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论高中英语新编教材文化意识教学

论高中英语新编教材文化意识教学

〔摘要〕教材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渠道。培养文化意识是我国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之一,因此教材文化内容的设计与编排对于高中生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英语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入手,对高中必修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旨在说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新必修教材内容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要求,并从延伸、对比、体验三大方面提出教师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版必修教材;文化意识;教学策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人们只有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深入地交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一要素,文化自信是坚定民族自信的基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当今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极其有必要培养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意识。很长一段时间高中英语教学以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为主,忽视文化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高中课程的五大目标之一,这标志着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由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向人文性和工具性齐头并进的转向。[1]与此同时,也同样标志着我国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再次体现了文化内容的教学在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2]英语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中重要改革内容,新教材是根据新课标进行编制,因此文化意识在新教材中有重要的体现。人教版高中英语最新版教材已经陆续在各个地区被采用,对人教版英语新编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分析,有利于师生更好地掌握新教材文化内容,为文化教学提供参考。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来源,以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为导向,对教材中阅读版块中涉及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提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具体教学策略,能够为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带来相应的启发与思考。

二、文化与文化意识

(一)文化

1.文化定义

对于文化内涵的界定,不同学者各持己见。本文主要研究教育领域,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的角度探求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申立(2010)曾给出英语课程中文化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文学、艺术、音乐、技术等;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习惯,包括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衣食住行、传统风俗、行为准则等。[3]课标将文化规定为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1]新课标则对文化界定为中外国家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2]从2003年的课标到2017年新课标关于文化的定义解读,可见有所差异,新课标强调文化内涵包括中外国家优秀文化的思想,而不仅是英语国家。学生通过掌握中外优秀文化知识,理解中外文化之间差异,有助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2.文化分类

对于文化分类,不同学者其意见也各不相同。Cortazzi&Jin(1999)将文化划分为相对应的区域,即本国文化,目的语文化,世界文化。[4]在这三种文化的基础上,张革承、张洪岩(2007)补充了对比文化和其他文化。[5]新课标提到文化知识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主要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以及相关发明与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学、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2]。鉴于这两种文化分类具有全球化意识,本文采用以上文化分类方法,对新版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化内容及类型进行分析。

(二)文化意识

课标指出文化意识的内涵是指能够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以及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1]新课标中提出的文化意识包括正确理解中外文化、认同优秀文化,是学生在全球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意识、态度及其行为取向。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做人做事,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2]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内涵强调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不仅要理解中外文化的具体内涵,还要从跨文化的视角思考各国文化之间的异同,并对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新课标中提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文化意识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此基础上,提出英语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的目标是,能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之间的差异,汲取各国文化的精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养成良好的文化品格。[2]新课标当中对培养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使用获得、理解、比较、汲取、沟通和传播等动词,体现了对获得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明确地表示了文化意识目标从“获得文化知识”到“形成文化品格”的形成路径。[6]通过对英语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的解读,可见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借托教材文本的文化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把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与应用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7]

三、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掌握,文化知识的缺失会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学习造成影响。”[8]任何语言教学所涉及的问题都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与所属的文化内容息息相关,人类语言知识不是悬挂在真空中的孤立体,而与相关文化体系紧密相连。[9]学生需发展听、说、读、写、看各方面的能力,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整个教学中不可或缺。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讲解,能够发展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通过文化知识扩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和掌握。

(二)有利于树立学生中国文化自信

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的不同,造成中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包括饮食、建筑、服饰、交通等;精神方面包括艺术、科学、文学、历史、哲学等各方面。高中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中生随着英语教学的深入,对中外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与理解,学生接触到更多西方的文化,会逐渐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会在这种文化差异现象中产生某种偏向,出现崇洋媚外的现象,摒弃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譬如,当今的高中生对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圣诞节过于吹捧,西方节日氛围风靡校园,举办各种节日活动进行庆祝,然而对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习俗了解甚少,很少花费心思举行活动进行庆祝。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通过文化内容的教学,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树立本国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我国高中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能在考试中获得很高的英语成绩,掌握大量的词汇,拥有不错的发音,但是难以正确地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目的语的内涵、所包含的文化知识不够理解,导致不能很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别人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因此,经常会营造出尴尬的氛围。外语教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确地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

