现本土化应用型教学模式,院校还需要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并对其进行培养,通过整合师资资源,激发教师的科技研发能力。在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时,学校需要定期组织部分教师到企业参加相应的实践训练和培训活动,使教师在企业和社会中了解国际贸易的实际过程,学习到企业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同时让教师参与企业认证考核,从而提升教师课程教学能力。此外,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校方管理层还需要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和接口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教学资源和设备资源完善,能够为学校教师提供相应的师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能更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进步。

(三)以锤炼技能为体系搭建实训平台

为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需要整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创建实训基地,为该专业学生开展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校企合作中需要优化和改善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公共技术平台”为原则,提供完善的技术知识和优秀的专业人才,满足毕业生的专业资格与职位的要求,实现专业“零距离”“多专业合并”,重点发展外贸行业和邮政专业群,建立以国际经贸为核心,管理学、国际物流管理、商务英语为支撑的外贸专家组[4],对接企业当前的教学大纲。同时,企业也可以派出相关负责人与学校相关人员共同制订课程计划,将国际贸易中的实践环节与学校的教学内容匹配,从而提高课程一体化的标准,更好地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在制定相应大学大纲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采用小班制教学形式,结合仿真教学与理论教学,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为在校学生制订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通过培训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企业需要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习工作,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拥有顶岗生产的能力和服从企业管理的意识,同时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企业员工共同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了解国际贸易过程中创造劳动价值和获得成功的诀窍,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接轨[5],培养学生在工作生产中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高等院校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复合型技术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这也是高等教育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目标,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专业课进行教学,将培训内容有机融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培训方案中。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时,应当结合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结合理论与实践,重新构筑课程体系,优化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方法,构建出实践创新教学模块。在创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向该专业的学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在本学科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创新创业能力,聚焦当前社会中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将前沿学术成果和社会科技融入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获得有关领域丰富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还需要重视该专业的教学研究课题,努力提高自身创新性素质,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越发紧密,同时中国在对外贸易往来中货物出口量和货物进口量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其中关于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外贸出口产品已经逐渐地形成集科研技术、品牌服务、产品质量于一体的多形式外贸竞争体系。并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越加密切,与此同时中国在外贸经济发展过程中凭借门槛低、成本小、生产环节少等一系列优势,逐渐地形成了多体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模式。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并在工作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有助于培养具有外贸、企业管理和外语能力的高素质外贸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建.基于云空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4):78-81.

[2]赵晓俊.“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6):12-14.

[3]王新华.地方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1):132-134.

[4]卢泽回,詹浩勇,袁中华.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讨:基于“理论×实训”双螺旋结构视角[J].高教论坛,2018(5):67-69.

[5]赵春燕,刘景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3):86-88.

作者:戴先红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