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指标多、涉及面广,赏不太容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从各类指标本质部分来讲解,学员更容易理解。

对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须首先明确,以提高学习热情。

第一,其为评价财务指标、衡量经营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二,其为挖掘、改进工作、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三,其为合理实施投资决策的重要步骤

教材中,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只从字面上予以定义,这不便于理解。笔者认为,应从指标分析中,找出“一针见血”的概念。同时,指出财务比率主要把握分子、分母,理解它们的相关内涵及该比率变化所反映内容。

偿债能力实质为“可以用来偿债的资源对债务的保证程度。”若不当,则偿债能力就差。列举偿债物有:

1、息税前利润EBIT

2、现金及其等价物

3、速动资产(=2+应收账款)

4、流动资产(=3+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

5、有形资产(=4+固定资产—“两待”)

6资产总额(=5+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两待”)

7、所有者权益(=6-负债总额);列举债务有:债务利息(财务费用中利息+资产化利

息)、流动负债、负债总额。归纳得下表,以速记相关指标

偿债物债务指标

息税前利润——利息——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及其等价物现金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比率

有形资产总额有形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

所有者权益资本负债率

注意:

第一,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与利息保障倍数用偿债物与债务比,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除利息保障倍数)用债务与偿债物比。

第二,短期指标为中性指标,过低则无足够偿债能力;过高则相关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第三,资产负债率侧重于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爱能力。

营运能力中周转率(次数)实质为“某项资产营运对企业所产生的效用(表现为销售)与该项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其越高,则该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而周转期(天数)为该资产运用一次所耗用天数,为计算期(总)天数与周转次数的比。列举流转资产有:存货、应收帐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总资产;列举产生效用有:销售成本(与结转成本分录一致)、赊销收入净额(与赊销时分录一致,主要为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赊销账款余额;从销售收入角度,为销售收入减现销收入及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收入净额(所有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折扣与折让)归纳得下表。

营运效用资产平均数指标

销货成本——存货——存货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注意:

第一,平均数求解,若均匀分布,则直接对期初、期末数平均;若波动性大,应用更详细资料,使用统计学上的方法求解;须先对各分期求平均,最后再对各分期平均数求平均。

第二,周转率为激励型指标,越高越好,说明资产流转快,资产管理得好。

盈利能力指标实质为“服务于利润的各要素单位产生的利润额”。直接用利润与各类要素平均总数作比即可。列举要素有销售收入、成本、总资产、自有资金。分别可得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自有资金利润率。

注意:

第一,利润与成本有层次性,须对应。从利润表可知:销售毛利与销售成本、经营利润与经营成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与营业成本(=经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业务支出)、利润总额与税前成本(=营业成本+营业外成本)、净利润与税后成本(=税前成本+所得税)。

第二,总资产报酬率中,报酬特指息税前利润;而自有资金利润率中利润特指净利润。

第三,自在资金利润率反映每一元所有者权益经过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及分配后最终能产生多少妆利润;为整个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其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指标一致;可逐步分解以分析各方面工作对其影响。

第四,盈利指标为激励型指标,越高越好。

杜邦分析体系从自有资金利润率逐层分解,反映企业价值增加率,须从资产获利(总资产获利率)与资金结构(权益乘数=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考虑,资产获利应从销售管理(销售净利率)与资产管理(总资产周转率)两方面考查;销售管理从增加净利润来考虑,而增加净利润,应降低成本,进行成本控制。资金结构方面,应在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保证偿债能力。

总之,对于财务分析,换个角度理解会使学员更快更好地记忆财务指标,以在做题时,做到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