四、新版教材文化内容统计与分析

高中英语新编人教版必修教材一共有三册,必修一有六个单元,另外两册各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七个版块内容,分别是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Thinking、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ListeningandTalking、ReadingforWriting、AssessingYourProgress、VideoTime。阅读材料是蕴含文化内容最多的版块,也是学习文化内容的主要版块。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新版必修教材中ReadingandThinking和ReadingandWriting版块的文化内容,旨在说明人教版高中英语新必修教材内容符合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要求。依据Cortazzi&Jin(1999)和张革承、张洪岩(2007)将文化分为世界文化、目的语文化、本土文化、对比文化,其他文化五大类,目的语文化是指英语国家的文化;本土文化指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则是除目的语、本土文化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他文化指没有明确的对应国家、民族背景的文化。[4,5]人教版高中英语新编必修教材每单元有两篇阅读材料,通过表格形式对新教材阅读版块涉及的文化类型进行统计并分析,可知其文化内容有以下特点:首先,新版教材以本土文化为导向。本土文化在新版必修教材中占比最重,一共有11篇阅读材料。从内容来看,必修一本土文化包括西安、唐山、地震、汉字发展史、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问题等内容;必修二包含莫高窟、藏羚羊等内容;必修三包括那达慕节、林巧稚、唐人街、杨利伟等内容。本土文化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人物等类型,可见本土文化在每一册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且文化类型丰富。通过教材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用英语讲出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其次,新版教材注重目的语文化的植入。新必修教材中目的语文化占比仅次于本土文化,一共有9篇阅读材料。目的语文化内容分别是乔丹、英国名字的历史、爱尔兰、合唱团、旧金山、百万英镑、寓言故事等,其文化类型主要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人物、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类型。新必修教材目的语文化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人文地理、汲取优秀文化,开阔国际文化视野,初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再次,新版教材涉及少量的对比文化。新版教材中对比文化内容相对占比较少,仅有两篇阅读材料,所涉及的两篇对比文化内容是关于中外体育运动员精神,中外收获节的内涵,庆祝形式的对比。通过中外体育精神的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外体育精神的共性与不同,理解并吸收外国优秀的体育精神,弘扬中国的体育精神;通过对中外节日起源、文化内涵、庆祝形式的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外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坚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自信。虽然新编必修教材阅读板块中涉及对比文化内容占比较少,但教师在讲解本土文化、目的语文化时,可以补充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传承中国优良文化,汲取各国优秀文化。总之,人教版高中英语新必修教材文化以本土文化为导向的设置,有助于坚定学生中国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教材中植入部分目的语文化,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汲取外国优秀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教材中包含历史、地理、生活方式、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内涵,开阔文化视野。新版必修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设置基本上符合英语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

五、新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策略

教材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它既是教科书编写者的文化思想结晶,又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材料。首先,新教材文化内容的安排与设计是否能够达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目标要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虽然文化意识的某些方面极其抽象与宽泛,但文化也是可以教授的,教师教授的重点在于学生如何对获得的文化信息加以思考,从而增补自己的知识系统。[10]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何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获得文化信息至关重要。本着这方面考虑,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以期教师能够根据教材文化内容,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延伸策略

延伸策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教材文化内涵,然后进行扩展加深,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11]学生在理解文章表层内容之后,应有必要提取文章当中的文化现象,再将文章当中的文化现象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事件的历史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背景文化知识,设计相关问题,补充其他文化知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背后隐含的文化内容,丰富其文化内涵,提高其文化兴趣。例如,新教材必修三Unit5单元主题是关于钱的价值。本单元ReadingandThinking版块呈现了西方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的文学作品故事,教师在讲解此篇文章前,应为学生补充马克•吐温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作者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拜金主义思想,人们在金钱面前暴露出一副丑陋的嘴脸。马克•吐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用此篇文章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用幽默的文字表示了他对社会的不满。通过对马克•吐温所处时代文化背景的补充,当学生阅读此篇文学作品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背后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又譬如,新教材必修三Unit1单元主题关于节日和庆祝。本单元ReadingandThinking版块主要介绍了中西方两类节日,即收获节和春节。学生在初读文本时,对文章内容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中西方收获节和春节的汇总,获取的信息比较零散。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文章背后的文化内容进行思考,可以设问如下:(1)WhatdothepeoplecelebrateHarvestFestivalincommon?(2)WhyshouldwecelebrateSpringFestival?(3)WhatisthethemeofHarvestFestival?(4)WhatisthethemeofSpringFesti-val?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挖掘出全世界各地举办收获节活动是为了庆祝人们在物质上的丰收和精神上的幸福;而春节活动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期望。可见,全世界各地人民对节日的庆祝都是为传达物质和精神上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这便是全世界各类节日的文化共性,体现节日文化背后所承载的喜悦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再如,新教材必修二Unit5单元主题是关于音乐。本单元ReadingandThinking版块向学生展示的是合唱团的音乐元素,教师在讲解完此篇文章之后,可以补充当下受欢迎的说唱音乐元素,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的需要,适当对教材文化内涵进行延伸拓展,以促进学生对教材文化内容的理解,提高其文化兴趣,丰富其文化内涵。

(二)体验策略

体验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材文化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获取文化知识,并将其内化为文化意识。[11]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仅依靠课堂上教师对教材的讲解,还须必要的体验、感悟、反思等活动,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文化鉴别、文化品格和文化意识。[12]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依据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剧本表演、观看教学视频、演讲等,鼓励学生围绕文化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中外文化内涵,培养文化品格。例如,必修三Unit5ReadingandThinking版块内容是关于百万英镑的故事。在讲解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此文学作品的录像,让学生关注人物语气及其动作,然后让学生进行剧本表演,模仿作品中人物的语气与动作,通过此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并能从中感悟文章所传递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同样,必修二Unit2ReadingandThinking版块内容是关于藏羚羊,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教师在讲解此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野生动物被人类捕杀的视频,再给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残忍行为图片。通过图片与视频的展示,不仅能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还能树立其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此外,必修二Unit4ReadingandWriting版块内容介绍爱尔兰以及它的文化传统。教师在讲解完此篇文章后,可以举办一场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关于自己喜欢的地方以及它的文化传统。学生在课后进行搜集资料,并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此地的文化传统习俗形式。学生准备演讲比赛过程中,能够学习并感悟到此地的文化习俗;学生进行演讲时,其他同学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体验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创设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并加深对文化的感悟和体验。

(三)对比策略

对比策略是指在教学中对不同国家文化进行对比。中西方文化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底蕴,人们的思想行为,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因此也不同。[11]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能够领悟到文化内涵,同时也能汲取外国优秀文化,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文化的对比并不是分析哪种文化更加优越,而是能够包容他国文化,认同本国文化,并能弘扬本国文化。[7]通过教材文化内容分析得知,对比文化相对于本地文化、目的语文化占比较少,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上采取文化对比策略。通过不同国家文化的对比,能够了解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鉴别各国优秀文化,传播本国优良文化。例如,新教材必修一unit5单元主题是关于世界语言。本单元ReadingandThinking版块讲述的是“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教师在向学生介绍中国汉字历史时,可以为学生补充英语这门语言发展历程,进而将这两门语言进行对比教学,包括比较这两门语言造字构成差异、发音差异、语法结构差异。通过对比教学,学生能够加深对汉字发展史的理解,并掌握两种不同文字文化之间的相似以及不同点。再者,新教材必修三Unit1单元主题是关于节日。本单元ReadingandThinking版块介绍了为什么我们要庆祝不同的节日。教师在讲解此篇文章时,对不同国家节日的起源以及背后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教学,以帮助学生获得各个国家节日文化内涵的相同以及差异,汲取他国优秀文化,传播本国优良文化。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教材文化内容选取有可比较性的话题,采取对比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坚定本国文化自信。

六、结语

文化意识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必备的英语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应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同步提高。本文通过对新教材文化内容分析,发现其文化种类丰富且涉及多国文化,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文化意识需求,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既然学生感悟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主要依赖于教学,那么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取延伸、对比、体验等策略进行教材文化教学,促使学生在拓展延伸、体验、比较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积累文化信息,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化意识。笔者期望以上三点教学策略能够为一线教师如何通过新教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带来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申立.英美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CortazziMartin,LixianJin.Culturalmirrors:materialsandmethodsintheEFLClassroom[A].InE.Hinkel(ed.)CultureinSecondLanguageTeaching[C]:196-219.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5]张革承,张洪岩.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7,(6):49-52.

[6]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陶慎中.挖掘教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J].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2020,(7):59-61.

[8]朱雪艳.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9]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堂•教材•教法,2015,(6):73-79.

[11]王胜利.一道高考题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2009,(7):70-72.

[12]章策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实质内涵与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9,(Z1):49-53.

作者:徐林惠,南潮  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